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61.
西藏农区牛主要物质和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主要物质和能量代谢方面揭示高海拔引起牛生产性能低下的问题,利用实地测试取样,对西藏农区14头牛的N平衡、能量物质、主要常量元素、微量元素、FHP、ADE、AME、P沉积、MEm、日增重(ADG)等代谢指标进行了分析.依据我国常规标准,大部分物质代谢值都在正常或较高的范围内,但P的沉积量较少,仅为0.090 1 g/(W0.75·d)±0.075 0 g/(W0.75·d),不及成牛需要量的1/3.FHP按Brouwer方程计算后,发现AME和FHP+EADG(体增重能耗)+ECH4(肠道内气体能)之差较大,平均值273.585 8 kcal/(W0.75·d).结果提示,西藏农区牛对P的摄入严重不足,同时AME-(FHP+EADG+ECH4)差值较大,这部分能量极有可能与高原环境物质无氧酵解或供能分解不完全有关, Brouwer方程对高海拔地区FHP的计算应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62.
西藏农区牛、绵羊体重与年龄拟合曲线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藏农区的母黄牛、黑白花母牛、西门塔尔母牛、茨盖羊、藏系母绵羊和藏系公绵羊进行体尺测定,以年龄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72,0.78,0.68,0.67和0.74。对实测值和估测值之间进行F显著性检验,均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西藏农区家畜的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63.
不同季节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北高寒牧区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以及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它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96.4g、1108.3±157.6g和526.2±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EE)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表观消化率(OM)和CP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量(NDF)和ADF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4.
藏鸡IGF-Ⅰ基因的SNPs检测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PCR-RFLP技术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5'非翻译区(UTR)的2个位点进行了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HinfⅠ和PstⅠ多态现象.测序结果表明,HinfⅠ识别位点发生了A→C突变,PstI识别位点发生了C→T突变,从而在2群体中分别产生了3种基因型,而出现了8种单倍型组合.单倍型组合的X2检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品种对所分析的17个生长发育性状都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性别对6个生长发育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而基因型或单倍型组合对5个生长发育性状(初生重、2周龄体重和胫围、7周龄体斜长以及16周龄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同时,基因型或单倍型组合与品种之间的互作对鸡的部分生长发育性状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基因型CT在鸡初生重和7周龄体斜长上显著(P<0.05)或极显著地(P<0.01)高于基因型CC和TT,而单倍型组合A+T/C+T在鸡初生重、2周龄体重和胫围以及16周龄胫围上显著(P<0.05)或极显著地(P<0.01)高于其它6种单倍型组合.  相似文献   
65.
本文概述了西藏牧业现状,指出西藏牧业的状况尚处于落后的阶段,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加速发展西藏牧业的设想;调整畜种结构(包括品种培育、调整饲料种植面积,农牧民的技能培训),调整牧区畜群结构,建立牛羊育肥基地,建设刈割草地及牧草贮藏基地发展,农、牧有机结合的生态旅游景点等,并提出愿与兄弟单位合作为西藏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愿望。  相似文献   
66.
针对西藏高海拔、缺氧, 家禽品种单一, 生产性能低下, 远不能满足林芝地区市场对禽产品的需求等情况, 揭示高原养禽业孵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为良种禽蛋在高原孵化率低是受蛋源、缺氧、温湿度、存贮等因素的影响, 并提出以种蛋的来源选择、存贮位置和方式、充氧、增加温湿度、消脂等综合措施来提高高原禽蛋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67.
藏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TaqI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猪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原始地方猪种,文中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藏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MC4R)基因TaqI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藏猪MC4R基因TaqI酶切位点优势基因型为11,基因型频率达93.56%,与国内梅山猪、二花脸猪、民猪和金华猪等较接近,与汉普夏、大白、杜洛克等外种猪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68.
克隆了鸡Camk2d基因的部分片段并发现Camk2d基因第15外显子51bp处有一C→T碱基转换的沉默突变,该突变位点具有VspI酶切多态,通过PCR-RFLP技术对我国乌骨鸡、鹿苑鸡、固始鸡、白耳鸡、仙居鸡、斗鸡和大骨鸡等7个不同地方品种鸡进行了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在7个品种中存在3种基因型(CC、CT、TT),χ2检验显示在各品种间基因型存在不同差异。同时在藏鸡,隐性白羽鸡,杂交鸡(藏♂×隐♀)和75%血液藏鸡[藏♂×(藏♂×隐♀)♀]群体中进行了基因-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SNP位点与腹脂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肌肉pH值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9.
高原藏猪现状与保种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藏猪原产于西藏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河谷区和藏东三江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流域中游高山深谷区。我区米林、林芝、工布江达、墨脱、波密、芒康等县为藏猪的活动中心。海拔 2 90 0~ 4 1 0 0米的森林和河谷地带是藏猪的主要活动范围。该地区气候严寒、四季不分明、植被零星、松散、低矮 ,年平均气温为 6.4~ 8.5 0 C ,但昼夜温差大 ,年日照 1 883~ 32 1 9.5小时 ,年降水量为 30 4 .1~ 640mm ,无霜期仅为 1 0 3~ 1 0 2天 ,境内放牧场地宽广、属山地草原草场、灌丛草甸草场和高山矮嵩草草场 ,牧草以禾…  相似文献   
70.
中国藏猪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RFLPs方法,对中国藏猪ES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太湖猪、金华猪、成华猪、内江猪、长白猪、大白猪等中外猪种的ESR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藏猪有3种ESR基因型,ESR等位基因之间的频率较其它猪种均衡,从而证明西藏猪选择压力较小,ESR基因的分布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