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206篇
  92篇
综合类   757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454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比较8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银翘解毒片剂、胶囊剂和丸剂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吸光度值,转篮法测定溶出度,并以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溶出参数。[结果]8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中银翘解毒片剂、胶囊剂和丸剂的溶出度、崩解时限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T50与崩解时限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河南种粮大户是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和新型农民出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河南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也面临着种粮成本上涨较快、灌溉条件差、租种地得不到种粮补贴、种粮风险大、销售价格低和子女不愿接班种粮等问题。据此,笔者建议采取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坚持"谁种粮谁获得种粮补贴"原则、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培育种粮大户等措施,促进河南种粮大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木槿上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木槿上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天敌群落主要由瓢虫类、食蚜蝇和蜘蛛类构成 ,物种丰富度较稳定 ,多样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瓢虫类主要分布于木槿中部和上部 ,食蚜蝇和蜘蛛类主要分布于木槿中部和下部。棉蚜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 ,表明棉蚜种群数量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上的分布比较均匀。捕食性天敌中 ,龟纹瓢虫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 ,表明其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与棉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 ,龟纹瓢虫最大 ,其次为食蚜蝇 ,表明这 2种天敌对棉蚜的跟随作用较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各种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种群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龟纹瓢虫 >异色瓢虫 >七星瓢虫 >食蚜蝇 >蜘蛛类  相似文献   
84.
采用室内培养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根分泌物中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高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 (L5 和B5)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 ,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 ,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促进作用 ,部分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5.
摘 要:为了探讨豫东平原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选用4个主导品种,采取理论测产与实收测产相结合,对项目组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及农户高产田进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划分为3个产量水平,进行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平从10500~12000 kg/hm2提高至12000~13500 kg/hm2,收获穗数增加7736.25穗/hm2,增加了10.69%;产量增加1343.4 kg/hm2,增加了11.97%。产量水平由12000~13500 kg/hm2提高至13500 kg/hm2以上,收获穗数增加6333.75穗/hm2,增加了7.91%;产量增加1482.6 kg/hm2,增加了11.80%。直接通径系数,穗数(X1)为0.8146,穗粒数(X2)为0.1233,千粒重(X3)为0.1275,表明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因此,豫东平原夏玉米超高产栽培,应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产量。‘中单909’、‘登海605’、‘登海618’、‘郑单958’等品种,豫东平原夏玉米实现13500 kg/hm2以上的产量,种植密度为87000~91500株/hm2,收获穗数为84000~88500穗/hm2、穗粒数480~485粒、千粒重330~340 g。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通径分析;技术路线;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6.
87.
为了解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在不同发育期线粒体基因组(mtDNA)拷贝数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其8个时期(受精卵期、溞状幼体Ⅰ期、溞状幼体Ⅱ期、溞状幼体Ⅲ期、溞状幼体Ⅳ期、溞状幼体Ⅴ期、仔虾期和成虾期)的DNA样品,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各发育期单个细胞中的mtDNA拷贝数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脊尾白虾受精卵期、溞状幼体Ⅰ期、溞状幼体Ⅱ期、溞状幼体Ⅲ期、溞状幼体Ⅳ期、溞状幼体Ⅴ期、仔虾期和成虾期的mtDNA拷贝数的均值分别为2366、2648、2644、2873、3559、9948、6452和8872。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tDNA拷贝数与发育时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研究表明,随着脊尾白虾不断生长,其单个细胞中mtDNA拷贝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8.
不同有机酸对大豆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发芽试验、水培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经GC-MS检测出的大豆根系分泌物和根茬腐解液中的几种有机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3-硝基邻苯二甲酸、邻甲氧基苯甲酸、3,4-二氯苯甲酸、肉桂酸等四种有机酸均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表现在萌发率、胚根长和 胚根干重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有机酸浓度不同,抑制程度也有所差别;3-硝基邻苯二甲酸、邻甲氧基苯甲酸、3,4-二氯苯甲酸、肉桂酸、邻苯二甲酸等五种有机酸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水培大豆幼苗的生长发育,表现在株高、干物质重、相对生长速率等均低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89.
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玉米(Zea mays L.)进行远缘杂交,通过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获得小麦单倍体胚,再经幼胚离体培养及染色体加倍诱导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是小麦单倍体育种的一种重要途径,用这种方法创建的DH群体是进行小麦分子标记研究和QTL分析的重要遗传材料。本文对DH群体创建过程中影响单倍体胚产生、单倍体及双单倍体植株形成等因素以及双单倍体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亲本选配原则、花期调节技术、2,4-D处理、玉米花粉和小麦柱头发育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对诱导单倍体胚效果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同时对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在东北黑土区中心-中同科学院海伦实验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设5个肥料处理,分别为无肥(CK)、氮磷(NP)、氮钾(NK),氮磷钾(NPK)和化肥有机肥配施(NPK+OM),同时进行相应肥料的无作物处理.结果发现:光合产物的分配趋势表现出分配到地上部的比例逐渐增加,由35%增加到66%,同时地下部所占有的比例相应减少,南65%降低到34%.其中分配到根中的光合产物有4%~20%通过根系呼吸而消耗.碳同化产物的分配受施肥的影响(P<0.05).随着大厦的生长,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加,在培养后的第77天,CK、NP、NK、NPK和NPKOM处理土壤呼吸速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3、164、143、222、274 mg C·cm-2·h-1,然后逐渐降低,到生育末期达到最小值.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存在差异,大小顺序为NPK+OM>NPK>NP>NK>CK,在整个生长季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302,25~238,25~185,24~160 and 20~129 mg C·m-2·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