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依靠科技支撑是推进成都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关键,全面谋划是其首要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论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线图。成都市具备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和条件,但在技术链、产业链和科技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成都市“十二五”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从实用角度为其他省市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2.
汉丰湖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2、2013年季节性监测了汉丰湖水体理化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采用沃伦威德尔模型(Vollenweider)和狄龙模型(Dillon)计算了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总体处于地表水Ⅱ类~Ⅳ类标准,TN 0.76~2.24 mg/L、平均1.41 mg/L,NH3-N 0.17~0.95 mg/L、平均0.41 mg/L,TP 0.010~0.106 mg/L、平均0.069 mg/L,CODMn2.34~14.60 mg/L、平均4.22 mg/L。东河区域水质优于小江干流、南河区域,秋季污染程度最轻;汉丰湖水体营养状态介于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型,其中南河区域的营养程度相对较高;从单个评价因子看,总氮的营养状态最高,持续处于轻度、中度至重度富营养状态。汉丰湖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7 335、109.1和1 643.84 t/a,为达到汉丰湖水功能区划Ⅱ类水的管理目标,总氮、总磷削减率分别为38%和56%。  相似文献   
63.
文章阐述了四川省关于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进行的具体探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完善配套政策、针对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出台具体改革措施、建立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深化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三道河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三道河水库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Ⅰ ~Ⅵ)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8科、13属、21种,其中枝角类5科、9属、14种,优势种为简弧象鼻蟤(Bosminacoregoni)、短尾秀体蟤(Diaphanosomabrachyurum)和透明蟤(Daphniahyalin);桡足类3科、4属、7种,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leuckart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dorrii)。浮游甲壳动物年平均密度为92.6个/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36.9个/L和55.7个/L;平均生物量为1.126mg/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0.737mg/L和0.389mg/L。浮游甲壳动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浮游甲壳动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差异明显,采样点的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为Ⅱ >Ⅵ >Ⅲ >Ⅰ >Ⅳ >Ⅴ。  相似文献   
65.
指出完善科研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是大势所趋,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即: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应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的特殊工资机制。  相似文献   
66.
水库小流域生态修复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点水库生态现状调查分析、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及技术方案的实施,对水库小流域水源涌养林、消落区植被、库尾湿地和水库水体生态修复进行了研究.针对小流域存在的林相结构单一、陡坡种果严重、人工林出现衰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初步实施了退果还林、人工纯林改造、苗圃建设、消落区植被营造、自然湿地恢复、水体污染控制等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67.
水库小流域生态修复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点水库生态现状调查分析、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及技术方案的实施,对水库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消落区植被、库尾湿地和水库水体生态修复进行了研究。针对小流域存在的林相结构单一、陡坡种果严重、人工林出现衰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初步实施了退果还林、人工纯林改造、苗圃建设、消落区植被营造、自然湿地恢复、水体污染控制等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68.
69.
科技创新团队是实现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团队建设已成为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在阐述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院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效,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团队的培养及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论述了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从经费支持、条件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及保障措施、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转基因食品评价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对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的现实动因和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前者包括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存有疑虑、专家决策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以及公众科技民主意识的觉醒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后者包括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科技决策价值理性的彰显和科学高度社会化、体制化,并对我国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机制构建提出了若干建议,以使公众更好地参与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实现转基因食品发展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