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用在山西省十分贴切。山西出版业有其独特优势,更可能有传统。在那里出版一份杂志,可以说得心应手,似不费吹灰之力。我说这话,有充分依据。从全国农机媒体来说,哪个省农机系统也没有3种在全国发行的农机类杂志。  相似文献   
52.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说已成为国家的一项既定政策。从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报告,到2004年的中央1号件,在中央的重要献中都谈到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民、对城市、对国家的重要意义。落实这一政策需要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有科学的、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和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53.
2001年,全国省以下市、县都面临政府机构改革。在省级改革中,对是否需要有农机化行政管理机构这一问题经历了一番议论。有人认为:农机化只涉及农机生产和供应,无需有政府行政管理,似乎只要在工业生产中安排有农机产品,农机化问题就解决了。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我国曾经提出,1980年只要农村有8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我国农业就基本机械化了。事实上,1987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历史峰值88万台,当年全国机耕作业面积仅占43.6 %,机播仅占10.8 %;而1995年全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下降到历史谷底67万台,当年全国机耕作业面积却占…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一、农业进入以家庭农场为标志的新时期 在中央文件中,把家庭农场列入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最早见于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8.
陈豹隐,我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南陈(豹隐)北马(寅初)”。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论述了机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是解决当时中国农村总破产问题的两个办法之一。陈豹隐这位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先驱,是我国首译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59.
拖拉机橡胶轮胎既消耗稀奇资源橡胶,时见打滑又浪费能源且影响作业,还有经常充气甚至爆胎、补胎的烦恼。对此,科技人员都在苦寻新的出路。最近得知,新疆大学工学院研究员王湔在其原有专利"步行轮"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结构,完成一项完全不用橡胶而用钢构件且有弹性的拖拉机驱动轮。  相似文献   
60.
让我们回到2012年3月15日人民大会堂,当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会上,提及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他说:“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走过弯路,有过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央作出关于正确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并且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