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3篇
  34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SOC)是反映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开展小区域沙漠化重建地区SOC动态的实证研究。SOC数据来源于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3年重复采样,土样的采集、分析和统计方法分别为土钻取土法、重铬酸钾氧化法、吸管法和面积加权法。研究结果表明:SOC含量与粗砂粒显著负相关(R=-0.50,a=0.01),与粘粒显著正相关(R=-0.45,a=0.05),20年间土壤颗粒细化趋势比较明显;20年间原始剖面、1m深和耕层SOC含量、密度和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对人类活动最敏感的耕层土壤变化最显著,SOC含量、密度和储量分别增加了0.55g/kg,0.15kg/m2,10.07GgC。该研究结果表明防风固沙、可持续性农耕等措施会卓有成效地促进土地沙漠化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52.
套袋对梨果主要病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梨果主要病虫有21种,常年梨果受害率为20%-50%。实施梨果套袋后,袋体阻断了病虫直接危害,对食心虫、吸果蛾类害虫的防治效果为100%,对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蝽象及梨木虱的防治效果为90%左右。袋内温度、湿度变化幅度小,小生境稳定,梨果可免受外界各种不良环境的刺激,果锈、水锈、虎皮等生理性病害发生显著减轻。梨园用药次数及用药量减少70%以上,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对梨果及生态环境的污染,且果点小而浅,果面光滑,果色鲜亮,皮薄鲜嫩,为生产优质绿色梨果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3.
为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旱化对碳通量的影响,探讨高寒湿地旱化碳通量变化规律,本研究于7-8月生长高峰期以高寒湿地、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TARGAS-1静态箱法,比较高寒湿地不同退化阶段碳交换的动态差异。结果表明:与高寒湿地相比,沼泽化草甸与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光合速率、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显著提高(P<0.05);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温湿度及植被群落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电导率差异不显著;相比于土壤湿度和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对CO2交换的影响更大,其与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呈显著负相关(P<0.05),高寒草甸的碳交换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要大于高寒湿地和沼泽化草甸的碳交换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在植物生长高峰期,高寒湿地旱化过程土壤温度显著上升,土壤湿度和植物群落生物量显著下降,导致其碳汇功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4.
为了检测能够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重组沙门菌在雏鸡体内主要组织和器官的感染情况,分别用亲本菌株和重组沙门菌免疫雏鸡,免疫后24~216 h每隔24 h对雏鸡的盲肠、血液、肝脏、脾脏、法氏囊中的细菌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雏鸡接种重组减毒沙门菌后,其在血液中的数量不断升高并在96 h达到峰值,在脾脏中的数量不断升高并在120 h左右达到峰值,在肝脏、法氏囊中的数量不断升高并在168 h达到峰值,在盲肠中,细菌数量在不断升高并在72 h达到峰值;达到峰值后细菌数量逐渐下降。亲本菌株和重组菌株在相应组织器官中的数量变化趋势一致,但是亲本菌株的数量始终高于重组菌株。结果表明:重组菌株能在雏鸡体内生长定植,能为诱导雏鸡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奠定重要基础,有望作为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口服疫苗。  相似文献   
155.
设施蔬菜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是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亦将此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6.
优质中籼新品种皖稻173种植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26-1926
皖稻173为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安徽省肥东县店埠农技推广中心站引进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与汕优63相比,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7.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温度变化特征与害虫发生规律的关系,在陕西省科学院渭南科技示范基地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桃树和冬枣棚室温度变化特症及桃树和冬枣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棚内日均温和外界日均温呈线性极显著正相关,在棚膜覆盖期间,棚室内日均温较外界日均温平均高8~12℃。设施栽培条件下害虫发生种类及主要害虫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无明显差异,但发生期较露地提前30~60 d,世代增加1~2代,桃蚜增加3~4代,随着设施果树栽培的年限不断增加,危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为了校正肥料参数,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法]选用小麦品种“皖麦47”,考察不同含量的配方肥和锌肥对小麦作物的增产效果.[结果]基肥中增施磷钾肥促进苗期生长有限,主要是增加光合产物及其运输,促进穗分化,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锌肥促进小麦生长,尤其是促进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结论]基肥中适量增施磷钾肥、锌肥,增穗增粒,能较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分离鉴定淀粉质食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方法]以淀粉质食品(低温保藏的米饭)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对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使用PCR技术做最终确定.[结果]对低温保藏米饭进行系列稀释后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菌种分离,初步分离出菌株MF-2,表面光滑稍有光泽,呈现低凸起形,边缘呈现锯齿状,菌落形状可形成近似圆形、质地松软、无色素,菌落颜色为乳白色不透明;经革兰氏染色为阳性,镜检为杆状;经芽孢染色为有芽孢杆菌;MF-2号菌能利用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并产酸,但不能分解D-甘露糖和α-乳糖,初步鉴定菌株MF-2为蜡样芽孢杆菌.由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最终鉴定该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结论]研究可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对山东省徐长卿种质资源的搜集和调查,测定徐长卿种子样品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等指标,并初步制订了徐长卿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优良的徐长卿种子净度90%以上,千粒重5.0g以上,含水量9.0%以下,发芽率90%以上;采用TTC法可测定徐长卿种子活力,当TTC浓度为0.5%、浸种24 h、染色3 h时,测定效果较好,种子生活力平均90%左右;初步将徐长卿种子质量标准分为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