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香蕉茎叶含水量高,不易青贮等特点,研究其加工方法及与稻草混合青贮的适宜比例,为香蕉茎叶开发利用提供实用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香蕉茎叶与稻草切碎、不同比例混贮,以及肉牛饲喂效果试验,探索香蕉茎叶加工、贮存方法.[结果]结果表明:新鲜香蕉茎叶和干稻草切碎加工难度不大,用一般中型青贮铡草机即可;香蕉茎叶与稻草混合青贮,按物料重计,最适混贮比例为70%香蕉茎叶,30%稻草;混贮后适口性好,牛只增重明显.[结论]香蕉茎叶与稻草混贮加工制作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产业化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9月龄波×师F1代、波×文F1代、波×楚F1代、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进行育肥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师F1代、波×文F1代和波×楚F1代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37.2、133.1和132.3 g)明显高于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和楚雄黑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03.6、102.3和101.6 g),且差异极显著;在全放牧条件下,波×师F1代、波×文F1代和波×楚F1代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4.2、72.1和73.5 g)也高于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和楚雄黑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8.7、47.8和46.1 g),差异极显著(P<0.01);对放牧+补饲育肥条件下的波×师F1代、波×文F1代、波×楚F1代、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每组随机抽取6只做屠宰测定,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都低于波×师F1代、波×文F1代、波×楚F1代羊,差异显著(P<0.05)。羊肉品味评定综合口感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各波杂F1代羊肉的品质与云岭黑山羊羊肉的品质近似。  相似文献   
53.
1 背景简介我中心于1996年2月份从澳洲引进西门塔尔良种肉牛,隔离检疫结束,在示范牧场实行全日制放牧。该草场8、9月份牛蝉活动最为活跃,加之该批牛抗蝉性能差,易患焦虫病,9月中旬由放牧改为舍饲,饲喂青干草和青贮,于11月初转到牧场,在此间曾先后有3头母牛发生此病。2 ?..  相似文献   
54.
BMY牛肉用指数(BPI)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BMY牛的12、24和36月龄的BP I指数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MY牛BP I指数值随年龄、体高和体重的增长也随之增大,BMY牛的BP I数值达到肉用牛的标准,在12、24和36月龄时公牛分别为2.73、3.28和4.37,母牛分别为2.59、2.76和2.80。  相似文献   
55.
牛肺线虫病     
牛肺线虫病又叫网尾线虫病,是由丝状网尾线虫(D.filaria)和胎生网尾线虫(D.viviparus)引起的一种寄生性线虫病.我国的反刍兽肺线虫分布较广,危害较大,不仅造成家畜发育障碍,畜产品质量降低,严重者可引起家畜死亡.牛在吃草或饮水时摄食感染性幼虫而引起感染.临床上以气喘、咳嗽和肺炎为主要症状,易和呼吸道疾病相混淆.于1997年3~4月份的枯草季节,该病在我单位示范牧场中的一群西门塔尔犊牛(6月龄~12月龄)中,引起暴发性流行.该病在西门塔尔成年牛中呈散发出现.现将发病情况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发病情况:初期犊牛中出现零星咳嗽的牛只,在此之前该牧场上的牛群从来出现过肺线虫病的临床病例,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6.
[目的]克隆BMY牛MSTN基因外显子2的序列,以期分析其遗传变异.[方法]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比较哺乳动物MSTN基因外显子2之间的同源性,并构建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通过PCR扩增,对PCR产物克隆得到BMY牛MSTN基因exon 2序列为372 bp编码124个氨基酸残基,牛亚科物种间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在98.7%~100.0%之间,BMY牛、瘤牛、牦牛与大额牛079-gayal(Bos frontalis)的氨基酸序列一致,而日本和牛在第89位发生了天冬酰胺(Asn)→丝氨酸(Ser)的突变.构建的牛亚科几个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含有瘤牛血统的BMY牛与瘤牛、牦牛的关系较近,且大额牛079-gayal与瘤牛的关系也近,推测大额牛在其形成历史中曾经受过瘤牛的基因渐渗.牛亚科物种的牦牛、大额牛、日本和牛、瘤牛与BMY牛聚为一支,而与水牛的关系较远.人与黑猩猩、猕猴聚为明显的一支.[结论]BMY牛MSTN基因外显子2长度为372 bp,系统聚类分析表明BMY牛含有瘤牛血统和典型的瘤牛特征.  相似文献   
57.
为了综合利用糖蜜和啤酒糟进行冬春季BMY牛日粮的制作,并补充BMY选育有关的材料,制作了不同糖蜜添加水平的全混日粮进行3个月的育肥试验。日粮以风干物质构成比例的形式,对照组为38.3%青干草、16.7%精料补充料和45%啤酒糟,试验1组和2组分别添加5%、10%的糖蜜代替相同比例的啤酒糟。将约12月龄的BMY育成母牛分成3组,测定其育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糖蜜的效果明显。糖蜜能改善日粮,尤其是以啤酒糟为主要精料来源的日粮的适口性,增加肉牛的采食量,从而加快肉牛生长并提高其产肉性能,同时,添加糖蜜还能优化日粮的结构,提高饲料转化效率,进而提高增质量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8.
