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5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31.
低温层积和预处理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刺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层积和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白刺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40%浓硫酸浸泡2h的唐古特白刺种子的预处理效果最好,萌芽率为80%;低温层积3个月+刻伤处理效果次之,萌芽率为45%;常温放置萌芽率最低,仅为25%.此外,低温对不同白刺种类的种子萌发作用不同,低温层积处理唐古特白刺、泡果白刺和小果白刺的种子萌芽率依次是20%、27%、30%.  相似文献   
32.
【目的】明确东北地区扁豆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筛选主要风味物质,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东北扁豆果荚热加工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未经热加工的东北扁豆青荚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0种,其中醛类10种、醇类6种、酮类及酯类各8种、烃类3种、羧酸类及杂环类各2种、酚类1种;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1-壬醇(相对含量为27.46%)、青叶醛(21.75%)、己醛(8.04%)、2,5,5-三甲基-2-环己烯酮(4.89%)、反-2-壬烯醛(4.14%)等。从热加工后的东北扁豆熟荚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5种,其中醛类及酮类各4种、醇类和烃类各5种、酯类6种、杂环类1种;2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1-辛烯-3-醇(29.90%)、2,5,5-三甲基-2-环己烯酮(13.59%)、叶绿醇(10.94%)、9-二十炔(7.22%)及茶香螺烷(6.04%)等。东北扁豆经热加工后,其挥发性成分消失25种、新增10种,同时14种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1种化合物相对含量降低。1-壬醇、青叶醛及己醛是东北扁豆青荚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与反-2-,顺-6-壬二烯醛、反-2-壬烯醛、反-2,顺6-壬二烯醇、己酸己酯、2,3-辛二酮、丁香酚、(反,反)-2,4-庚二烯醛、肉豆蔻醛及2-正戊基呋喃等物质共同作用形成扁豆青豆荚的特殊气味。1-辛烯-3-醇是东北扁豆熟荚主要风味物质,其与茶香螺烷、风信子醛、壬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石竹烯、癸醛、β-环柠檬醛及香叶基丙酮等共同作用形成扁豆熟荚的特异香气。【结论】东北扁豆的主要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热加工后扁豆豆荚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索在一定无机肥施用量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的增产机理,在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4种有机肥施用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有机肥处理的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效率和气孔导度都显著增大,产量显著提高。随施肥量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促进了营养生长并延缓了叶片衰老,有利于叶片生长;300 kg/hm2(M)有机肥处理下,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促进了籽粒灌浆,产量达到最高,较对照提高34.1%。抽穗期和灌浆期光合参数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高于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说明通过提升花后的光合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在常规施用化肥基础上,配施300 kg/hm2有机肥有是山西地区玉米的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34.
苦菜耐盐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海盐溶液对苦菜体内游离脯氨酸、Na+含量以及地上部Na+/K+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脯氨酸是苦菜在盐胁迫下起主要作用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苦菜根中Na+含量高于叶中Na+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苦菜地上部Na+/K+变大,因此,初步认为苦菜是一种拒盐植物。  相似文献   
35.
36.
37.
从机械化农业生产全过程出发,分析了农机作业中的污染环境因素及其危害,提出了农机作业中保护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农用植物酵素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农用植物酵素发酵机理及生态效应,本研究分析2005—2018年国内外已发表75篇文献,总结现有农用植物酵素发酵机理、工艺、成分、农业应用和问题挑战,重点分析农用植物酵素生态效应特点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用植物酵素是富含矿质养分、代谢活性物质和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土壤改良、促进作物生长及防虫抑菌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农用植物酵素是获得当地土著有益微生物的一项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变废为宝且便于推广的一项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39.
弓形虫病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此病在温暖潮湿的地区感染率极高,所以建立高效敏感的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检测弓形虫病的技术有多种,其中以免疫学技术为主。虽然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其成本高,对人体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所以并不适宜推广。近年来,通过对弓形虫表面抗原的大量研究,检测弓形虫病的免疫学技术也有了显著提高。从敏感性差、操作复杂到现在的特异性强、快速简便,从单一抗原的检测到现在的多表面抗原的检测,无疑为检测弓形虫带来了新的思路。论文主要对检测弓形虫的ELISA、改良凝集试验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仔猪血浆抗氧化指标和肠黏膜生长的影响。选取30头体重相近的2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10~6、2.0×10~7 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正试期21 d,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后屠宰取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和Ⅱ组断奶仔猪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回肠总蛋白(TP)含量及RNA与DNA的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仔猪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空肠TP含量及TP/DNA显著提高(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促进仔猪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与更新,从而改善了肠道黏膜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