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陆家木  张耀中  贵任 《百姓》2005,(2):26-28
2004年2月24日晚,一个冬末寒冷而安静的夜. 凌晨1时许,两名劫匪闯入河南省正阳县铜钟镇个体废品收购部老板胡继田的家中,杀死胡继田夫妇后,在胡继田屋内翻箱倒柜找起钱来.当他们搜查一面缸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妇女.该女连声讨饶,躲过一劫.令劫匪大失所望的是,他们仅搜出了8500元现金……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用5%OV-101,长度为1m的玻璃填充柱,以正二十碳烷为内标物,在180℃的柱温下用FID检测器对异丙·莠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异丙甲草胺及莠去津同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测得异丙甲草胺变异系数为0.307%,平均回收率100.11%,线性相关系数0.9999;莠去津的变异系数为0.416%,平均回收率99.97%,线性相关系数0.9999。  相似文献   
23.
<正>生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植物的根茎,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和辛辣口感,生姜分为小种姜、大种姜、山姜(野姜)等品种。生姜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德国、美国等国家,每年可为我国创造大量外汇收入。近年来,生姜货源紧缺,价格偏高,效益较好,以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种植较为普遍。连作使生姜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出上升趋势,给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生姜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炭疽病、姜瘟病、癞皮病、斑点病,虫害有甜菜夜蛾、姜螟和蓟马等,其中甜菜夜蛾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严重危害生姜生产。  相似文献   
24.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甘薯用农药的登记数量、产品毒性、剂型和甘薯有害生物发生情况。针对当前甘薯用农药登记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我国甘薯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于防治金银花白粉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盆栽法、喷雾法分别测定了2种药剂对金银花白粉病的室内活性、田间防效以及对金银花的安全性。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金银花白粉病均具有较高活性,EC50值(7 d)分别为3.18、3.01 mg/L,且较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EC50值(7 d)12.88 mg/L)的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金银花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4.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试验剂量下防效均在80%左右。研究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金银花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金银花白粉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15%茚虫威悬浮剂用于防治金银花尺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喷雾法分别测定了2种药剂对金银花尺蠖的室内活性、田间防效以及对金银花的安全性。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茚虫威对金银花尺蠖均具有较高活性,LC50值(48h)分别为0.276 5、9.288 3 mg/L,且较高于对照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11.370 3mg/L)的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15%茚虫威悬浮剂对金银花植株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4.0。田间药效验结果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15%茚虫威悬浮剂试验剂量下药后3~14d防效>80%。研究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15%茚虫威悬浮剂对金银花尺蠖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金银花尺蠖的药剂。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玉米田除草剂苯唑氟草酮(fenpyrazone)的最佳施药条件,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为测试靶标,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药后降雨间隔时间和杂草叶龄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气温15~35℃下,苯唑氟草酮药效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0~35℃范围内,苯唑氟草酮药效趋于稳定,对稗的GR50值在2.8~7.6 g/hm2之间;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苯唑氟草酮对稗的活性显著增加,鲜重抑制率在41.19%~90.84%之间;苯唑氟草酮具有很强的耐雨水冲刷能力,施药后降雨间隔时间达到1 h以上,其除草活性与间隔时间即无显著相关性,对稗的GR50值在1.7~2.4 g/hm2之间;杂草叶龄会显著影响苯唑氟草酮的活性,其中1~4叶期的稗最为敏感,该条件下的GR50值小于1.0 g/hm2。综合来看,为保证苯唑氟草酮发挥最大药效,建议应在稗1~4叶期,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高于20℃的情况下施药,如药后1 h内遇降雨天气,则需进行补喷。研究结果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