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湖北省水稻大面积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14个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的抗稻瘟病性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叶稻瘟,除Ⅱ优725、扬两优6号、金优725表现为中抗外,其余11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对穗颈瘟,除丰两优1号及扬两优6号表现为感病外,其余12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品种对叶稻瘟与穗颈瘟之间的抗病性没有明显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32.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以抗稻瘟病的云南省地方品种魔王谷(MWG)和感稻瘟病的湖北省审定品种鄂晚8号(EW8)为亲本材料,构建双单倍体分离群体(DH)。利用22个菌株对亲本材料MWG/EW8进行致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到5个毒性不同的鉴别菌株用于考察DH群体的稻瘟病抗性,构建包含120对SSR标记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分析,鉴定出3个抗性QTL,均位于第6染色体长臂RM541附近, 3个QTL对抗病表型的贡献率介于7.7%~15.2 %之间,3个QTL的抗病等位基因均源自亲本MWG。  相似文献   
33.
本文探讨了赤眼蜂和昆虫病毒进行结合的毒·峰杀虫卡对水稻二代二化螟的防控效果。在投放毒·峰杀虫卡23d和36d后,毒·峰杀虫卡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8.59%和76.48%,略低于化学药剂的87.07%和90.05%,与化学药剂防治差异不显著。利用毒·峰杀虫卡防控水稻二化螟,绿色环保,省工省力,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新农抗诺沃霉素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井冈霉素、苯甲·丙环唑、戊唑醇不同剂型产品为对照,研究了新的农用抗生素抗诺沃霉素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诺沃霉素WP 1 500~3 000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81.6%~85.8%,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达到39.0%~41.4%,与对照相比增产10.5%~11.8%。  相似文献   
35.
基于中国鉴别品种和单基因品系,采用离体点液接种方法对湖北省水稻主栽区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根据监测结果,发现2008~2009年这两年中生理小种ZA群出现频率略微下降,ZB、ZC群的出现频率则在缓慢上升,总体上ZA群、ZB群和ZC群的出现频率相差不大。2009年的100个菌株基于单基因品系出现毒性类型分散,毒性类型的丰富度为3.46。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究激健复合肥对水稻增产情况,验证激健助剂在水稻病虫害混配药剂减量增效方面的作用,2020年在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试验组可减施肥料40%,减施农药50%,减少30%的除草剂用量,说明激健复合肥和激健助剂对水稻生产减肥、减药、增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业主指定分包在中国现阶段的农业建设项目中较为普遍。基于业主视角,结合FIDIC施工合同条件和国内工程实践,分析指定分包与一般分包的区别;分析总结业主指定分包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提出我国农业建设项目中指定分包存在的四种模式,并分析各模式中风险集中的情况;分析指定分包的对业主的弊端;最后提出业主提高指定分包工程质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籼米淀粉包合芳樟醇、庚内酯的制备及两种风味物质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热熔法分别制备籼米淀粉-芳樟醇与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参数优化实验表明,制备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主客比为10:0.2g/μL,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50min,最大包合率为59.91%;籼米淀粉-庚内酯的最佳条件为主客比为10:0.5g/μL,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70min,最大包合率为50.15%。通过FT-IR、13C-NMR及SEM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利用Avrami方程对两种包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释放进行比较,籼米淀粉-庚内酯包合物比籼米淀粉-芳樟醇包合物稳定。综合结果显示,庚内酯更适合籼米淀粉包合。  相似文献   
39.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承接南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广大区域能否越冬直接影响翌年当地甚至华北草地贪夜蛾发生的早期预测、预警及防治策略的制定。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低温试验,冬季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冬季田间调查等方法,初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情况。结果表明:经35 d的7℃低温胁迫,草地贪夜蛾幼虫、蛹、成虫均死亡;2019年12月15日-2020年3月1日在湖北省襄阳、武汉两地室外越冬模拟试验表明,2020年2月1日,即放虫后第47天两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2019年12月中旬-2020年4月中旬,湖北襄阳、武汉、通山田间生境调查表明,只有2019年12月15日在襄阳发现1头草地贪夜蛾5龄活体幼虫,其他各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或诱捕到成虫。经过室内低温试验、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田间越冬调查,初步认为2019年-2020年冬季草地贪夜蛾在湖北大部分地区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40.
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的方法观察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荆门市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控监测建议。初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荆门市发生与分布、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发育历期、温度适应性等,为指导本地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