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香蕉叶斑病在华南香蕉产区夏秋生长季节大量发生,严重危害香蕉功能叶片。7.5%氟环唑乳油是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新型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表明,7.5%氟环唑乳油对香蕉尾孢菌的抑菌效果明显,25μg/mL和50μg/mL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1.73%和93.31%。2004--2005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香蕉营养生长期使用7.5%氟环唑乳油1000、750、500、250倍液喷药3次,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为66.25%~84.37%,其中250倍液防效达82.48%~84.3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的防效,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2.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黑星病毒力测定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5%吡唑醚菌酯乳油是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新型杀菌剂,2002年的毒力测定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160μg/mL和320μg/mL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4.46%和98.28%。2003-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用4 000、3 000、2 000倍液施药3次,对香蕉果实黑星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2.58%、86.96%和92.92%,用3 000、2 000、1 000倍液施药3次,对香蕉叶片黑星病防治效果分别78.69%、83.91%和89.4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腈菌唑乳油4 0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3.
阿米西达防治花椰菜霜霉病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霜霉病是花椰菜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在广东主要危害时期是冬春结苞期。2003~2004年进行了新药剂阿米西达防治花椰菜霜霉病大田药效试验和使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花椰菜霜霉病的防效好、使用安全,施药3次后5天,阿米西达833倍的防效达到82.38%,达到快速、有效地控制花椰菜霜霉病和增产增收的目的,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4.
回缩间伐是荔枝密闭园改造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改造后的病害发生情况尚未见有报道。为给荔枝密闭园改造提供病害防控方面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分别于荔枝花穗期、小果期、果实成熟期和冬梢期,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密闭园改造示范园,对4个荔枝品种于密闭园和间伐园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病害危害程度进行了两年的调查。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与密闭园所发生的主要病害在种类上无差异,但各物候期间伐园的平均总病叶率、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总病果率均低于密闭园,其中3个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密闭园和间伐园的病害危害程度均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峰,进入冬梢期时又有所下降;调查还表明对密闭园进行回缩间伐改造有利于荔枝病害管理,改造后果园的病害防治重点时期为花穗期至果实成熟期。  相似文献   
45.
一株侵染柑橘木虱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柑橘木虱虫体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致病性的虫生真菌GZMS-28,本文测定了该菌株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并分析了其rDNA ITS基因序列。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浓度为1.0×108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柑橘木虱成虫7d后,其校正死亡率达到95.7%。菌株GZMS-28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较为一致,其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多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因此将菌株GZMS-28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46.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广东省3个柑橘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黄龙病菌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第一年,3个品种春梢期的黄龙病菌平均含量分别为3.52×10~5、4.76×10~5、1.03×10~5拷贝/g,显著低于相应夏梢期(5.50×10~5、9.48×10~5、2.50×10~5拷贝/g)和秋梢期(5.32×10~5、9.84×10~5、2.59×10~5拷贝/g);夏梢期与秋梢期含量又显著低于相应冬梢期(21.60×10~5、17.65×10~5、6.86×10~5拷贝/g)及果实成熟期(14.57×10~5、16.45×10~5、7.96×10~5拷贝/g);砂糖橘全年黄龙病菌含量与贡柑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柠檬;第二年的数据与第一年类似,但砂糖橘和贡柑在多个生育期的含菌量比上年均显著升高,而柠檬所有生育期菌量均无显著变化。结果显示:柑橘病树内的黄龙病菌含量在春梢期最低,夏梢、秋梢期次之,冬梢期及果实成熟期最高;‘柠檬’相对耐病,体现为含菌量相对较低、增速较慢。  相似文献   
47.
<正>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是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 Adans)多年生宿根植物,原产印度、马来西亚一带,我国台湾省有野生种。其根状肉质茎营养丰富,是集菜用、调味、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于一体的多用途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生姜喜温暖阴湿,在我  相似文献   
48.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约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 000倍、5 000倍、4 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嘧菌酯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性的新型杀菌剂25%嘧菌酯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与应用技术进行探讨。2004~2005年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效果优良,该药剂833倍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39%和85.1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1500倍的防效。25%嘧菌酯悬浮剂使用上推荐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施药浓度为1250~833倍,每隔10 d喷药1次,连喷3次,最好能与其他类型的杀菌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0.
24%应得悬浮剂防治香蕉尾孢菌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4%应得悬乳剂(简称应得)为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生产的三唑类杀菌剂,有效成分为Fenbuconazole,中文通用名唑菌腈。笔者1995年在广东湛江、中山进行了本试验。供试品种为巴西,感病。设7个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1个小区,每小区蕉树7株。处理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