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36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35篇
  42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20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累计应用氯化钾治疗低血钾症病牛139例,治愈127例,治愈率91.4%,治疗效果显著,结合临床实践浅谈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82.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对甘蔗褐条病防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褐条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选用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嘧菌脂、吡唑醚菌脂、苯甲嘧菌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25%吡唑醚菌脂悬浮剂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等3个配方药剂对甘蔗褐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指均在14.02以下,防效均达84.41%以上。本研究显示3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褐条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月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  相似文献   
83.
为了收集具有促进林木生长作用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功能菌株,本研究采用盆栽方法,以1年龄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var.pyramidalis)组培移栽苗为试材,分析了根施5×10~3 cfu·cm~(-3)土的3个棘孢木霉菌株Ta492、Ta536和Ta4分生孢子对山新杨幼苗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经3个棘孢木霉菌株诱导后,杨树苗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CK);杨树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在多数时间点均显著高于CK(P0.05),为光合速率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试验组杨树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的日变化均高于CK,但变化趋势均与CK相同;并且,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也在不同程度上高于CK。说明这3个棘孢木霉菌株均能有效提高山新杨的光合能力,促进其生长。并且,Ta536菌株对山新杨幼苗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4.
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纯化的Bt毒素蛋白(67kDa)作为标准蛋白和免疫抗原,建立了检测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内Bt毒蛋白含量的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极限1μg·L- 1,线性范围1- 15μg·L- 1,板内误差C.V.< 5% ,板间误差C.V.< 5% ,平均样品回收率94.94% 。经稀释度试验等质量控制试验,表明所建立的ELISA方法是可靠的,可用于转基因棉花植株中Bt毒素蛋白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5.
云南民族地区食用松毛虫的调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云南省民族地区经过深入广泛的调查,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即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如哈尼,傣,拉祜,佤族等具有悠久的食用松毛虫的历史。思茅地区共10个县,至少8个县有人食用。其它地区有临沧,景洪,玉溪等。据调查研究,这一传统与历史上的饥荒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晋西黄土区人工林恢复过程中0~5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垂直特征,为改善人工林土壤水环境,实现林水平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5种典型人工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刺槐-侧柏、刺槐-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土钻烘干法测定0~5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析人工林土壤含水量的垂直特征。【结果】研究区典型人工林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侧柏、刺槐-侧柏、油松、刺槐-油松、刺槐,5种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降水量及土壤质地是影响人工林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在垂直方向上,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变异程度均为中等变异,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约在360 cm土层形成稳定变化,人工植被主要影响0~360 cm土层内的土壤水,5种人工林中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变异程度最大,侧柏林地土壤水分最为稳定;采用有序聚类法将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层次划分为交换层、利用层、调节层和稳定层,不同林分间层次划分深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研究区人工林可导...  相似文献   
87.
2020年在广西南宁市金光农场发现'桂糖58'和'柳城05-136'疑似感染甘蔗赤条病,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对不同甘蔗品种进行了发病率调查,并采集病样进行了PCR检测分析.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自然发病率不同,'桂糖58'发病率为29%~52.33%,发病严重田块平均发病率为49.67%,发病中等田块平均发病率为3...  相似文献   
88.
<正>湖羊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畜禽品种,目前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区,江苏省的常熟、吴江、沙洲等地。上海市的嘉定、青浦、宝山等地。在湖羊饲养管理当中,其中母羊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它关系到羊场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89.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近十年来,“禽流感,三鹿奶粉,疯牛病,苏丹红、瘦肉精”等一系列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对畜牧养殖业的产品生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未来将是没有质量安全保证的产品将不会有市场份额,养殖企业也将没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90.
2020年,在由斯里兰卡入境的甘蔗种茎中发现多条发病蔗茎。通过分离培养获得菌株,对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形态与暗色座腔孢菌Phaeocytostroma sacchari相符。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核酸序列扩增,获得约536 bp的目的片段,所获菌株km-1序列与P. sacchari一致性为100%;经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菌株km-1与暗色座腔孢菌聚在同一个进化分支。致病性接种结果表明,接种后的甘蔗具茎腐病典型症状,内部组织变为橙红色,并再次分离出暗色座腔孢菌。根据形态学、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确证分离到的甘蔗茎腐病的病原菌是给南非和印度甘蔗种植国家带来严重损失的暗色座腔孢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