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20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WWAVP出版了在17、18两届国际会议上有关《兽医寄生虫学》教学的专题讨论资料,目的是激发针对兽医寄生虫学教学的讨论并提供世界各地目前状况的比较资料。本文作者将澳大利亚四所大学的资料整理拟就此文,以期对我国兽医寄生虫学教育有所启发或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鸡球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球虫疫苗的研究进展张龙现(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张秀根,孙智峰(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200030)北京农业大学林昆华教授指导并提供资料,特此致谢球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畜禽疾病,在美国,养禽业每年因球虫病约损失30亿美...  相似文献   
103.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自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以来,围绕该院建设目标,通过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使该校动物医学专业成为特色突出、成绩显著的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104.
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离心沉淀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郑州市动物园鸟类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对62种鸟类共110份粪便样品进行调查,查出2种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0%,球虫和毛细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8.08%和3.64%。此次调查寄生虫总感染率比2004年降低了40.31%,感染强度也明显降低;与2006年和2007年的感染情况基本一致,表明对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应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05.
猪弓形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具有35个拷贝的重复序列B1基因作为弓形虫种特异的遗传标记,建立诊断弓形虫病特异性的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PCR方法最低能检测到10个弓形虫速殖子DNA,且与寄生于猪体内的6种常见微生物无交叉反应,说明该PCR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动物感染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在试验动物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对取材的7个组织样品用该PCR方法检测,有6个组织样品为阳性,其中扩增结果最清晰的的组织为肺和肝组织.  相似文献   
106.
应用纯种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9头6日龄仔猪,检测了感染前1 d和感染后1,3,6,9,11 d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仔猪感染 I.suis后,白细胞数在感染后1 d开始增多,11 d达最高;红细胞在感染后3 d开始减少,9 d最低,11 d时恢复到感染前水平.血清丙氧酸氨基转移酶活性逐渐升高,感染后11 d时达最高值;天冬氨酸转氨酶感染后6 d升高并达到最高;感染后1 d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11 d最低;血清乳酸脱氢酶、γ-谷氧酰转肽酶、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感染后1 d时白蛋白含量下降,至11 d恢复到正常水平;球蛋白含量持续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血清葡萄糖含量升高但无显著变化.感染后1~3 d时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之后逐渐升高,至11 d时达最高;尿酸在感染后1~3 d升高,之后持续下降,至11d时最低.血清总胆固醇持续降低;甘油三酯在感染后1~9 d升高,11d时恢复到感染前水平.血清K 含量在感染后持续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总蛋白含量,Na',Cl-,Ga2 .Mg2 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7.
对一群3月龄腹泻仔猪以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出了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同时又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了具有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在有大量小球隐孢子虫寄生的肠道区域,其粘膜和粘膜下层存在大量被PCV2感染的细胞。小球隐孢子虫很少为断奶仔猪和生长猪的原发性肠道病原,而小球隐孢子虫和PCV2混合感染表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提高了猪对隐孢子虫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8.
对中国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地区、年龄、品种、经济用途和饲养地点的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情况,阐明了不同地区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以更好地了解十二指肠贾第虫在家兔中的流行情况。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B具有广泛的宿主适应性特征,其宿主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也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9.
为建立一种准确、敏感的羊吕氏泰勒虫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上发表的羊吕氏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KC735166.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筛选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及体系,并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及临床血液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扩增出大小为962 bp的羊吕氏泰勒虫特异性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相关参考序列同源性高达99.4%~99.9%;与绵羊泰勒虫、尤氏泰勒虫、环形泰勒虫、莫氏巴贝斯虫和弓形虫基因组DNA均无交叉反应;DNA最低检测量为29.13 fg·μL~(-1);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76份羊临床血液样品检测结果表明,羊吕氏泰勒虫感染率为77.63%,高于已报道的常规PCR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0.
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吸收剂,依据伊维菌素的理化特性,以高效渗透促进剂氮酮、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α-吡咯烷酮等为赋型剂进行多种溶剂系统组合与筛选,成功研制出含伊维菌素分别为0.5%、1.0%、1.5%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20、4、40℃等条件下,以18%无水乙醇、2%氮酮、50%N,N-二甲基甲酰胺、30%α-吡咯烷酮为溶剂制成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稳定性最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0.5%、1.0%、1.5%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回收率均在90%左右,3个批次的伊维菌素含量在99.23%~108.02%(1个批次1.5%制剂为122.48%除外),1.0%、1.5%制剂的3次测定和平均含水量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