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1.
为挖掘新的抗南方锈病基因资源,本研究以甜玉米组合M5×M114的216个F2单株为遗传作图群体,应用BSA方法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F2代抗病和感病DNA池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位于4和9号染色体上;在4和9号染色体上重新设计100对SSR引物,构建了包含33个标记位点总长为241.2cM的连锁遗传图,各个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7.53cM。结合F2单株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表现,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4和9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7个显著的南方锈病抗性QTLs,其中:4个QTLs位于4号染色体上,可解释12.1%、7.8%、18.2%和14.9%表型变异;3个位于9号染色体上,分别解释17.0%、13.3%与19.2%的表型变异。研究结果可为抗南方锈病的精细定位、主效基因克隆和抗南方锈病鲜食甜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林草有害生物灾害呈现扩大趋势,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年均约为林业的4倍以上。近年来,我国林草有害生物灾害防治费用年均在50亿元以上。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是我国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的重灾区,草原鼠兔害是草原有害生物的主要灾害,每年鼠兔灾害发生面积超过有害生物灾害总面积的70%以上,2021年我国的草原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防治率为26.6%,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等地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的重灾区,林木虫害是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灾害,其次是林木病害、鼠兔害和有害植物,2021年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防治率超过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
庆元山区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从事农业工作及统防统治项目实施的经验,探讨庆元县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目前统防统治主要以水稻“二迁”害虫为主,有专业合作组织、村级组织、农技人员组织等3种形式;防治模式总结为全程服务型、代防代治型、群防群治型和项目推进型等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低温对金纹细蛾越冬蛹及蛹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金纹细蛾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 (Matsumura)最佳保种方法,在室外变温和恒温冷藏两种条件下研究低温对其越冬蛹及蛹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外变温贮藏60 d,祼蛹和虫疤叶内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5.3 d和20.5 d,与非冷藏正常发育的对照比较差异显著;恒温冷藏120 d,祼蛹和虫疤叶内蛹发育历期分别为23.5 d和29.6 d,与对照差异显著。室外变温贮藏60 d时,祼蛹及虫疤叶内蛹的羽化率接近60%;恒温冷藏105 d时,祼蛹和虫疤叶内蛹的羽化率大于60%。75~120 d内,羽化畸形率依次为室外虫疤叶内蛹>室外祼蛹>冷藏祼蛹>冷藏虫疤叶内蛹。恒温冷藏对雌、雄蛾寿命无明显影响,但雌雄性比随冷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室外变温贮藏75 d以上,羽化的雄蛾平均寿命显著缩短。恒温冷藏对产卵行为无显著影响,随冷藏时间的延长,雌蛾平均产卵量下降,但孵化率增加。研究表明,恒温冷藏虫疤叶是较好的保种方式,以4℃冷藏105 d最佳。  相似文献   
16.
庆元甜桔柚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种、改种、高接换种、强化管理技术等措施,推广甜桔柚品种及其配套技术,以改善柑桔产业品种结构,提高柑桔生产效益。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推广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提质增效综合技术、反光膜运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水果套袋等先进集成技术,达到了甜桔柚优质、高效生产的目的,实现了促进果业增效、果农增收、果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灰树花栽培与加工需求,提供特定优良灰树花菌株,本试验将收集的13个灰树花菌株进行人工栽培、摇瓶发酵培养,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子实体间、菌丝体间胞内多糖和粗蛋白含量,筛选出G5、G6菌株胞内多糖含量高,G5菌株适宜子实体提取胞内多糖,G6菌株适宜液体发酵菌丝体提取胞内多糖;G6、G7菌株粗蛋白含量高,G7菌株适宜子实体提取粗蛋白,G6菌株适宜液体发酵菌丝体提取粗蛋白。  相似文献   
18.
实验对烟草蚀纹病、气候斑点病不同病级与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蚀纹病和气候斑病级的加重,烟叶产量和产值逐渐降低,烟叶产量损失率和产值损失率逐渐加重。蚀纹病从1-3级,产量损失率分别为6.6%、19.9%、29.4%;产值损失率分别为23.2%、50.8%、81.2%;气候斑点病从1-3级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6%、22.3%、38.8%;产值损失率分别为26.3%、61.8%、83.2%。两种病害的产量、产值损失率与病级呈直线回归关系,饰纹病病级与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回归方程分别为,Y=11.4X-4.1667(R2=0.9908)、Y=29X-6.2667(R2=0.9992);气候斑病级与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回归方程分别为,Y=15.1X-6.9667(R2=0.9971)、Y=28.45X+0.2(R2=0.9799)。  相似文献   
19.
