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草酸在植物体内的累积代谢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酸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成分,早期的研究认为草酸是植物的一种代谢终产物,没有明显的生理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在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生态学意义。本文对植物体内草酸的含量、形态、分布、代谢、生理作用、生态学意义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杭州市郊菜园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测试和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杭州市郊菜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54种菜园土壤有明显酸化现象,pH<6.5的占77.2%,全部土壤缺氮和磷过量积累,83.8%的土壤缺钾,部分土壤缺乏硫、硼、镁和锰.4个典型土壤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养分障碍因子是缺N、缺K、富磷,并伴随中、微量元素的过多或缺乏.因此,在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蔬菜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减少磷肥用量,全面增施钾肥,并兼顾中、微量元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23.
为阐明褐土磷素在山东降雨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及其淋溶特点,采取了室内连续淋洗和模拟降雨淋洗的方法对山东省典型褐土的磷素淋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磷的淋失量随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不同施磷量处理的淋洗峰值出现时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7、P6及其它施磷处理的淋洗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第3、4、5天;土壤速效磷(Olsen-P)、水溶性磷淋失量以及施磷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褐土中的速效磷能够随水发生垂直迁移,一年的降雨强度能使其向下迁移15cm左右;速效磷可以作为施磷量的一个重要指示指标。对于大多数农作物生产来说,在较低的施磷水平下(180kg/hm2以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保持在20μg/g左右,既能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又不会对水体产生危害。总之,控制施磷水平在180kg/hm2以下,可以做到高产与环境兼顾。  相似文献   
24.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钙营养配合施用对菠菜产量、钙含量以及土壤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氮钙用量分别为0.2 g/kg和0.3 g/kg时,菠菜的生物量最高,叶片钙含量最高,土壤水溶性钙、交换性钙和有效态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5.
 为了在褐土土壤上合理施用磷肥及提高磷的植物有效性,笔者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对褐土耕层中不同磷组分的含量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土耕层的速效磷含量与施磷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磷素的活化系数也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褐土无机磷组分中对速效磷的贡献最大的是Ca2-P,其次是Fe-P,再次是Ca8-P。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作为作物迟效磷源的Ca10-P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石灰性磷仍是褐土耕层无机磷的主要形态,无机磷的各组分所占比例的高低依次是Ca10-P、O-P、Ca8-P、Al-P、Fe-P,所占比例最低的是Ca2-P。  相似文献   
2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天然沸石作为缓释肥材料对菠菜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粉吸附1/2氮钾肥(Z+1/2NK)处理的氮钾肥用量为常规施肥(CF)的一半,而生物量却增加了22.31 %;本试验条件下,常规施肥CF和Z+1/2NK处理的菠菜VC含量最高;常规施肥CF和施用沸石各处理的菠菜硝酸盐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其中Z+1/2NK处理的菠菜硝酸盐含量最高,为1 671 mg·kg-1,但远远低于我国规定的硝酸盐安全限值(3 100 mg·kg-1),可以放心食用;Z+1/2NK处理的菠菜草酸总量、可溶态草酸和难溶态草酸含量较其他施用沸石处理均显著降低,同时降低了可溶态草酸占草酸总量的比例,增加了难溶态草酸占草酸总量的比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草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Z+1/2NK处理最适合菠菜生产。  相似文献   
27.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营养液中硝态氮/铵态氮比例对菠菜地上部可食部分不同器官硝酸盐以及不同形态草酸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地上部生物量随供铵比例从0%提高到50%呈增加趋势而后显著下降。叶片和地上部可食部分的硝酸盐含量和累积量均随供铵比例增加而显著下降;叶柄的硝酸盐含量随供铵比例提高而降低,而硝酸盐积累量则先升高后显著下降。叶片是菠菜积累草酸的主要器官,可溶态草酸与草酸总量分别占地上部的56.3%~89.8%和76.6%~87.4%。可溶态草酸是菠菜体内草酸的主要形态,在叶片、叶柄及地上部中所占草酸总量的比例分别在36.7%~83.5%,79.0%~93.3%以及50.0%~83.0%之间。地上部各器官的可溶态草酸含量、难溶态草酸含量和草酸总量以及积累量均随着供铵比例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叶片和地上部的草酸含量和积累量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叶柄。可见,调节营养液中硝态氮/铵态氮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菠菜地上部可食部分硝酸盐和草酸的含量和积累量,50/50是营养液中适宜的硝态氮/铵态氮比例,不仅菠菜的生物量最高,而且硝酸盐和各形态草酸的含量以及累积量较低,从而大大减轻了硝酸盐和草酸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8.
研究采取室内模拟降雨淋洗的方法,研究了连续淋洗对山东省3大土类磷素有效性和磷库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的磷淋失量均随着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升高。3种土壤出现磷淋失量峰值的时间有着明显差异,褐土施磷处理的磷淋量峰值分别出现在第3 d,4 d和5 d;而潮土高磷和低磷处理的磷淋洗最高值分别出现在第2 d和3 d;而棕壤不同施磷处理的磷淋洗高峰值均出现在第2 d。在相对较低的施磷水平下(P3以下),3大土类的速效磷含量基本均保持在20μg/g左右,再提高供磷水平,褐土和棕壤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升高,而潮土的速效磷含量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3大土类中,全磷含量最高的是褐土,其次是潮土,再次是棕壤。在淋洗条件下,褐土的土壤磷库相对变化不大,而潮土和棕壤的磷库则随施磷量的变化有着较大的起伏。因此,施磷水平控制在P3水平(180 kg P/hm2),3大土壤的磷淋失量较低,土壤速效磷变化不大,有利于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到水体的风险,也保证了土壤磷的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29.
山东省可农用有机废弃物的利用现状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保护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概述了中国及山东省的秸秆、畜禽粪便以及可农用工业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对国内外目前的主要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可农用有机废弃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不同氮钙营养对菠菜安全品质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氮钙营养对菠菜生长、安全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2+浓度相同时,菠菜在供N浓度为12 mmol/L时产量最高;相同供N水平下,Ca2+浓度为5 mmol/L时,菠菜可获得较高产量。菠菜可食部位的硝酸盐含量随着N和Ca2+浓度的升高明显上升。当N浓度为8 mmol/L时,菠菜可食部位可溶态草酸含量最低;在Ca2+浓度为5 mmol/L时,草酸总量最低。N浓度相同时,以5 mmol/L Ca2+处理的叶片POD活性最低;当供N浓度为8 mmol/L时,5 mmol/L Ca2+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最高,而CAT活性则随着N和Ca2+浓度的提高而显著下降。相同Ca2+浓度下,丙二醛的含量随着供N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而在相同N水平下,Ca2+浓度为5 mmol/L处理的叶片丙二醛含量最低。叶片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随着Ca2+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低N处理的脯氨酸含量也较低。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N浓度为8 mmol/L和Ca2+浓度为5 mmol/L,是菠菜生长较适宜的氮钙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