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建立一种测定莽吉柿胶囊中α-倒捻子素(alpha—mangostin)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3:17),流速为1.0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317nm。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符合精密度、准确度、线性(r=0.9995)的基本要求,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为1.82%。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莽吉柿胶囊中alpha—mangostin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2.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原产于北美的原始森林,我国自1975年引种西洋参以来,西洋参栽培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传统的栽培方式势在必行。为此由吉林省西洋参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大星火科研课题“长白山区西洋参开发示范工程——工厂化无土栽培西洋参的研究”项目。其研究内容就是采用无机基质固定西洋参的根系并籍以保持和供应营养液和空气,使西洋参的栽培冲破自然传统西洋参栽培的束缚,离开大地和土壤进入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3.
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论述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药用植物资源受威胁的状况和因素、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以及种群生态学在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本质是种群更新、收获和如何控制利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阐明涉及到种群的繁殖系统、个体数量、年龄结构、更新能力、增长模式、收获技术及其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4.
在对柴胡群体多年观察的基础上,将柴胡划分为宽叶型、长叶型和中间型3个不同类型,比较研究了3个类型一年生和二年生同生群根、茎、叶等主要遗传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以叶片宽度和长度性状划分的柴胡类型群体间具有明显差异,群体内主要性状具有较大的一致性,是柴胡长期演化形成的性状分化,可以认定为不同的柴胡类型;宽叶型和长叶型柴胡生长势和产量优于中间型,其茎粗明显高于中间型,有利于提高柴胡的抗倒伏性;宽叶型和长叶型根产量也明显高于中间型,特别是宽叶型根产量是中间型的2倍以上;3种柴胡类型的乙醇浸出物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并且宽叶型和长叶型单株乙醇浸出物产量高于中间型。宽叶型和长叶型柴胡是值得深入研究利用的柴胡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5.
采用试验优化设计和计算机分析技术,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和胡萝卜(Daucus carota)2种植物愈伤组织共培养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 2,4-D 1.67 mg/L IAA 0.98 mg/L ZT 0.47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上,西洋参和胡萝卜2种愈伤组织生长率分别达到0.271 g/(g.d)和0.137 g/(g.d)。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4±1)℃,光照强度1 700 lx,12 h光暗交替。在此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2种植物愈伤组织可以进行共培养。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哈茨木霉30371在自然情况下的培养条件。[方法]将哈茨木霉30371的孢子悬液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研究培养温度、pH值、无机离子、各种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麦麸培养基中哈茨木霉30371的菌丝干重最高,其次是玉米粉培养基、PDA培养基,豆饼粉培养基最低。哈茨木霉30371在22~34℃下均能生长,22℃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在pH值4.0~8.5均能生长,最适pH值是5.5。各因素对哈茨木霉30371生长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NH4)2SO4>KH2PO4>MgSO4.7H2O>麦麸、豆饼粉。[结论]哈茨木霉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在麦麸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22℃,自然pH值,2.00%麦麸,1.00%豆饼粉,1.00%(NH4)2SO4,0.25%MgSO4.7H2O,0.50%KH2PO4。  相似文献   
47.
不同参龄人参及其根际土壤中Cu、Zn、Mn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参龄人参药材与根际土壤中Cu、Zn、Mn3种微量元素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探讨人参与土壤中微量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人参对Cu、Zn、Mn的吸收积累规律和参地土壤Cu、Zn、Mn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人参适宜的生产环境和建立标准化的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人参根际土壤中Cu含量随人参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明显的累积趋势,该人参基地土壤Zn含量偏低,应适当施用Zn肥来提高土壤Zn含量;7月份是各参龄人参药材Cu含量和单株根Cu积累量增加最快的时期,7、8月份是各参龄人参药材Mn含量和单株根Mn积累量增加最快的时期,9月份是6年生人参对Zn元素需求旺盛的时期,在整个人参生长期,6年生人参药材Cu、Mn、Zn含量和单株根积累量都高于4、5年生人参,在本试验的采样年限内,以生长6年为最佳采收年限。  相似文献   
48.
以人参根RNA为模板,根据其他植物HMGR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纯化回收HMGR基因RT-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再转化到JM109大肠杆菌中进行克隆,对阳性克隆菌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人参HMGR核心片段的大小为458bp,与其他植物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依次为杜仲86.1%、南京椴83.8%、长春花83.2%、马铃薯82.5%、苹果82.1%、景烈白兰81.6%、肾叶橐吾81.6%、南苍术81.0%、红豆杉80.4%、水稻80.3%。  相似文献   
49.
采集我国人参主产地长白山区的人参,煎煮法提取人参根中与茎叶中的粗多糖,再进一步分离出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多糖的含量;DPPH法测定人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地上部分的多糖抗氧化活性高于地下部分的多糖;地上部分的多糖抗氧化活性表现为:总多糖高于中性多糖高于酸性多糖;地下部分的多糖抗氧化性表现为:总多糖高于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没有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0.
<正>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1],有镇痛、镇静、中枢抑制、局部麻醉等多种药理作用[2-3],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痰饮咳喘、关节疼痛、鼻塞、牙痛等[4]。矿物质元素与生物体内的酶、激素、维生素等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