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27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揭示毛红椿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测定了毛红椿6个种源的种子表型、种子品质及其内含物含量等14个指标,研究种子性状的种源差异,并通过主成分法及聚类法对种子性状进行综合评价。除种子长和淀粉含量外,不同种源种子的其他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种子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为6.09%~26.99%,其中种子表型特征变异系数平均值最小(7.93%)。江西宜丰种源的种子千粒重(7.81 g)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发芽率(81.93%)最高。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可溶性糖含量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毛红椿种子的重量与其所含的内含物的含量有关。种子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有3个,其贡献率分别为43.82%、 32.48%、15.01%,累计贡献率达91.31%。聚类分析将6个种源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是江西宜丰种源,为高千粒重、高可溶性糖和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类群;第Ⅱ类群是江西龙南种源;第Ⅲ类为江西茅坪、福建南平、浙江富阳和湖北恩施种源。整体来说,毛红椿种子性状在种源间具有较强的遗传改良潜力,种子表型特征比种子品质和内含...  相似文献   
42.
冷春晖  张露  易敏  孙世武  蒋祥英  赖猛 《核农学报》2020,34(7):1598-1605
为研究湿地松生长及树冠性状与产脂量之间的遗传相关关系及其对产脂量的控制途径,以赣北、赣中和赣南等多种典型立地条件下的28年生湿地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112个湿地松家系进行产脂量、生长及树冠性状全林调查,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枝下高外,产脂量与生长及树冠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正相关关系,遗传相关系数排名前四的性状分别为胸径(R=0.93)、树冠表面积(R=0.83)、冠长(R=0.78)和冠幅(R=0.73);通径分析中,胸径、树高、树冠表面积和冠幅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成为影响产脂量的主导因素,其决定系数贡献率分别为0.557、0.507、0.424和0.240;产脂量与生长、树冠性状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255+0.040x(DBH)+0.004x(HGT)+0.006x(CSA)+0.036x(CW)(F=955.907**, R2=0.559),模型的预估精度为99.64%。本试验结果明确了湿地松生长及树冠性状与产脂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树高、胸径、冠幅和树冠表面积对产脂量影响较大;建立的产脂量多元回归模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实现了对树高、胸径和树冠表面积等性状的快速测定预估产脂量,为湿地松产脂量的科学、准确与高效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羟基酪醇是橄榄油中主要酚类化合物之一,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医药界重视.经研究证实,羟基酪醇是性质温和的化合物,在抗微生物、抗炎、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解毒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药理作用.本文系统地对近年来羟基酪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总结,为羟基酪醇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报道了石蒜(Lycoris radiataHerb.)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和微核等现象。成熟花粉粒具有二核、三核和营养细胞中存在二核等异常现象。减数分裂异常和绒毡层细胞延迟退化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林以种为本,林木种业是林业的命脉和促进林业产业升级的原动力.文章总结了中国林木种业发展现状、成效、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林木种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林木种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对策.70年来,林木种业支撑着中国林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良种基地建设、林木分子育种研究、育种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  相似文献   
46.
为降低粉蕉新品种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提高组培成功率,以粉蕉新品种的健壮吸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培养条件、防褐剂种类浓度及转接方式对其外植体启动和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组培苗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植体启动培养阶段,6-BA浓度为1.0 mg/L时,褐化程度最低,新芽长势较好;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Tm为32℃,转接后前7 d暗培养、后8 d光照培养条件下,防褐化效果最佳;以培养基中添加0.05 g/L活性炭,对继代苗的防褐化效果较好;将继代丛芽分割切好后,先放到无菌水中浸泡1 h,再取出转接到新的继代培养基中,该转接方式的防褐化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7.
由于木材是存在天然缺陷的生物质材料,故木构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已经使用的木结构大都存在开裂、腐朽等损坏现象,其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因此木结构需要进行定期修复。木构件的力学性能随缺陷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通过在缺陷梁受拉区底部粘贴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提高缺陷木梁承载力。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缺陷梁与加固梁的受弯性能与破坏模式,分析缺陷所在不同位置对木梁破坏形态和承载力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受拉区木节对抗弯强度的影响大于受压区木节产生的影响,中性轴处的缺陷导致木梁产生脆性破坏。木梁受拉区有木节时,在底部粘贴CFRP布能很好地起到加固效果,当木梁上部受压区存在缺陷时,破坏由上部缺陷决定,在底部粘贴CFRP布的加固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49.
外源激素浸球对百合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动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GA3、IAA、6-BA溶液分别对百合种球进行植前浸泡处理,观测其对百合发芽、生长、发育和切花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种激素中,以GA3100处理的出苗效果最好且平均花茎数最多;以6-BA 200 mg/kg处理的单株展叶数最多;而IAA 100 mg/kg处理平均花朵数最多且平均株高与花苞长度最长.从切花综合品质看,以IAA100的促进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