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竹材碎料复合板模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一种在芯层粉碎料及表层细碎料间各放置一层竹席,热压后再经MF浸渍纸覆膜而成的新型结构板材。这种板子既提高了竹材利用率,改进了单纯竹碎料板较低的力学性能,又有平整、光滑的表面质量。它充分发挥了竹席和竹碎料各自的特性,综合性能良好,各项指标高于混凝土模板的标准要求。最终产品可用作清水混凝土模板。  相似文献   
42.
竹类资源加工及其利用前景无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竹类资源加工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世界有竹类植物50多属、1200多种.中国有40多属、500多种,种植资源竹十分丰富。中国竹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竹林面积达484.26万公顷,(其中经济利用价值较高、集中成片分布的毛竹林面积337.20万公顷):竹林面积占国土面积0.5%,占森林面积2.8%.毛竹产量7.23亿根,篙竹产量4.29亿根.竹材总产量达11.52亿根。竹类植物具有一次造林成功,科学地加以经营,即可年年择伐.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这是所有木本植物都不具有的特点。因此开发利用好竹类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磷酸-复合活化剂法制竹屑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竹屑为原料,用磷酸 复合活化剂(由磷酸添加一种酸性化合物A和一种盐类化合物S)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磷酸 复合活化剂用量、炭活化温度、炭活化时间等对活性炭的得率、灰分和pH值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制备竹屑活性炭工艺条件:磷酸浓度为38°Be′/60℃、添加剂A2%、添加剂S4%(A和S以磷酸质量分数计)、炭活化温度450℃、炭活化时间3h。在此条件下所得活性炭的得率为36%、灰分含量4.8%、pH值4.6。对竹屑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和孔隙性质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屑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500m2/g、比孔容积1.10mL/g、平均孔隙半径1.46nm、焦糖脱色率(A法)120%和亚甲基蓝吸附值225mg/g。  相似文献   
44.
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齐生  孙丰文 《林业科学》1997,33(6):546-554
以国内速生材毛竹和马尾松为原料,应用正交异性复合层板的弯曲理论,对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理论设计和试验验证。系统地研究了压缩率和成型工艺对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热带硬木底板的性能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采用合理的结构和工艺制造的竹木复合板,其综合性能不低于阿必东胶合底板,可作为阿必东胶合板底板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45.
竹结构民宅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材作为结构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化工材料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达到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使得竹结构的环保性能大受质疑。以南京林业大学竹结构民宅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其整体环境性能进行评估,并核算出单一的环境总负荷指标,以期为乡镇民宅结构材料的比选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资源采掘、运输、生产和建造阶段对环境总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30.82%、3.43%、52.17%和13.57%。竹结构部分占整栋民宅环境负荷的43.93%,其中主要化工材料酚醛树脂(PF)胶对总负荷的贡献率仅为14.59%,而所使用的钢材对总负荷的贡献率是PF胶的3.21倍。可见,竹结构民宅的主要环境负荷来自传统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46.
竹重组材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的技术手段,以冷压热固化与热压法两种生产模式的竹重组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竹材表面元素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压法竹重组材表面的C、O及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从C原子结合形式来看,冷压法与热压法相比,冷压法竹重组材CA(-C-C或-C-H)含量增加明显,CB(C-O或C-OH)含量减少明显,CC(C=O)含量减少,CD(O-C=O)变化不大。说明竹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以及抽提物含量等化学组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二类竹重组材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7.
通过单因变量两因素重复试验,以毛竹竹篾和桦木单板为原料,使用酚醛树脂胶黏剂压制竹木复合层积材,分析热压压力及板材密度对竹木复合层积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竹木复合层积材的微观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试验选定因素水平范围内,热压压力和板材密度对竹木复合层积材顺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板材顺纹抗压强度随热压压力的升高先增大而后减小,且各水平间差异显著;不同密度对板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板材的顺纹抗压强度随板材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热压压力与板材密度的交互作用对板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无显著的影响.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热压压力升至一定水平,板材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48.
研究以杉木制材板皮为原料,采用梳解加工法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制板工艺。结果表明,密度为0.6g/cm^3,厚为16mm的杉木积成材,其较佳制造工艺为木束条含水率6%-9%,施胶量8%-9%,热压压力2.0MPa,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49.
采用加压浸渍法将负载型光催化材料--竹炭/TiO2复合体渗入杨木单板中,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纳米TiO2改性杨木单板的胶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涂胶量、热压压力与浸渍压力等因素对材料胶合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给出了制板的最佳工艺条件:热压压力为1.2 MPa,浸渍压力为1.6 MPa,涂胶量250 g/m2.  相似文献   
50.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等14名院士,专家联合建言,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继续鼓励和支持我国竹产品出口。国家林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作出批示: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反应,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广泛支持。经张齐生院士等同意,本刊特将建议书发表,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