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齐黄1号×南农1138-2组合构建的抗病和感病的近等基因系F10∶11群体,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10和20 d后,调查它们的发病情况,并运用透射电镜观察抗病与感病家系间2个时期叶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家系两个时期均没有可见的外部症状,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未受到明显破坏,但在接种20 d后,在叶肉细胞中发现了病毒粒子。感病家系接种10 d后出现花叶症状,接种20 d后叶片开始变黄;叶肉细胞中存在大量的病毒聚集体和风轮状内含体,叶绿体和线粒体受损明显,叶绿体片层结构扭曲肿胀,线粒体肿胀、内嵴模糊;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叶绿体和线粒体被膜受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在病毒和叶绿体外膜处发现了异形增生物,而且后期增多;病毒周围存在大量的可能和病毒的移动或组装相关的空泡和小囊泡。研究结果表明抗感近等基因系在SMV侵染后外部症状和叶片内部超微结构受损程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一、技术应用意义及应用现状(一)技术应用意义水田耕整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人畜力耕整水田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无法保证水稻生产的稳产高产。采用机械耕整水田,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  相似文献   
13.
 大豆花叶病毒(SMV)是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对大豆生产造成影响。赤霉素(GA)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喷施外源GA对SMV侵染的野生大豆抗病反应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测定喷施外源GA后接种SMV的野生大豆植株内源水杨酸(S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病基因表达,发现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GA的野生大豆植株的株高、根长、叶面积、植株干重、内源水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抗病相关基因GmPR-1、GmPR-10GmNPR1的表达显著增加。说明在病毒侵染野生大豆之前喷施GA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诱导植株抗病反应,降低病毒危害。  相似文献   
14.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把握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性质、对象、过程、策略、培训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发挥及培训体系与机制建设,从而构建起适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苯吡甲泡腾剂对水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在田间采用大区对比法进行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1%苯吡甲泡腾粒剂50~60g/667m2,在水稻移栽田一次性施用,对稗草、慈菇、泽泻、牛毛毡、三棱草等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安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耐旱型野生大豆在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从备选野生大豆材料中筛选抗旱性强的野生大豆品种,同时探讨最适PEG胁迫浓度,而后以野生大豆永46为试验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20%PEG6000处理不同时间的叶片进行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获得39 183个序列信息,其中各时期共有序列27 875个。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发生变化,胁迫12 h达到最多。根据GO功能分析可将序列大致分为分子功能、细胞成分和生物学过程三大类,其差异表达基因广泛涉及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代谢、能量代谢以及次生代谢过程。在KEGG数据库中,依据代谢途径可将其定位在127个分支,包括植物-病原体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RNA降解、ABC转运蛋白等,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不同时间处理下的变化都显著。转录因子分析发现在干旱胁迫下变化明显的转录因子家族包括MYB、bHLH、AP2\EREBP、WRKY和NAC等。对4个不同功能基因干旱胁迫后不同时间的表达量进行荧光定量分析,其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相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延伸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支撑,在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适配"和"助推"作用。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根据时代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面对新时期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产业发展,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做出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8.
讷河市讷河镇全胜村有200hm2苏打盐碱地,从1984年开始实行洗盐种稻以来,水稻平均公顷产量由原来的2250~3000kg,提高到目前的6000kg以上,最高的达到8250kg。土壤和地下水含盐量也随种稻的时间增长而减轻,pH值下降,土壤性质逐渐向脱盐淡化方向发展。根据该地区盐碱土种稻的成功经验,其主要技术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七项:1选用优质、抗盐品种从生产实践看,不同水稻品种耐盐程度不一,适于讷河市盐碱土种植的品种有合江19、绥粳3号等优质、高产耐盐碱品种。2培育壮苗水稻育苗期,对盐分十分敏感,水稻育…  相似文献   
19.
张锴  刘冯 《河南农业》2014,(19):F0002-F0002
<正>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精神,9月10日,河南省农业厅在郑州召开了全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启动工作会议。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薛豫宛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辖市、直管县农业局(农委)主管科教工作的副局长、科教科(股)长、农广校校长和畜牧、农机、水产、能源、信息、质检等厅属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对我省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有关单位的代表做了典型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永善县玉米土壤养分丰缺及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3年,在永善县溪洛渡镇、桧溪镇、细沙乡、墨翰乡、黄华镇、务基镇、码口乡、大兴镇共实施20组玉米"3414"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肥力水平下玉米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永善县玉米的丰缺指标体系,并利用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了不同肥力水平下的平均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永善县玉米土壤碱解氮含量等级可划分为低(<37 mg/kg),较低(37~79 mg/kg),中等(79~166 mg/kg),较高(166~352 mg/kg),高(>352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等级可划分为低(<2.5 mg/kg),较低(2.5~6.6 mg/kg),中等(6.6~17.0 mg/kg),较高(17.0~45.0 mg/kg),高(>45.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等级可划分为低(<0.67 mg/kg),较低(0.67~6.50 mg/kg),中等(6.50~62.00 mg/kg),较高(62.00~598.00 mg/kg),高(>598.00 mg/kg)。当土壤碱解氮含量为低、较低、中、较高、高等级时,氮肥(纯N养分)推荐用量分别是9.7 kg/667 m2以上、7.8~9.7 kg/667 m2、6.0~7.8 kg/667 m2、4.1~6.0 kg/667 m2、4.1 kg/667 m2以下;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为低、较低、中、较高、高等级时,磷肥(P2O5养分)推荐用量分别是5.3 kg/667 m2以上、4.6~5.3 kg/667 m2、4.2~4.6 kg/667 m2、3.7~4.2 kg/667 m2、3.7 kg/667 m2以上;当土壤速效钾含量为低、较低、中、较高、高等级时,钾肥(K2O养分)推荐用量分别是11.5 kg/667 m2以上、8.0~11.5 kg/667 m2、4.5~8.0 kg/667 m2、1.0~4.5 kg/667 m2、1.0 kg/667 m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