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肌内脂肪(IMF)含量是影响猪肉风味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重测序方法筛选出影响猪IMF含量的SNP位点,并进一步利用SANGER测序法在硒都黑猪群体中筛选鉴定出猪AOPEP基因rs340610840、rs3470100435、rs34724762003个SNPs位点。通过关联分析发现这3个SNPs位点均与IMF含量显著相关,且3个SNPs位点紧密连锁,所构成的不同单倍型组合也与IMF含量显著相关。通过RNA稳定性分析发现,rs3470100435的C>A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甲硫氨酸,显著影响了AOPEPmRNA质心二级结构,且AOPEP蛋白与AGT、KRR1、LDLRAP1等10个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发现了3个影响猪IMF含量的分子标记,且rs3470100435位点导致AOPEPmRN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AOPEP可能与AGT和LDLRAP1蛋白互作,进而影响IMF性状。  相似文献   
12.
禽类就巢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巢行为是禽类繁衍后代、扩大群体的本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在人工孵化技术先进、讲求高效率的现代养鸡业中,就巢性是影响鸡群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它会引起卵巢和输卵管退化,使产蛋率下降,甚至导致母鸡丧失繁殖力。张征(1997)的观察结果表明,竹丝鸡(即乌骨鸡)有较强的就巢性,并且随着鸡龄的增加,就巢鸡的比例越来越大,就巢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杜金平(1997)对金水乌鸡产蛋性能与就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首次醒抱后停产期平均182d±548d,停产后产蛋期平均为241d±855d,平均产蛋数1562枚±52枚,首次就巢与二次就巢间隔平均为422d±866…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环保畜禽养殖技术,主要对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原理、技术流程、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实现环保养殖、促进农业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了探讨硒都黑猪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构建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试验选取190日龄硒都黑猪167头,测量体重(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腹围(X4)、臀长(X5)、臀宽(X6)、臀围(X7)等各项体尺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硒都黑猪群体中发现猪NARS2基因第9内含子中存在g.101284 C>T突变位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后,与23个胴体和肉质类性状表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NASR2基因g.101284 C>T位点极显著影响猪胴体皮厚(P<0.01),且显著影响猪肉眼肌面积、滴水损失48 h和肌内脂肪含量性状(P<0.05)。CC基因型个体皮厚极显著低于TT基因型个体(P<0.01);CC基因型个体滴水损失48 h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而TT基因型个体胴体眼肌面积显著小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而这4个性状中,除皮厚与眼肌面积性状不存在显著相关外,其他各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滴水损失48 h与肌内脂肪含量性状相关性最高(r2=0.882,P<0.01)。因此,该标记在育种应用中应当结合育种目标合理利用,针对不同主选性状,选留或淘汰不同基因型个体。  相似文献   
18.
选取湖北省某猪场2016年到2017年经产优质黑猪,分别配种2次和3次,比较不同配种次数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不同的配种次数对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仔数影响不大,配种3次母猪的死胎数高于配种2次,且达到显著水平;配种2次母猪的20日龄仔猪数和窝重显著高于配种3次母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对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测。[结果]总产仔数(TNB)、活产仔数(ANB)、初生窝重(LWB)和21日龄窝重(LW21)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1、0.09、0.14和0.05。各性状间(TNB/ANB、TNB/LWB、TNB/LW21、ANB/LWB、ANB/LW21、LWB/LW21)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1、0.76、0.65、0.85、0.59和0.38。[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均已达到或超过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计算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种猪的估计育种值,在进行第5世代选种选配的同时,对品系选育过程进行再评定。[方法]依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育种资料,应用NETPIG猪育种管理软件及SAS软件进行育种值估计及数据分析。[结果]选育各世代留种公猪的综合育种指数呈上升趋势,4世代留种公猪的平均父系指数为107.44,ADG、AGE、BF、NBT、NOBA、CLR和EMA的遗传趋势分别为0.776、-0.704、-0.087、0.115、0.055、0.062和0.027。[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选育过程,在主选性状上所采取的育种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每个世代末有必要用BLUP法对种公猪进行遗传再评定及遗传与表型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