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5篇
  21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水分亏缺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掖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大田采用膜下调亏滴灌试验方法,在苗期、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分别进行不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分梯度:田间持水量的75%、60%、45%),观察分析制种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反应.结果表明,拔节~抽穗期缺水抑制叶面积的扩展,造成植株矮小,产量降低;抽穗~灌浆期胁迫影响制种玉米库容建立,籽粒小,千粒重低;苗期~拔节、灌浆~成熟期缺水对产量影响甚微;持续或交替水分胁迫严重抑制叶龄进程,显著降低产量.据此提出了在拔节~灌浆期充分供水,成熟期减小供水、保持适度的水分亏缺的制种玉米节水高产水分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82.
研究盐碱土和人工盐碱土栽培苜蓿(Medicago sativa L.),结果表明:盐分类型和浓度对苜蓿建植初期产草量有明显的影响,据此建立苜蓿减产率与土壤盐分离子浓度的多元线形模型;土壤Na+和Ca2+对苜蓿生长有极显著(P<0.01)的抑制作用,K+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HCO3-、SO42-、Cl-、Mg2+对苜蓿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吕世佳    张虹    虎娟    张芮    王丽娟    徐宏波  陈任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6):114-118
为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康乃馨白色品种的再生体系,以康乃馨‘白雪公主’的幼叶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伸长和不定根诱导各阶段所需的植物激素、植物材料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叶片外植体的长度为5 mm时,在TDZ 0.5 mg·L-1、NAA 0.5 mg·L-1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为理想;从愈伤组织切下不定芽,移植于单独添加NAA为0.5 mg·L-1的培养基能有效地促进不定芽的伸长;不定芽伸长至3~4 cm后,在添加NAA 0.1 mg·L-1的培养基上,不定根分化的数量最多;再生植株经移栽和炼苗后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84.
水肥耦合利用以水促肥、以肥调水的效应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同时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梳理了水肥耦合对葡萄土壤环境和品质影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从土壤水热特性、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葡萄品质等角度考虑水肥耦合对葡萄生长的影响。通过文献的整理,期望为后续水肥耦合对葡萄土壤环境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5.
保护性耕作在黄土高原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技术已从单纯的平移效仿国外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逐渐过渡到集特色鲜明、因地制宜、传承改革为一体的该区特定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技术为衰减一些关键温室气体在农田尺度的排放和吸收同样至关重要。在归纳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农田水生态过程和防侵蚀效应的内在机制,并重点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该区重要的土壤温度效应、土壤理化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温室气体的影响和成因。最后还对目前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垄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将是该区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路,以期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和系统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6.
调亏灌溉对荒漠绿洲区滴灌酿酒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13a生酿酒葡萄梅鹿辄(Merlot)为试材,研究调亏灌溉对滴灌酿酒葡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果生长期是酿酒葡萄需水关键期,该阶段亏水减产幅度达28.7%,WUE降低12.8%;新梢生长期适度亏水能提高酿酒葡萄挂果率,达到增产的目的;开花座果期或浆果成熟期适度亏水对产量影响较小,但浆果成熟期适度亏水有利于果实干物质积累,能够使总糖含量提高22.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9.3%,并能保持适量的单宁和花色苷,对提高葡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认为,调亏灌溉条件下,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对亏水的敏感期不同,产量对亏水的敏感期为浆果生长期,而品质则为浆果成熟期.  相似文献   
87.
日光温室番茄自压微水头软管膜下调亏灌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了番茄自压微水头软管膜下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以轻度水分胁迫T1(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和结果盛期以轻度水分胁迫T3(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最优设计。试验说明,复水后有补偿效应、干物质有利于向果实运移与分配,从而促进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88.
基于秸秆人造板工艺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分析了秸秆单元不适宜采用普通醛类胶的原因,推荐了用胶的品种,总结了胶黏剂和其他添加剂的一些施加方式。为了改进秸秆人造板的某些功能,可以用加入添加剂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89.
小管出流亏缺灌溉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揭示小管出流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小管出流灌溉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亏水对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外观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延后栽培葡萄耗水模系数占到50%以上,该阶段亏水减产幅度达32.53%;着色成熟期亏水可提高葡萄总糖含量、减小可滴定酸含量,葡萄营养品质总体最优;而果实膨大期亏水则导致葡萄果粒质量减小、酸涩度加重、花青苷含量降低。表明设施延后栽培葡萄产量与品质对各生育期亏水的敏感性不同,深入研究其规律对实现葡萄节水调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调亏灌溉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从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三重目标出发,在甘肃秦王川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亏缺下(土壤含水率为60%~65%田间持水量)苜蓿产量较充分灌溉(土壤含水率为65%~70%田间持水量)没有显著差异,而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含量与其余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值均达到了最大,分别达2.10 kg/m3和13406.7 u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