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基于Access数据库技术,以四川省彭州市三界镇畜牧站的文件管理为对象,设计了该畜牧站的Access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管理工作的优越性,为基层畜牧站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从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出发,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内容,提出整合植物类实践课程门类、多样化考核方式、生动化教学形式的教学体系改革,可为提高地方性理工类院校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耕作方式对川芎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探明道地产区川芎栽培环境的质量,为川芎药材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彭州川芎种植区的菜—药、稻—药(翻耕)、稻—药(免耕)和旱地(未种过川芎和蔬菜)种植方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4种耕作方式下的土壤Cd、Pb污染状况和土壤—川芎系统中Cd、Pb的富集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川芎种植土壤未受Pb污染,但存在不同程度的Cd污染。菜—药种植方式下土壤Cd、P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方式,且Pb含量具有随土壤pH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依次为菜—药>免耕>免耕>旱地。川芎根茎和叶片中Cd的含量基本符合WM/T 2—2004标准要求(除菜—药方式外),均表现为菜—药>免耕>免耕>旱地;根茎和叶片中的Pb含量均超标,平均含量分别为6.16 mg/kg和8.63 mg/kg,具有随土壤pH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川芎叶片对Cd、Pb的富集能力上均大于根茎且对Cd的富集大于Pb。  相似文献   
64.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评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手段,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选择物种层次和生态系统层次的8个指标(脊椎动物丰富度指数、特有性指数、濒危性指数、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自然生态系统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自然生态系统濒危性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净第一生产力(NPP)指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值,对该区的县域进行生物多样性现状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康定县、理塘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综合评估指数最高;得荣县、乡城县评估指数最低,甘孜州各县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比较合理。康定县、理塘县自然保护区分布面积最大,分别占该县域面积的44%和27%,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的保护。甘孜县和色达县为综合评估指数较高地区,但自然保护区的分布面积极小,建议增设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65.
基于GIS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RS和GIS为技术支撑,以Quick Bird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资料为基本信息,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林地、耕地、灌木林地、草地、水域、居民用地、公交用地和未利用土地8种景观类型,并从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廊道密度及分维数等角度对研究区景观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斑块面积较小,斑块结构较为复杂;各景观组分中林地、草地面积最大,保持相对完整;耕地和公交用地面积较小,呈零散状分布;景观整体多样性较低,各景观组分的分维数均较低,远离2,而趋于1,表明各景观类型的边界褶皱程度较低,景观整体的边界形状较为简单。并对保护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6.
四川牡丹种实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牡丹作为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为揭示四川牡丹种实性状特征,采用了方差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源地四川牡丹的种实性状差异,以及种实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成熟率、种子质量、种皮厚度和果实长宽比在样地间差异显著,生活力差异不显著。四川牡丹种实性状平均变异系数较大(21.27%),其中种子成熟率平均变异系数最大(41.95%),种皮厚度(23.71%)、种子质量(17.11%)和果实长宽比(14.6%)次之,生活力平均变异系数最小(8.99%);种实性状主要受海拔、土壤速效钾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其中种子成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生活力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种皮厚度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果实长宽比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升高而显著降低,种子质量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种实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和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其中种子成熟率变异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生活力变异随铵态氮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种子质量变异随速效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种皮厚度变异随速效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果实长宽比变异随速效钾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7.
采用快速评估技术,利用野外样线和样方调查资料,分析了九龙县主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探讨了威胁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提出该县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不同采伐强度时毛竹林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赤水河下游选择经营制度、立地条件与林分质量相对一致的毛竹林,分别按重度和生产性采伐毛竹林设置固定样地,调查分析2种采伐强度对毛竹林分质量的影响。[结果]2种采伐强度下,毛竹林平均胸径、平均立竹度、年龄结构、立竹整齐度、立竹均匀度差异显著,生产性采伐林平均年龄、平均胸径、立竹全高、枝下高、秆重、枝叶重分别高出重度采伐林48.27%、19.12%、18.30%、26.35%、45.31%、19.56%,2种采伐强度下毛竹林不同径级与高度段株数、不同年龄的平均胸径与株数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不同采伐强度对毛竹林分质量影响显著,生产性采伐的毛竹林材质量优于重度采伐林,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马尾松林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构建植物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时间效应数学模型,对成都马尾松林地土壤母岩、土壤、活植物体和枯落物的5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As、Hg、Pb、Al与Cd)含量进行分析,并对马尾松林土壤修复进程模拟预测.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吸收土壤5种污染元素的能力较强,尤其是对Pb、Al的吸附,在一定时间内,可使受污土壤达到完全净化态势.  相似文献   
70.
川西地区以山地、高原地貌为主,位处亚热带,且具明显的季风气候,该区复杂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通过对以往研究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笔者获得了川西地区种子植物名录。经过科、属、种的统计分析,笔者得知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共有6704种,隶属211科1151属,植物种类相当丰富;经过优势科、属主要分布区分析及种的地理成分分析,笔者得知该区6704种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21个分布区变型,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并存且以温带成分为主,区系具有过渡性和交叉性,除此以外,该区种子植物区系最显著特点是特有成分众多,其中,新老特有成分并存且以新为主。结合该区地质构造史,笔者得知该区系是一起源古老但同时又较为年轻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区系;经过特有现象分析笔者认为该区是北温带型属的起源与分化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