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4篇
  24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2年生"海尔特兹"树莓为试材,研究了红树莓根系一年中保护酶、根系活力、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旨在了解红树莓根系活性物质及内含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波动性较大,一年有4次高峰,第1次高峰在根芽萌动期(3月15日)为42.22U·g~(-1) FW,第2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41.76U·g~(-1)FW,第3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60.20U·g~(-1) FW,第4次高峰在落叶期(11月1日)为51.89U·g~(-1)FW;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一年有2次高峰,第1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48.73U·g~(-1) FW,第2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60.84U·g~(-1)FW;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一年有2次活动高峰,第1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21.37U·g~(-1)FW,第2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24.18U·g~(-1)FW,为全年最高。根系活力一年有3次高峰,第1次在根芽活动期(3月15日)为317.22μg·g~(-1)·h~(-1)全年最高,第2次高峰在现蕾期(6月15日)为261.82μg·g~(-1)·h~(-1),第3次高峰在果实末熟期(10月1日)为311.95μg·g~(-1)·h~(-1)。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一年有4次高峰,第1次高峰在根芽活动期(3月15日)为37.9mg·g~(-1),第2次高峰在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为29.3mg·g~(-1),第3次高峰在果实初熟期(8月1日)为40.5mg·g~(-1),第4次高峰在果实末熟期(10月1日)为37.6mg·g~(-1)。根系淀粉的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根芽活动(3月15日)至初生茎生长期(5月1日)根系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现蕾后(6月15)淀粉含量逐渐上升。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根芽活动(3月15日)开始上升,在根芽出土后(4月15日)达到1个高峰,为4.91mg·g~(-1),随后开始下降,初生茎生长期(5月15日)以后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双季红树莓‘海尔特兹’为试材,采取田间随机取样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时期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以探索红树莓果实成熟期影响叶片早衰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的全N含量分别为22.85、21.74、20.47mg·g~(-1)和21.43、19.26、17.35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中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全氮(N)含量分别为24.50、23.32mg·g~(-1)和20.71、19.12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磷(P)含量分别为1.20、1.13、1.13mg·g~(-1)和1.05、1.01、0.96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镁(Mg)含量分别为9.38、10.01mg·g~(-1)和8.26、7.90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中部叶片果实成熟盛期、末期,全Mg含量分别为10.02、11.54mg·g~(-1)和8.20、8.91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下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全Mg含量分别为10.41、11.06mg·g~(-1)和9.11、9.30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铁(Fe)含量分别为558.41、1 198.22μg·g~(-1)和314.94、454.09μ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下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全Fe含量分别为1 343.82、1 561.57、2 011.20μg·g~(-1)和909.03、1 139.30、1 559.66μg·g~(-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满天星"、"苹果园"、"大官帽"等7个麻核桃品种为试材,对其青果的单果重、横径、纵径、果形指数以及坚果的单果重、横径、纵径、侧径、果形指数、三径均值进行了变异和相关分析,以期为麻核桃种植户、青果采购商在品种选择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青果性状方面,"大官帽"的单果重和横径分别为109.01g和6.01cm,"承德官帽"的纵径为5.79cm,"满天星"的青皮厚度为1.17cm,均高于其它品种;"四座楼"单果重、纵径和青皮厚度的变异幅度分别为29.30g、0.63cm和0.29cm,变异系数分别为9.43%、3.63%和10.43%,"承德官帽"和"白狮子头"果形指数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11和0.11,变异系数分别为3.07%和3.97%,均低于其它品种。在坚果性状方面,"大官帽"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及三径均值分别为33.47g、4.47cm、4.69cm、4.39cm和4.52cm,均高于其它品种;"四座楼"和"苹果园"单果重、纵径及三径均值的变异幅度分别为9.00g、0.43cm、0.55cm和9.00g、0.44cm、0.45cm,变异系数分别为11.26%、3.91%、4.24%和12.09%、3.48%、4.00%,"四座楼"果形指数的变异幅度为0.13,变异系数为4.66%,均低于其它品种。青果和坚果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青果单果重与坚果的单果重和横径呈显著正相关,与坚果的纵径和三径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青果纵径与坚果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坚果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青皮厚度与坚果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红树莓‘海尔特兹’继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质处理下红树莓生根组培苗的形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碳氮代谢,以确立红树莓组培生根苗生长的适宜光质。结果表明:随着R/B(红蓝比)的增加,红树莓生根组培苗的株高由1.514cm逐渐增加到最大值1.638cm,在4R/B(红∶蓝=4∶1)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但与对照W(白光)之间差异不显著,随后株高又随着R/B的增加而减小,在10R/B(红∶蓝=10∶1)处理下表现为最小值0.681cm,显著小于对照W;茎粗则随着R/B的增加由最大值0.101cm逐渐减小到最小值0.076cm,R/4B(红∶蓝=1∶4)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与对照W之间差异显著,10R/B处理下表现为最小值,与对照W之间差异不显著;叶面积、生根率以及根长与茎粗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随着R/B的增加而减小,在R/4B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分别为0.751cm2、0.786、1.369cm,在10R/B处理下表现为最小值,分别为0.211cm2、0.357、0.369cm;SOD及CAT活性均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1.832μg·g~(-1)FW、H_2O_25.902mg·g~(-1)FW)增加到10R/B处理下的最大值(10.953μg·g~(-1)FW、H_2O_246.978mg·g~(-1) FW);POD活性随着R/B的增加先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5.511μg·g~(-1)FW)逐渐增加到4R/B处理下的最大值(20.934μg·g~(-1)FW),随后又随着R/B的增加逐渐减小;MDA含量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7.357nmol·g~(-1)FW)逐渐增加到10R/B处理下的最大值(10.880nmol·g~(-1)FW),极显著高于对照W;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R/B的增加由200.204mg·g~(-1)增加到最大值313.917mg·g~(-1),在R/B处理下表现为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W,随后又随着R/B的增加逐渐减小到最小值154.172mg·g~(-1),显著低于对照W;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小值(16.903mg·g~(-1))增加到10R/B处理下的最大值(33.180mg·g~(-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R/B的增加逐渐由R/4B处理下的最大值(12.507mg·g~(-1))减小到10R/B处理下的最小值(2.147mg·g~(-1))。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云麦53在丽江市的种植表现及其在丽江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及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贮藏等内容,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近年来我国选育出一些板栗新品种,但加工用品种报道较少。1982年在河北省太行山区邢台县浆水镇下店村发现大粒、丰产、黄色栗仁的优良单株,原代号为‘明栗’,母树约100年生,现生长结果正常。经过连续5年观察对比,表现为果实粒大,丰产,栗仁黄色,加工甘栗仁、栗仁罐头时果肉不易褐化,加工性状优于白色栗仁品种,作为加工专用型优良单株入选。经过嫁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多发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因不同年龄、个体和生理机能的差异而呈不同的表现,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该病是目前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导致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季节多集中于产仔旺季。仔猪自出生至断乳期均可发病,在1月龄内发病较多。目前用于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多为抗菌药,由于抗菌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杀灭了致病菌,而且也破坏了机体原有的正常菌群,导致微生态平衡的破坏,进而增加了机体对外源感染的敏感性,同时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切蕾期、不同收获期对郁金香种球质量的影响分析及不同海拔高度对其花茎、花径、花期的影响分析表明:幼苗切除或着色切除及其茎叶全部枯萎时收获,其平均单球重量大,球重12g以上;郁金香的花茎、花径、物侯期随着海拨的升高而加长、增大、延迟。繁殖系数接近或超过3的是夜皇后、贝多、白日梦、圣旦红、阿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