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55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55篇
  29篇
综合类   37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通过对1997~2007年重庆市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动态分析,以及采用spss预测方法对未来的2010年、2020年重庆市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过去的10年,重庆市的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粮食产量有所降低。未来的10年,该市的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人口会有所增加,人均粮食产量将有所减少。因此,应提高人口素质,遏止耕地减少势头,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秋冬季节黄瓜生产温室中不同部位土壤温度和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最小,较适宜黄瓜生长,中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温湿度变化情况不同;长时间低于0℃的空气温度(9 h)以及低于10℃的土壤温度(8.5 h)是导致温室北部黄瓜植株死亡的直接原因;随时间推移,温室每天处于饱和空气湿度的时间逐渐增多,温室中部湿度最大,北部次之,南部最小.  相似文献   
103.
重庆市粮食安全与耕地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及Excel软件,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的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重庆市多年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变化情况,由此提出了减轻耕地压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到铁蛋白基因家族的13个成员,分别命名为GmFer1;1、GmFer2;1、GmFer2;2、GmFer3;1、GmFer3;2、GmFer7;1、GmFer10;1、GmFer11;1、GmFer14;1、GmFer14;2、GmFer18;1、GmFer18;2和GmFer18;3,它们之间序列相似性介于37.2%~99.1%,并且具有保守Ferritin-like domain,被聚为3个亚家族(GroupI、II和III)。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叶和种子中均表达,100μmol/L的柠檬酸铁处理后,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均受到强烈诱导,表达量显著增强。随着大豆种子的不断发育,大豆铁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早期积累,后期下降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大豆铁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探索解决杂交小麦制种中父母本株高相近组合的制种问题,于小麦品系始穗期(抽穗5%)时用30g.hm-2的赤霉素处理1 594份小麦种质,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小麦种质的株高对赤霉素不敏感,1 594份供试品系中仅60份品系的株高对赤霉素敏感。由于部分品系来自同一种质的后代,小麦种质株高对赤霉素的敏感率实际上不到1%。赤霉素敏感的小麦品系株高增加范围为5~39cm,其中Haida42-6-30和周麦13-2-1-1-3两个品系株高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用赤霉素处理后株高增加35cm以上,可作为培育杂交小麦父本的种质。  相似文献   
106.
低温弱光下不同苦瓜自交系的生长和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8个不同苦瓜自交系,在低温弱光(昼温15℃/夜温7℃,80μmol·m~(-2)·s~(-1))下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严重抑制了苦瓜植株株高和叶面积的增长;低温弱光处理后苦瓜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增加,ETR、Yield、qN下降;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增加,POD活性下降;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不同苦瓜自交系下降或增加的幅度不同,从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以及生理指标综合来看,K4、K2和K7的耐低温弱光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7.
黄种皮绿豆新品种苏绿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豆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之一,目前国内绿豆多为绿色种皮,而韩国等某些亚洲国家喜爱食用黄种皮绿豆,目前国内普遍缺少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黄种皮绿豆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苏绿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黄种皮绿豆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本文介绍了苏绿3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8.
江苏省大豆生产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大豆生产与发展的历史、目前科研与生产及加工现状、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育种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菜用大豆(Glycine max)是中国南方的主要豆类蔬菜之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豆类蔬菜的喜爱,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高产、大粒菜用大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新大粒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江苏省鉴定,现就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红小豆是我省的传统出口产品,具有栽培和生产的悠久历史。由于近年来种植结构的调整,红小豆产量低、效益差、品种杂,导致其种植面积逐渐下降,生产效益也日趋降低。为此,选育优质、高产的红小豆品种,提高我省红小豆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苏红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红小豆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现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