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指出了随着经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的增加,区域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使得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直接导致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堰塘作为成都平原独特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更是在净化空气、小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基于Costanza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以四川盆地为生态大区,对当量因子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成都平原堰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系数,并结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规划区域,进行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前后,堰塘生态系统总面积减少24.98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高达370.62亿元。以该量化数据为依据,给出了生态补偿建议,为项目地绿地系统规划、边坡生态防护、人工湿地建设、生态建筑设计等提供了规划设计参数。此外,大尺度的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理论,通过区域生态背景校正,与大型工程项目相结合,为工程项目生态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2.
玉米间作马铃薯及氮肥利用对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间作马铃薯对氮肥的利用及作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间作和单作系统中,施氮肥均能增加玉米和马铃薯植株干物质重量,玉米马铃薯间作结合施氮肥玉米植株生物量最高,比玉米单作不施氮肥生物量增加54.9%;玉米马铃薯间作结合施氮肥的马铃薯生物量高于不施氮肥的马铃薯单作,比马铃薯单作不施氮肥生物量增加12.30%,由此可说明间作方式能促进玉米马铃薯生长发育,能够提高对氮肥资源利用率,与单作相比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3.
通过调查吉林市城区私屠滥宰现象存在的情况,分析产生私屠滥宰现象的原因和危害,提出遏止和打击私屠滥宰现象的有效措施。巩固吉林市"放心肉"工程业已取得的丰硕成果,确保广大市民食用放心、满意、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  相似文献   
24.
肉牛异食癖多由牛舍环境改变、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引发。笔者对肉牛异食癖的病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定量分析华北地区在氮肥施用条件下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玉米的产量效应,旨在明确不同条件下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优化华北地区玉米综合管理措施,发挥氮肥增产效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运用了Meta分析方法将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有关氮肥施用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数据库包括中英文论文62篇,可进行分析的试验数据583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P<0.001;lnR++=0.331 6),平均增产率达到39.32%。影响华北地区氮肥效应的最关键因素为施氮量,其次为种植制度、氮肥种类和灌溉方式。若土壤基础肥力较高应减少氮肥投入;华北地区玉米平均施氮量在161 kg N/hm2左右时增产效应达到最大;采用轮作制度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增产率,其中粮棉轮作下增产率最高,为82.74%,高出玉米连作56.77%;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增产率可达到79.48%;滴灌措施下平均增产率达到42.90%,比传统灌溉高出18.8%。【结论】施氮量和种植制度是施氮对玉米增产效应的重要解释变量。应综合考虑土壤肥力条件,采取...  相似文献   
26.
鸭病毒性肠炎(DVE),又称鸭瘟(DP),大头瘟,是由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水禽的常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种植模式是作物种植的前后茬顺序的概括,反映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物候特征,构建江汉平原地区的耕地物候信息图谱和种植模式谱,并实现该地区主要种植模式的提取。【方法】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支持下,根据农作物种植的先验知识和不同种植模式所表现的物候差异,将植被指数变化过程和耕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差异进行图谱合一的表达,组成包含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耕地物候信息图谱;以江汉平原地区的主要种植模式为例,将关键物候期植被指数的状态进行排列组合,建立植被指数状态到种植模式的信息重映射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作物特有的物候知识进行物候特征挖掘,进行江汉平原地区种植模式谱的构建;进而利用朴素贝叶斯网络融合关键物候期影像和物候知识实现江汉平原种植模式的提取。采用基于知识概率编码的方法,对关键物候期的植被指数状态进行定量表达。【结果】构建了江汉平原地区的种植模式谱,发现江汉平原地区的种植模式谱由8种种植模式构成:春单季、夏单季、春夏双季、夏秋双季、双季稻、经济作物、鱼塘、苗木或撂荒。提出的种植模式谱及基于朴素贝叶斯网络的种植模式提取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出所有种植模式,并具有良好的精...  相似文献   
28.
杨木加工剩余物化学水解制备糠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杨木单板旋切木芯和原木制材锯屑为原料,以液体质子酸为催化剂,采用常压低温酸催化水解法制备糠醛.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糠醛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水解工艺条件是:加料为200 g时、水解反应温度为140~160℃、反应时间为6 h、浓度为8%的硫酸用量为600 ml、氯化钠为140 g、氯化铁10 g,两种原料的糠醛得率分别为4.51%和5.24%.  相似文献   
29.
食品安全数据具有多源、关联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数据的项目、项目的属性以及相链接数目较多,数据内部潜在关系不明晰,需要研究能够进行关系挖掘的可视视图。针对食品安全领域数据分析的实际需求,采用圆环布局、节点链接布局等元素,对数据间的简单关系和层次结构进行展示;结合同心圆布局、散点图、热力图元素和动态过滤以及数据聚类技术,在展示数据节点性质的同时,揭示数据间的潜在关联关系,并综合以上视图提出了一种挖掘数据关系的可视分析图Explore View。应用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数据集,使用立方体隐喻组织数据,二分图定义任务需求,完成可视编码,进行数据关系探索,为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提供预警,定位重点监管对象,为制定新的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基于山东省烟台市苹果种植区42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社会信任因素、农户个体特征、经营现状以及自然环境特征等对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废弃物化内部与外部利用行为具有替代效应,社会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内外部利用行为。综合上述,建议农户根据自身禀赋选择不同的废弃物肥料化合作循环模式,并提出了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村人力资本建设,增加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加大对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补贴与惩罚力度;提高农业经济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规范、引导与补贴力度等对策,以期推动农户废弃物肥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