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有效评价并推荐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的山地油菜品种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采用灰色关联度、AMMI模型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典型的暖冬年(2012年)与冷冬年(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的7个参试油菜品种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暖冬年和冷冬年主要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联度有明显差异;(2)AMMI模型中暖冬年的基因、基因与环境互作两者方差分量均显著高于冷冬年,而环境方差分量则明显低于冷冬年;(3)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对暖冬年与冷冬年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低纬高原山区应主推‘云花油早熟1号’、‘花油6号’、‘玉红油1号’和‘花油5号’等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22.
转光膜是一种可以转换光质,并且把吸收的太阳光转换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的功能性农膜。以意大利生菜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了转光膜和普通膜对照试验,研究转光膜对温室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转光膜在农业发展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转光膜有效提升了温室环境参数,在整个生育期内,转光膜温室的平均空气温度、平均光照强度、平均CO2浓度以及土壤温度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2.10%、3.79%、31.73%和3.32%。对于作物生长来说,转光膜温室下生菜的株高、叶长和SPAD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3.55%、2.55%和2.42%,生菜平均公顷增产8.54%。整体来看,在转光膜的使用下,温室的空气、光照及土壤环境参数有所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生菜生长形态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23.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施肥方法、氮、磷、钾4个因素对篱式‘红地球’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技术对葡萄产量和果实总酸、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含量的影响较大;(2)4要素对葡萄单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各异,除糖酸比外,4要素对葡萄单株产量和品质及其他性状的影响并不显著;(3)葡萄产量和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含量均表现出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特征,葡萄果实总酸、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而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含量均表现出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特征;(4)篱式‘红地球’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综合最佳技术组合为A3B1C1D1组合,即采取第3种施肥方法 (萌芽及新梢生长期浇施氮磷钾的比例分别占总施用量的30%、40%、20%;开花坐果期占30%、40%、20%;发芽分化期占40%、20%、20%,果实发育成熟期占0%、0%、40%),施N量为45 g/株、施P2O5量为40 g/株、施K2O量为47.5 g/株的组合。  相似文献   
24.
为评估水培蔬菜生产劳动效率,以水培‘上海青’生产为研究对象,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示范农场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影像分析法采集生产数据,掌握了育苗、定植、采收等主要环节的工时情况。结果表明:1 m~2水培‘上海青’生产的育苗、定植、采收工时合计0:04:26。基质装盘与播种、种苗移植、采摘与收放分别是育苗、定植、采收环节的主要工序。生产中共有3个工人,分别为女工A、女工B和男工A。共有7个典型重复动作,即动作1~7,分别为取穴盘装基质、将穴盘放至播种机、将穴盘放至推车、等待播种、取‘上海青’移植、采摘并放至NFT管、收取并放至采收框。同一工人动作1、2、3、4、5前后时段的工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女工A动作5、6以及男工A、女工B动作7的习惯棵数分别为2、1、3、4棵。不同工人动作7的每次收取棵数、平均每棵工时差异显著(P=0.000、0.002),女工每次收取棵数少且速度快。同一工人习惯棵数动作6、7前后时段的工时差异分别为显著(P=0.001)、不显著(P0.05),持续采摘行为会降低工作效率。研究结果为形成水培生产工时认知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5.
该文就馒头机械化生产中酵母用量、发酵时间、加水量和配粉方法等主要质量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用不同因素指标所生产的馒头质量作了比较,从而选出指标的较好组合。实验表明,较佳质量控制因素为:酵母用量0.5%,发酵时间1 h,加水量40%,配粉方法:特一粉∶普通粉为1∶1。  相似文献   
26.
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粉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钟  刘晓明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186-188
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安徽临泉产新鲜生姜进行干燥制粉,研究干燥制粉后的生姜粉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生姜粉容重较高,而得率、水合能力、吸油能力以及感官性能都是最差的;远红外干燥的生姜粉得率和容重最高,水合能力、吸油能力及感官性能较好;热风干燥的生姜粉水合能力最好,而得率、容重、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都仅次于远红外干燥的姜粉;真空冷冻干燥的生姜粉得率和水合能力居中,容重最低,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器官发生直接途径再生植株的方式,研究建立完善的"花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花魔芋"球茎的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继代周期等因素对"花魔芋"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适合"花魔芋"顶芽灭菌的方法是0.20%HgCl2灭菌10~15 min;适合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是MS+6-BA 1.0~3.0 mg/L+NAA 0.2~0.5 mg/L;适合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是MS+6-BA 1.0~2.0 mg/L+NAA 0.1~0.2 mg/L;适合生根培养的培养基是1/2MS+NAA(或IBA)0.1~0.2 mg/L+活性炭0.1%.[结论]得出了一套完善的"花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能育出有较高素质的"花魔芋"种苗,可以推广应用于"花魔芋"的工厂化育苗,同时也为其他品种的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张钟  黄建  殷晓  李新岗  刘廷俊 《果树学报》2015,(1):57-62,173
【目的】研究枣树自然授粉杂交后代的果实性状变异。【方法】在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建立‘临猗梨枣’园,按照父母本配置比例为10∶1,在枣园中部选择20株‘梨枣’(♂)嫁接‘冬枣’(♀),自然授粉杂交,收集冬枣种子播种获得F1代;从中优选64株引种到试验大棚内,观察其果实性状,并用10个SSR位点进行杂交后代鉴别。【结果】贺兰县自然授粉‘冬枣’的含仁率为85.0%,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鉴别‘冬枣’ב梨枣’的杂交后代57个,未发现‘冬枣’自交后代;56.9%的后代果实形状多为圆形、扁圆形,果实大小、单果质量为趋低亲变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趋高亲变异,最终优选出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结论】母本含仁率和自交不亲和是枣树杂交育种的基础,自然授粉杂交后代鉴别是枣树杂交育种的关键;有性杂交能够产生后代果实性状的广泛分离,并实现父母本性状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9.
探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生姜片干制中的应用。以临泉县生姜片为例,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制、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将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亏缺灌溉对秋冬茬设施番茄生理、生长、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盛丰5号”为试材开展番茄亏缺灌溉试验。在番茄花果期至采收期实施0~4次灌水(分别对应处理T1、T2、T3、T4、T5)栽培试验,观测了设施内空气温、湿度及土壤含水量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的形式构建番茄综合生长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为生理、生长、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指标,生理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含氮量、叶绿素;生长指标包括根冠比、生物量;品质指标包括番茄红素、Vc、总糖、可滴定酸;水分利用效率指标包括WUE_(y)、WUE_(b),利用熵权法对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并使用TOPSIS评价法进行排序。在生理指标评价体系中,T3的相对接近度0.769最接近理想解;在生长指标评价体系中,T1的相对接近度0.555最接近理想解;在果品品质评价体系中,T5相对接近度0.617,可认为是表现最优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指标体系中,T1为最优处理。利用模糊Borda评价法对一级评价指标的评价序值和排名信息进行组合评价,T1~T5模糊Borda得分依次为8.87、4、5.14、5.77、5.15。结果显示,定植水后除追施水溶肥时少量灌水,秋冬茬设施番茄花果期至采收期0水处理不仅可以使植株生长良好,同时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番茄综合生长评价体系中表现最优。该灌溉制度有效减少了河北地区秋冬茬设施番茄用水量,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