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滇红食用玫瑰茎段增殖培养基的试验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培养育苗是解决食用玫瑰种苗市场紧缺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实现茎段增殖。以滇红食用玫瑰为对象,通过实施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玫瑰茎段增殖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筛选适宜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的试验处理,滇红食用玫瑰的茎段分化增殖差异较大,表现出了4 种主要的植物形态类型;基础培养基对茎段的增殖系数影响显著(P<0.05),而6-BA、NAA 和GA3 3 个因素对茎段增殖系数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4 种因素对增殖系数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础培养基>6-BA>NAA>GA3;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1.0 mg/L+NAA 0.01 mg/L+GA3 0.5 mg/L+白砂糖30 g/L,其具备的优点为茎段成株率高、植株高、笔直整齐、茎杆粗壮、节间较长、枝条多、节段数多、增殖系数大。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滇红食用玫瑰的工厂化组织培养育苗。  相似文献   
72.
‘红唇’是由切花月季品种‘卡罗拉’中选出的花色芽变新品种。直立型矮丛品种,单头复色系大花型,花瓣内瓣颜色白底粉红色,有主色和次色两种;花径7 ~ 11 cm;切枝长度79 ~ 106 cm,粗细均匀;生长势较强,切花产量高,温室栽培单株年产切花9 ~ 12枝。  相似文献   
73.
圆柱型灌水器迷宫式流道内部流体流动的CFD模拟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FD方法模拟时参数选择对圆柱型灌水器迷宫式流道内部流动的模拟精度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网格单元尺寸(0.20、0.15、0.10、0.07mm)、湍流模型(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标准k-ε模型、RNG 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近壁面处理函数(Standard壁面函数、Non-Equilibrium壁面函数、Enhanced壁面函数、Scalable壁面函数)进行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对比各试验条件下CFD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偏差量,选择精度较高的模拟方法,并在此模拟基础上对迷宫流道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网格大小为0.07mm,湍流模型为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近壁面采用Scalable壁面函数时模拟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究制干枣品种骏枣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和相关酶类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为枣果实发育与成熟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制干枣骏枣白熟期至完熟期7个时期的果实样品,测定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色差、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酯酶(PE)、纤维素酶(Cx)活性;根据枣果实转录组测序的基因注释选择15个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量,并分析骏枣生理指标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骏枣果实的成熟,其硬度在完熟后期显著降低,果实含水量呈下降趋势,TSS含量线性上升,色差指标在完熟期趋于稳定。(2)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前期无显著变化,但完熟期有所增加,PG活性呈波动状态,PE和Cx活性有所增加。(3)3个PG相关基因表达量在完熟期降至较低水平,3个PE相关基因表达量在脆熟期达到峰值,纤维素及其酶类7个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各个时期表现不同,其中β-Glu40在完熟期表达量比其他基因高。【结论】PG及其相关基因与骏枣果实成熟和软化的相关性小,PE相关基因对果实软化具有先导作用,Cx及其相关基因对果实成熟具有联合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为明确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与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关系。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糯高粱品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随之增高,而穗粒数和单穗重则随之减少,密度对糯高粱的叶片数、茎粗、穗长及千粒重影响不明显,施氮量255 kg/hm2的糯高粱穗长、穗粒数、单穗重和千粒重最好,不同种植方式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明显;糯高粱生物性状的株高、叶片数、穗粒数和单穗重与产量成正相关,茎粗、穗长和千粒重与产量成负相关;品种是影响糯高粱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种植密度,再次是种植方式,产量以组合A2B3C1D2最高,达12257.28 kg/hm2,其次为组合A2B1C2D3,产量为11553.91 kg/hm2...  相似文献   
76.
乙烯应答因子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本研究克隆了1个在枣(Ziziphus jujuba Mill.)果实成熟后期高表达的ZjERF53转录因子,对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转录激活活性和互作蛋白筛选研究,以揭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ZjERF53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 155 bp,能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中表达;ZjERF53具有自激活活性,其转录激活功能区域位于蛋白序列C端;以无自激活活性pGBKT7-ZjERF53-N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枣果实cDNA文库,共获得4个互作蛋白。本研究揭示了ZjERF53可能参与枣树抗病和抗旱等非生物胁迫响应,为解析ERF参与调控枣树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77.
78.
介绍了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分类及开发平台,概述了国内外农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研发农作物专家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应借助"3S"技术、虚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作物栽培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79.
以荔枝渣为原料,采用酶-化学提取技术从荔枝渣中提取、纯化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化学法的工艺条件,再把提取、纯化所得的荔枝渣膳食纤维进行物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纯化荔枝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当α-淀粉酶质量分数为0.4%,酶处理温度为65℃,酶处理时间为75 min,碱液质量分数为0.25%,碱液处理温度为60℃,碱液处理时间为30 min时,提取率最高为36.35%;物化性质测定结果显示膨胀率为1.64 mL/g,持水率为4.86,且膨胀率和持水性都较荔枝壳膳食纤维好。  相似文献   
80.
PBL教学方法在食品工艺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工艺学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将PBL教学法融入本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分析了新教学法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本科教学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