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防腐剂中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合评述了微胶囊的制备技术,控释原理,及药物在微胶囊中的释放机理,并对该技术在防腐剂研究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本文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斑海豹毛发中Cu、Pb、Cd、Cr、As和Hg元素的含量,以期为今后通过微量元素含量评价斑海豹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43.
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湖县2009年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的要求,为做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建立水稻精确施氮技术指标体系,提高氮肥利用率,开展了水稻氮肥精确试验。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可以节约用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精确施氮明显提高水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氮肥用量18.6 kg/667 m2水平下,产量比常规增加8.4%,氮肥利用率提高6.7%,本地区水稻优化施氮用量应控制在16.7~19.8 kg/667 m2。  相似文献   
44.
淮稻13号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稻1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新品种,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枯病、抗倒等特点,于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  相似文献   
45.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适应,在对景观的审美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以前大量的欧式建筑被设计师延用,这一现象导致了景观过于单一,并且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相符。经过了几年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碰撞,新中式景观诞生了并且备受人们的青睐[1]。新中式景观赋予了我国的园林景观以往的文化内涵,不仅从根本上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现代技术与材料进行景观设计,将古典园林风格用现代手法表现出来。在美学上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在经济上比较符合大众需求,生态意义上可以采用环保节约型材料,适应了当代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新中式园林景观在以后的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田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呼吸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为探讨垄作和覆盖对旱三熟蚕豆田土壤呼吸的影响,测定了平作(T)、垄作(R)、平作+半量覆盖(TS1)、垄作+半量覆盖(RS1)、平作+全量覆盖(TS2)、垄作+全量覆盖(RS2)6种处理下的西南紫色土丘陵区蚕豆/玉米/甘薯旱三熟体系中蚕豆生长季节的土壤呼吸变化,分析了蚕豆田碳平衡特性。结果表明,蚕豆生长季节农田土壤呼吸随作物生长一致,呈先增加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0.885~10.213 μmol/(m2·s)。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TS2>RS2>RS1 >TS1>T>R;分别为4.096,3.780,3.441,3.104,2.850,2.439 μmol/(m2·s),较平作不覆盖处理增加了43.7%,32.6%,20.7%,8.9%,-14.4%。垄作显著降低了蚕豆农田土壤呼吸速率,而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且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呼吸总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成熟期<苗期<鼓粒期<分枝现蕾期<开花结荚期,其中开花结荚期约占50%;利用根排除法测得蚕豆田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比例变幅为19.49%~54.23%,利用回归分析法测得结果为37.02%~60.64%,二者均值分别为38.62%和49.12%。不同耕作和覆盖处理下蚕豆田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碳汇,净碳汇为857.26~2236.25 kg/hm2。与平作不覆盖相比, RS2、TS2、RS1、TS1、R分别较平作不覆盖处理T高出160.86%,101.44%,30.78%,47.63%,110.41%,差异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垄作和秸秆覆盖有利于蚕豆田生态系统的碳汇,以垄作+全量覆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利用PCR技术扩增了6个野生群体大泷六线鱼线粒体12S r 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在获得的582bp碱基序列中,共检测到314个变异位点,占总位点数的53.95%。34尾个体共定义了16种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40~1.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071~0.10441。中性检验Fu's Fs值为1.19782(P0.01)。分子变异分析表明:Fst=0.88326(P0.01),群体间和群体内变异分别为88.33%和11.67%。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构建的NJ和MP系统树表明,东港和旅顺群体亲缘关系较近,构成一个分支,其他群体构成另一分支。  相似文献   
48.
【目的】像苹果、梨子、桃子这类树高3 m左右的树生水果的采摘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人工采摘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目前研究开发的农业采摘机器人多采用刚性关节型机械臂,难以满足某些地方果树生长密集、枝条随机生长等情况的采摘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设计一款柔性采摘机械臂。【方法】课题组根据仿生学原理,模仿大象鼻子的运动机理,设计了一种拉绳驱动的仿象鼻柔性采摘机械臂,并基于该机械臂设计了一种树生水果采摘机器人。采用三维数字化软件SolidWorks对树生水果采摘机器人进行三维建模,树生水果采摘机器人的整体结构主要由机械爪部分、机械臂部分、收集装置部分、车身部分组成。【结果】机械爪部分可以夹裹目标果实;机械臂部分可实现多自由度、较大幅度的柔顺弯曲运动,用于实现机械爪在抓取、采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柔性运动,配合可升降的收集装置部分,能有效缩短机械臂的运动行程,进一步提高采摘效率;车身部分带有水果收集箱,采摘后的水果能暂时储存在车身部分中。【结论】该采摘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更大、灵活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等优点,可以满足枝条密集、作业空间狭窄环境下的采摘作...  相似文献   
49.
随着高产优质的中晚熟粳稻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机械化插秧等新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人为推迟水稻播种期,使水稻熟期明显推迟,给下茬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了影响。小麦播种偏迟,难以形成冬前壮苗,常规生产上应用的高产优化调控技术在迟播麦上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根据我县近几年来的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实践,对晚茬小麦的一些主要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晚茬小麦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烤烟成熟期多酚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K326和红花大金元2个烤烟品种成熟期多酚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成熟,叶片中的多酚和抗坏血酸的含量逐渐升高,打顶后30 d达到最高,此后这2类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烟叶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适熟时达到最高,此后迅速降低.K326和红花大金元的多酚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红花大金元的多酚积累量均高于K326,而K326的抗坏血酸含量和POD,PPO活性均高于红花大金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