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干旱胁迫下4种人参属植物抗性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理机制上了解人参属植物抗旱性的重要内容,为其区域化种植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人参属4种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屏边三七(Panax stipuleanatus)、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var.major)和越南人参(Panax vietnamensis)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自然耗水的方法,获得4个土壤水分梯度,测定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对4种人参属植物的抗旱适应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4种人参属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干旱对这4种人参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并未产生抑制作用;4种人参属植物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珠子参和越南人参的SOD活性增加幅度较大;在重度干旱(RWC 45%~55%)时,与对照相比珠子参的POD活性升高,增加幅度为21.16%,其余3个品种均降低,其中越南人参的POD活性降低幅度最小;与对照相比,珠子参和越南人参的MDA含量均降低,变化幅度较小。综合以上分析,供试的4种人参属植物中珠子参和越南人参的抗旱能力较强。珠子参和越南人参在干旱胁迫下的SOD和POD活性升高或降幅较小,MDA的含量相对稳定,这些指标对其抗旱性贡献较大,可将其作为抗旱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青稞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激素种类及其浓度、不同糖浓度、活性炭三方面研究并优化灯盏花不同倍性植株快繁条件。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的繁殖率是其它倍性植株的1.5~2倍,但生成的根数略少于其它倍性植株。分裂素浓度和糖浓度对芽苗增殖有影响。活性炭在灯盏花不同倍性植株快繁中起重要作用,可调控芽苗增殖率和瓶苗长势。快繁最佳组合培养基为MS+KT 1~5mg/L+IBA0.5mg/L+2%蔗糖+0.85%琼脂+0.1%活性炭,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8mg/L(或IAA8mg/L)。  相似文献   
14.
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滇龙胆主产区种子进行分级,分别测定了各等级种子的千粒重、净度、大小及发芽率等指标,并据此初步制定了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川芎炭疽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选用4种常用的杀菌剂进行抑菌试验,选择最佳抑菌药剂。[方法]按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菌并进行形态鉴定;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杀菌剂抑菌试验。[结果]病害标本分离出的炭疽病菌与胶孢炭疽菌描述的形态特征相符;除灭菌成外,其余3种杀菌剂均可抑制该炭疽菌生长,处理7d后1000倍甲霜灵锰锌、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对该病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8%、22.1%、59.8%。[结论]川芎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侵染所致,川芎是胶孢炭疽菌的新记录寄主;该病菌的最佳抑制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  相似文献   
16.
以滇重楼及其近缘种为对象,通过表型性状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重楼属药用植物的表型变异及各性状对药材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6个表型性状中,株高、茎粗、叶形、叶宽、叶柄长等性状变异较大(CV值大于40.00%),萼片长、萼片数、花瓣数种间变异较小(CV值均小于25.00%)。5种重楼属植物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2.03~0.82;滇重楼和多叶重楼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最高。主成分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多叶重楼、滇重楼的叶部和花部位性状与其他物种差异较大;南重楼和西畴重楼的株高、茎粗、叶宽、根茎长、根茎直径、根茎鲜重与其他重楼属物种差异明显;5种重楼属植物中南重楼与西畴重楼形态最接近,较难区分。相关性分析表明,重楼属植物地上性状与地下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P<0.05或P<0.01);进一步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分析发现,根茎直径、根茎长、叶柄长、叶长、叶宽、花梗长、株高和花瓣长是筛选药用重楼高产种源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抗旱种源,为滇重楼抗旱种源筛选及种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种源(温带种源、南亚热带种源和北热带种源)的滇重楼为试验材料,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对比分析充足水分(W0)、轻度干旱(W1)和重度干旱(W2)3个水分梯度下,不同种源滇重楼根茎叶性状、生物量分配及总皂苷产量等性状的变异,并对抗旱种源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水分显著影响滇重楼地上、地下多个性状(P<0.05,下同)。干旱胁迫下,3个种源滇重楼的根茎、须根及茎和叶的鲜重、生物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温带种源根质比降低;南亚热带种源和北热带种源根质比则呈升高趋势;所有种源中,南亚热带种源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药用部位生物量(W0:6.16±2.78 g、W1:4.78±1.51 g和W2:2.98±0.59 g)及总皂苷产量(W0:60.51±28.23 mg、W1:45.96±16.88 mg和W2:13.62±2.51 mg)最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株高、茎粗、茎鲜重、茎生物量、叶鲜重、叶生物量、叶长和叶宽与滇重楼根及根茎部位的鲜重、生物量及总皂苷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源W1处理的植株根茎直径、根茎长、须根直径、须根长、须根数、茎鲜重、茎生物量、叶鲜重、叶生物量、叶片含水率、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明显高于W2处理;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的株高、叶长、叶宽、茎鲜重、须根长、须根数的VIP值>1.0,表明上述性状对干旱胁迫较敏感。【结论】综合分析地下器官生物量和总皂苷产量,南亚热带滇重楼抗旱性最佳;其高产优质性状在未来抗旱优良种源培育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为防己科天仙藤属攀缘藤本植物,又名大黄藤(云南)、土黄连(《南宁市药物志》)、天仙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其根茎入药,是云南省100多种重要特色生物资源的制药原料之一。黄藤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的东南部、广东的西南部和广西的西南部,国外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有较多分布。生长于海拔180~1 000 m的热带、亚热带山野沟谷中。  相似文献   
19.
三七GAP基地土壤养分分析与肥力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七GAP基地的土壤质地、供肥特性和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三七GAP基地土壤以壤质粘土为主,偏酸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但各养分因子分布不平衡,氮、磷元素基本满足三七生长的需求,而钾元素普遍不足,在栽培管理上,应根据三七的生长特点、不同生长期及具体的种植片区对养分的要求制定施肥方案,并注意多施钾肥。  相似文献   
20.
在1993年试验的化学杂交剂中,引2、引3诱导水稻不实的效果较好,其中引3诱导不实率最高的可达100%,且对雌蕊的伤害程度较轻,是较为理想的化学杂交剂。研究引2、引3和TO3对水稻花药内核酸、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水稻花药中核酸总含量下降8.6% ̄34.5%;RNA含量下降8.8% ̄39.5%;蛋白质含量也下降了2.4% ̄55.2%,脯氨酸含量下降最多,达87.2%。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