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已成为近代发展最快的作物改良技术,也是目前人们密切关注的农业技术。由于转基因作物育种关乎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由此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论,在国家的严格管理下,不断经受各种质疑和考验。总结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特点和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成就,并分析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以使公众能正确的认识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使其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2.
一种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新棉33B和GK-12的PCR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转基因抗虫棉新棉33B和GK-12的Bt基因表达盒的序列,发现它们在Bt基因和Bt基因与终止子连接区的序列存在差异,而在启动子与Bt基因连接区的序列完全一致。基于这种结构上的差异,设计3条特异性引物MG-P1、MG-P2和MG-P3,建立了检测这两个转基因抗虫棉的双重PCR方法。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40个转基因棉花样品,其中,只含有新棉33B的Bt基因结构的样品数为32个;只含有GK-12的Bt基因结构的样品数为6个;同时含有两者结构的样品数为2个。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转cry1Ab+cry1C双价抗虫水稻对二化螟的抗性及其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本研究采用离体水稻组织生测法系统评价了cry1Ab、cry1C、正交cry1Ab+cry1C和反交cry1C+cry1Ab 4种抗虫水稻品系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并用ELISA方法测定了Cry1Ab、Cry1C蛋白在各个抗虫水稻品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二化螟在不同生育期的4种转基因抗虫水稻上取食的叶面积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亲本明恢63。4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在生长前期(苗期、分蘖和拔节期)对二化螟表现极高的杀虫效果,生长后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杀虫效果有所下降。两双价抗虫水稻杀虫效果最好,其次为转cry1Abcry1C水稻。Bt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抗虫水稻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且差异显著;Cry1Ab的蛋白表达量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均显著高于Cry1C。Cry1Ab蛋白在单价抗虫水稻叶片和茎杆中均表现出随生育期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双价抗虫水稻中表现出随生育期逐渐下降的趋势。Cry1C蛋白在单、双价抗虫水稻的叶片组织中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与单价抗虫水稻相比,双价抗虫水稻中的Cry1Ab、Cry1C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降低。因此,双价抗虫水稻不仅能高效防治害虫,还能延缓害虫抗性,在生产上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可望为转Bt基因抗虫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荧光假单胞菌Tn5诱变防病增产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转座子Tn5诱变技术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进行遗传改良,得到的基因工程菌株、在田间试验中防治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tici)取得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这在国内外还是第一次。 近十年来、粮食、经济作物的土传病害发生十分普遍,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小麦全蚀病等重要土传病害.既没有象小麦锈病那样的抗病品种,又缺乏经  相似文献   
45.
本实验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水稻苗期叶片总RNA,对三种常用的RNA纯化方法和改进的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和RT-PCR法检测提取的RNA样品的品质,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RNA纯化方法可有效去除水稻RNA中的DNA污染,电泳条带清晰无降解;OD260/OD280为1.91~1.98,具有较高的纯度;改良方法纯化的RNA逆转录为c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以不同的循环数进行扩增,在反应适宜循环数内检测不到DNA片段污染,说明用改进方法提取的RNA,其质量和纯度可以满足下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
【目的】cry1Aa基因是2011年本实验室在我国棉花商品种子中发现的1种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成分,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结构解析,建立特异性检测方法,对市售棉种进行初测,明确该外源基因在我国棉种中的存在情况。【方法】通过Genome walking、长链PCR分离获得了转cry1Aa基因棉花转化体(定名为NN6转化体,简称NN6)的外源基因整合结构,同时基于插入位点基因组及外源DNA连接区,建立了NN6转化体特异性的定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NN6整合结构主要包括cry1Aa、aad和Npt II基因,插入棉花基因组7号染色体37 169 450位,产生91 bp基因组缺失;所构建的定性PCR检测方法能特异、快速地对棉花单株和种子单粒中NN6转化体的纯/杂合状态进行鉴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限为44拷贝,能满足国内外对转基因标识的需要;对含有cry1Aa基因的3个市售棉种进行检测,其纯合度分别为1.51%,5.21%和21.09%。【结论】本研究解析了NN6的整合结构,并建立特异性检测方法,为我国转基因棉花新品种选育及转基因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7.
用接合转移方法构建杀虫防病荧光假单胞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过改造的含有转座子Tn5的自杀质粒pSUP2021为载体,通过接合转移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 I A(c)片段插入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303菌株染色体组。Southern和Western印迹分析分别证实杀虫基因的导入和杀虫蛋白的表达。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新构建的PT210、PT212等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菌株不仅保持了野生型自然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表现出对小菜蛾和玉米暝  相似文献   
48.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在许多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也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70年代此病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发生,损失严重。近年来,宁夏、山东、甘肃、内蒙、河北等省(区)许多地区又反映小麦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病原种类不清,对小麦全蚀病的为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7—1990年,作者对宁夏和山东等地小麦根腐,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9.
工程菌荧光93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0.
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 car.tritici)是一种典型的、毁灭性的土传根部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冬春麦区发生危害有不断加重之势,部分地区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限制因素。由于没有抗病品种和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急待研究新的控制方法。美、澳等国近年曾在土传病菌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