金纹细蛾及其优势寄生蜂主要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纹细蛾及其优势种寄生蜂的主要行为。【方法】通过饲养、解剖及持续摄像记录等方法,研究了金纹细蛾及其优势种寄生蜂的取食、化蛹、羽化和交配等行为。【结果】金纹细蛾初孵幼虫入叶后先钻长(从起点至末点)>0.5 cm的"S"型蛀道再扩展潜食;老熟幼虫化蛹初期虫体僵直,间或侧翻、尾部上下摆动,随之以"3圈/s旋转1 min,间歇20 s"的周期性运动约5 h成蛹;羽化高峰在09:00左右,羽化初期,以"破壳器"破虫疤下皮,摇摆渐出至腰腹处稍停,蛹裂,成虫出,历时1~3 min,初羽化成虫静伏叶背,翅呈蓬松状,18~60 s后双翅紧贴竖起,渐长,6~20 min后复位;成虫交配高峰在08:30,交配过程行为复杂,呈"一"字型静伏2~3 h;雄虫一生交配2次,每天仅1次;雌虫一生交配1次。3种寄生蜂的寄生部位、寄生方式、寄生数量与类型、离脱寄主时间均不一致;绒茧蜂内寄外食,钻出前寄主剧烈翻滚4~5次/s,持续7 min后处于静止状态,幼虫从寄主腹部1~4节处钻出并回头呈"C"状取食,7~10 h内食完寄主后老熟结茧化蛹,羽化高峰在08:00,羽化需时15~20 min,1 h后正常飞行,成虫具明显趋光性;姬小蜂为兼性重寄生蜂,以重寄生金纹细蛾绒茧蜂为主,重寄生率93.09%,与绒茧蜂构成另一层天敌"跟随现象",其羽化分短时型和长时型,行为分为破茧、出蜂和飞离3个阶段,成虫有较强趋光性;跳小蜂为内寄生,在寄主幼虫5龄期可见,致寄主体如"麻花",17~19 d羽化,且单寄主中多个跳小蜂不同时羽化,羽化结束时,寄主躯体带多个小孔,但仍完整。【结论】金纹细蛾及其优势种寄生蜂各自的行为呈现很强的规律性、多样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度、营养对寄生金纹细蛾的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发育和寿命的影响。【方法】于相对湿度(70±5)%、光照14/10(L/D)条件的人工气候箱中,在10,15,20,25℃的温度条件和混合糖液(V(300 g/L葡萄糖)∶V(300 g/L果糖)∶V(300 g/L蔗糖)=1∶1∶1)、10%蜂蜜水、5%蜂蜜水、清水的营养条件下,研究温度对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发育、羽化以及温度、营养对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丝角姬小蜂蛹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温度在15℃以上时,茶细蛾绒茧蜂蛹历期在30 d以下;温度低于15℃时,其对茶细蛾绒茧蜂蛹的发育有抑制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的羽化率均表现为25℃>20℃>15℃>10℃,在25℃时丝角姬小蜂的羽化率达到(93.33±3.33)%,温度低于15℃时其羽化率低于50%;低温能延缓茧的发育,但不会导致茶细蛾绒茧蜂在蛹期死亡。不同温度条件下,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成虫寿命长短均依次表现为10℃>15℃>20℃>25℃;不同营养条件下,2种蜂成虫寿命均表现为混合糖液>10%蜂蜜水>5%蜂蜜水>清水;温度和营养对丝角姬小蜂寿命的影响未表现出交互作用,而对茶细蛾绒茧蜂寿命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金纹细蛾天敌丝角姬小蜂、茶细蛾绒茧蜂的发育、羽化随温度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其寿命与温度、营养关系密切,在10℃下饲喂葡萄糖、果糖、蔗糖混合糖液有利于延长2种蜂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