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猪圆环病毒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根据GenBank中PCV2和PCV1的基因组序列设计3条引物,并建立了检测PCV2的复合PCR方法。用该方法对河南省7个地市45个猪场的156份样品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病料98份,阳性率63%;阳性猪场38个,阳性率84%,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2.
塞内卡病毒A(SV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能够引起猪特发性水疱病及新生仔猪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原微生物。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多个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可用SVA商品化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上市,本研究拟在实验室前期对SVA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病毒,为体外高通量筛选具有抗SVA活性药物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工具。本研究在pEGFP-C1载体EGFP基因末端引入猪捷申病毒1型的2A基因,构建EGFP-P2A融合基因过度质粒,随后分别设计带有同源臂的克隆引物,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将EGFP-P2A基因插入SVA毒株CH/HeN-2018基因组2A和2B基因间,并经测序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SVA-EGFP。将pSVA-EGFP转染PK-15细胞,盲传至P2代,获得致使感染细胞病变明显、病变时间稳定的重组SVA荧光毒rCH/HeN-2018-EGFP。通过绿色荧光观察、RT-PCR和生长曲线测定,评估了重组毒株rCH/HeN-2018-EGFP和亲本毒株生长特性。并进一步通过药物细胞毒性试验和病毒感染试验对rCH/HeN-2018-EGFP作为潜在抗SVA药物筛选工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rCH/HeN-2018-EGFP与亲本毒株wtCH/HeN-2018和rCH/HeN-2018在PK-15细胞中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且遗传稳定,在P10代能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插入的EGFP-P2A基因没有出现突变现象。抗SVA病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用终浓度20 μmol·L-1的姜黄素和110 μmol·L-1黄芩苷预处理PK-15细胞2 h,通过观察荧光细胞的数量直观判断两种药物均能够抑制rCH/HeN-2018-EGFP在细胞中的复制,其中黄芩苷抑制效果极显著。随后在亲本毒株wtCH/HeN-2018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了黄芩苷对SVA病毒复制抑制的效果。本研究所构建的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SVA毒株能够高效稳定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报告病毒应用于抗SVA药物和蛋白的筛选过程。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CpxAR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调控作用,以鼠伤寒沙门菌的标准菌株JS和构建的cpxR缺失株JSΔcpxR、以及前期研究临床分离的6株鼠伤寒沙门菌和构建的6株cpxR基因缺失株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PCR的方法对菌株的cpxR基因进行扩增鉴定,然后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各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  相似文献   
24.
为鉴定一株鸭源分离菌,并探究其生物信息学特性,本研究分别通过Pacbio Sequel三代测序技术和Illumina NovaSeq二代测序技术对该株鸭源分离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该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通过GTDB基于基因组之间的平均核苷酸相似性及采用infer软件构建120个单拷贝基因序列进化树并对其分类;利用NR数据库比对分离菌全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序列;采用VFDB数据库分析该分离菌相关毒力基因;采用K-B纸片法测定分离菌对21种药物的药敏性试验;采用CARD数据库分析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利用GO、KEGG、COG数据库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功能、信号通路及基因的注释。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由一个环形染色体和一个环形质粒组成,大小分别为2 133 811 bp和37 505 bp,GC含量分别为39.04%和35.03%;通过GTDB分类及NR数据库比对分析显示,该菌为马尿气球菌亚种;VFDB数据库比对发现6种致病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红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多种药物耐药,CARD数据库比对发现6种耐药基因;基因功能分析显示,1 277个基因参...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河南省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的耐药情况,分离、鉴定了河南省不同地区APP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15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tetH、tetG、tetK...  相似文献   
26.
为了培养建设新农村需要的应用型兽医人才,在分析我国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基础上,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经济发展需要的背景下,该文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为例,从改革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一致、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实战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院校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细胞培养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效果,选取2018级动物药学专业的53名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级动物药学专业的50名本科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两组同学均由同一任课教师带教。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绝大多数同学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满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律性,增强课堂趣味性等各方面均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可见:在《细胞培养技术》教学中,采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近年来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的药物敏感性及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204株G.anatis为对象,选取11种抗菌药,用纸片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随后从中随机选取30株进行gyrA、parC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并分析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编码氨基酸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试验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达86.76%以上,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27%和7.35%;99.02%的菌株耐3种以上药物,92.16%的菌株耐6种以上药物,其中有6株对11种药物全部耐药;30株G.anatis全部扩增出parC基因,其中22株扩增出gyrA基因,GyrA亚基存在Ser83→Phe、Asp87→Ala/Tyr/Asn和Asp139→Tyr 3个位点氨基酸置换,ParC亚基存在Thr84→Ile、Glu88→Gly、Ala94→Val和Gly179→Val 4个位点氨基酸置换,敏感菌株不存在氨基酸位点突变,中度敏感菌株发生了3处氨基酸的替换,94.7%的耐药菌株发生了4处及以上氨基酸位点的置换。结果表明,G.an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