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梨不同品种果实发育中钙与钙调素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钙 (Ca)对果实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与果实质地有关的性状中 ,Ca的含量多少及动态更是解明其机理的基础。虽然有一些报道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Ca的含量变化动态[1 .2 ] ,但不同品种之间的对比研究还很少。而另一方面 ,随着钙调素 (CaM)的发现和深入研究 ,Ca2 +不仅是一种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 ,Ca2 +与CaM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作为偶联胞外信号与胞内生理生化反应的第二信使 ,成为植物代谢和发育的调控者[3,4] 。为此 ,有关Ca2 +与CaM的研究就成为当今植物生理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果树生理研究中虽然有一些…  相似文献   
12.
以湘南梨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以减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幅度,降低果实失重率,降低果实及各部位的乙烯释放量,改善梨果贮藏保鲜效果,但不改变各指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贮藏条件下乙烯生成和乙烯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均依次为果心、果肉、果皮,贮藏中后期果皮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果肉和果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缺硼对两种不同砧木纽荷尔脐橙硼、锌、钙、镁和钾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缺硼显著降低了枳壳砧木纽荷尔脐橙体内硼含量而对锌含量影响不大; 相反,缺硼对枳橙砧木脐橙体内硼含量的影响不是很大,而显著降低了其叶片中锌的含量。这可能是缺硼条件下枳壳砧木脐橙容易出现缺硼症状,而枳橙砧木脐橙容易出现缺锌症状的原因之一。与对照相比,缺硼处理的枳壳砧木脐橙叶的钙含量明显增加; 而根的钾含量明显高于枳橙砧木橙根。这些结果与枳壳砧木脐橙对硼更敏感有一定的关系。缺硼对镁含量的影响两种砧木间基本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赣南脐橙园立地条件及种植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赣南18个县的脐橙园立地自然条件和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2.1%的土壤为红壤;85.2%的海拔在100~300m之间;83.5%的坡度在30°以下,其中主要在10°~30°之间,比例达69.3%.另外,赣南脐橙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纽荷尔脐橙,比例达到85%以上;定植时间为2000-2005年的脐橙园比例达到6...  相似文献   
15.
梨果实发育中Ca2+在果肉细胞的定位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用焦锑酸钾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 幸水 梨果实发育中果肉细胞的焦锑酸Ca2+ 定位变化及其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在未受精之前, 果肉细胞内未检测到Ca2+ 沉淀颗粒,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少且染色淡, 细胞质的细胞器数量也少; ( 2) 受精后果肉细胞呈现大量的Ca2+沉淀颗粒,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质体以及叶绿体外膜上, 含Ca2+沉淀颗粒的质体非常膨大, 导管和初期发育的石细胞内也密集分布Ca2+ 沉淀颗粒; ( 3) 受精1 周后果肉细胞的Ca2+移向细胞之间的连接处; ( 4) 生理落果的细胞和导管中Ca2+没有或极少, 但有的细胞内沿液泡膜有Ca2+分布; ( 5) 受精3~ 4 周后, 果肉细胞中很难检测到Ca2+沉淀颗粒, 此状态一直持续到果实采收, 但果实腐烂前Ca2+沉淀颗粒沿果肉细胞 壁两侧出现。就Ca2+ 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及其对酸性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生物炭以其特殊的性质及环境生态效应日益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特别是其在酸性土壤改良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随着中国农业种植方式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一些区域的土壤酸化现象逐渐加重.主要从生物炭的性质及其对酸性土壤改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生物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赣南华盛顿脐橙果实发育中几种矿质营养含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赣南红黄壤的土壤条件导致柑橘树体缺素现象比较普遍,而华盛顿脐橙缺素症状并不明显.本文以赣南华盛顿脐橙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发育中果实不同部位(果皮和果肉)的B、Ca、K、Mg和叶片(越冬老叶和当年春梢叶)的B、Ca、K、Mg、Fe、Mn和Zn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果皮和果肉B含量均于果实膨大期出现显著上升高峰;而对应的Ca含量在幼果期至果实膨大初期相对较高,之后趋明显下降.老叶的B、Ca、Fe和Mn含量均相对稳定,对应春梢叶四者含量均于花后100 d(高温干旱期)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后呈类似的变化趋势;而春梢叶的K、Mg和Zn含量并无此显著下降过程,且老叶的Mg和Zn含量均低于缺乏临界值.  相似文献   
18.
梨果实发育中果肉及种子钙和果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以果实耐贮性和质地有明显差异的‘黄花’和‘湘南’梨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与种子中Ca2 、总钙含量和果肉果胶含量的动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两品种果肉细胞中总钙和Ca2 含量在幼果发育前期较高,以后呈下降趋势,采收时黄花梨果肉中的总钙含量明显高于湘南梨;2)种子中总钙含量远高于果肉,随果实发育而逐渐上升,且黄花梨在7月中旬果实膨大期后上升加快直至采收,而湘南梨则在7月中旬后停止上升;种子中的Ca2 含量在后期均有一个迅速上升峰;3)原果胶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上升,中后期下降,后期黄花梨远低于湘南梨;而水溶性果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两品种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以兴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Blanco cv.Okitsu wase)为材料,对设施内外果实的发育和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可使果实的着色延迟;不同灌溉措施中,适度干旱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高出了1.3个百分点,可滴定酸下降速度也较其他处理快,比对照低了0.07个百分点,而且葡萄糖和果糖在后期有升高的趋势,而其他处理呈降低趋势.喷施处理中,以醋酸钙+赤霉素处理防治浮皮的效果最为明显,浮皮率可控制在5%以下,比对照低10个百分点.根据试验,柑橘设施栽培的果实一般可以延迟1-2个月采收.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琯溪蜜柚花粉授粉对水晶蜜柚的直感效应,以琯溪蜜柚花粉为父本对水晶蜜柚进行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并从授粉后果实坐果率、果实生长速率及果实理化性状三方面研究授粉对水晶蜜柚的直感效应。结果显示:1)人工授粉显著提高了水晶蜜柚的坐果率,坐果率提高了37.80%;2)人工授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增长速率,降低了果实果形指数、果基长度及果基长与果实纵径的比值;3)人工授粉显著改变了果实中心柱形态和中心柱宽度,人工授粉果实中心柱形态为实心,自然授粉果实中心柱形态为空心,人工授粉果实上部、中部和下部中心柱的宽度均小于自然授粉果实同部位中心柱的宽度,上部、中部和下部中心柱的宽度分别降低了34.79%、32.17%、60.77%;4)人工授粉显著降低了水晶蜜柚果实的果基长,授粉果实的果基长为(3.63±0.52)cm,自然授粉果的果基长为(4.71±0.58)cm;5)人工授粉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可食率,可食率提高了18.35%,但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的差异和可滴定酸含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