牛品种、性别对高档牛肉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屠宰经过 (13±1)个月育肥、(28±1)月龄的 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 (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牛阉公牛6头、西云杂牛阉公牛4头,取7~9胸肋眼肉进行粗蛋白、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品种、性别间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 (P〉0.05)。云南黄牛肉甘氨酸显著高于 (P <0.05)BMY,短云杂牛,云南黄牛肉脯氨酸显著高于 (P <0.05)BMY,极显著高于 (P <0.01)短云杂牛,云南黄牛肉的蛋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显著低于 (P <0.05)西云杂牛。短云杂牛肉风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显著低于(P <0.05)西云杂牛。云南黄牛肉必需/总氨基酸显著低于 BMY牛、西云杂牛。阉公牛肉的甘氨酸、脯氨酸显著低于(P<0.05)母牛。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黄牛(Bos taurus)种间杂交利用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以云南黄牛(大理黄牛、德宏黄牛,n=379)和西本杂(西门塔尔牛♂×云南黄牛♀,n=136)为母本,大额牛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进行种间杂交。母牛在输精后约60 d,通过直肠检查进行妊娠诊断,并对妊娠母牛进行跟踪调查,统计产犊数,测定云南黄牛及杂种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体尺,观察调查杂种牛的主要外貌特征。【结果】①用大额牛冷冻精液累计输精515头母牛,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73.98%和92.13%,其中黄牛母本的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为68.87%和90.81%,西本杂母本的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88.24%和95.00%。②大西本杂(大额牛♂×西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分别为22.86、103.86、142.40、176.21和243.25 kg,比云南黄牛的11.73、82.42、108.37、124.60和132.10 kg提高94.89%(P<0.01)、26.01%(P<0.01)、31.40%(P<0.01)、41.42%(P<0.01)和84.14%(P<0.01),比大本杂(大额牛♂×云南黄牛♀)的17.70、102.19 、134.81、161.43和201.91 kg提高29.15%(P<0.01)、1.63%(P>0.05)、5.63%(P>0.05)、9.16%(P<0.05)和20.47%(P<0.01);大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亦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50.90%(P<0.05)、23.99%(P<0.01)、24.40%(P<0.01)、29.56%(P<0.01)和52.85%(P<0.01);大西本杂初生到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301.90 g,极显著高于大本杂的264.67 g和黄牛的164.89 g(P<0.01),大本杂平均日增重亦极显著高于云南黄牛 (P<0.01);大本杂的初生、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8.21%、3.87%和4.20%,以初生重的杂种优势率最高。③初生时,大西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同龄云南黄牛提高8.38%(P<0.05)和8.34%(P<0.05),大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8%(P<0.05)和7.23%(P<0.05)。在6月龄,大西本杂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5.88%(P<0.05)、16.50%(P<0.05)、9.81%(P<0.05)和29.48%(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0.89%(P<0.05)、11.10%(P<0.05)和21.23%(P<0.05)。在12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82%(P<0.05)、30.64%(P<0.05)、31.16%(P<0.01)、29.95%(P<0.01)和26.63%(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1%(P<0.05)、13.34%(P<0.01)和21.86%(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分别比大本杂提高33.20%(P<0.05)、31.43%(P<0.05)、17.72%(P<0.01)和14.65%(P<0.01);在24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30%(P<0.01)、31.69%(P<0.01)、38.83%(P<0.01)、32.12%(P<0.01)和41.60%(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2.69%(P<0.01)、24.42%(P<0.01)和40.92%(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分别比大本杂的明显提高38.72%(P<0.01)、27.83%(P<0.01)和13.16%(P<0.01)。表明杂种牛在初生时体高和胸围优势明显,6月龄以后以胸围、腹围和管围生长较为明显;特别是三元杂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生长从12月龄开始明显地超过二元杂。④大额牛与大理黄牛杂交F1的初生体重显著高于大额牛与德宏黄牛杂交F1(P<0.05),但两者的各体尺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大额牛与两地黄牛杂交效果基本一致。⑤成年杂种的外貌特征和主要习性与大额牛的非常相近。【结论】大额牛和云南黄牛种间杂交可行,杂种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且三元杂优于二元杂;F1代母牛可育,但公牛可能不育;大额牛与黄牛杂交利用潜力大,推广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60.
香蕉茎叶营养价值评定及贮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香蕉茎叶进行营养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加工贮存技术研究,为香蕉茎叶的饲料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通过香蕉茎叶不同处理青贮的营养成分分析、安全性评价,以及肉牛育肥试验,探索香蕉茎叶加工调制贮存和饲喂技术。[结果]表明:新鲜香蕉茎叶DM、CP、EE、CF、NDF、ADL、NFE、Ca、P和Ash含量分别为8.69%、7.605%、1.00%、25.45%、52.28%、37.57%、32.33%、1.43%、0.2%和11.29%;不同处理香蕉茎叶青贮品质皆较好;单宁含量随着青贮时间呈递减趋势,亚硝酸盐含量随青贮时间有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较小,其含量值低于国家食品中亚硝酸盐允许标准,总体来说饲用是安全的;不同处理饲喂肉牛适口性好,增重显著。[结论]香蕉茎叶青贮饲养肉牛无毒副作用,适口性好,牛只增重明显,且加工和贮存技术难度不大,易于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