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23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棉田土壤水分的高光谱定量遥感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棉花大田水分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自主设计的不同土层取样方法,同步获取了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和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数据以及棉花冠层水分含量数据,分析了棉花冠层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基于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水分含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水分含量具有较大差异,棉花冠层对不同土层水分含量的响应程度不同,0~30 cm土层水分含量与棉花冠层含水量的相关性最强,决定系数达到0.58;棉花冠层反射率与土壤水含量在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近红外波段呈正相关;在所有以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的不同变换形式构建的不同土层含水量的PLSR反演模型中,以反射率倒数对数所建的模型对0~30 cm土层和以反射率对数所建模型对0~10 cm土层含水量的预测RPD均达到2.0以上,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余模型的预测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了解决新疆地膜污染问题,为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程度和光照时间的关系,并且经过回归分析拟合出符合其降解规律的降解模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可降解地膜的失重率与光照有很大的关系。降解过程未发现杂物,质量却减轻,说明降解产生了气体,证明了紫外线对地膜具有破坏作用。不同的地膜在降解过程中速率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相同条件下,诱导期为30d的S4#降解最快,随着紫光光照时间的延长,其降解程度为逐步累积降解的过程。[结论]6种可降解地膜在紫外线照射下失重率和光照天数可以基本上看作是正相关的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后找到数据拟合曲线的降解模型可用逻辑斯蒂模型来进行描述,即Y=a/(1+b×e-ct),并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83.
大白菜受精过程及其各阶段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杰  申家恒 《园艺学报》2005,32(5):812-817
 对3个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品种的受精过程及其各阶段持续的时间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 授粉后2~3 h,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2. 授粉后4~8 h, 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3.授粉后8~14 h, 花粉管在子房中生长并通过珠孔进入胚珠。4. 授粉后16 h, 花粉管进入胚囊, 破坏1个助细胞, 并将内含物释放入该助细胞内。5. 授粉后16~18 h, 精核向卵细胞移动并进入卵细胞。授粉后18 h,精核附在卵核的核膜上。6. 授粉后20 h, 精核进入卵细胞核, 精核染色质逐渐松解; 授粉后24 h, 出现雄性核仁。受精卵核内有一明显大的雌性核仁和1个较小的雄性核仁, 此时形成合子。精核染色质在卵核内分散延续的时间长达4 h左右。7. 授粉后32~34 h, 合子进行第1次分裂。大白菜合子静止期8~10 h左右。8.受精前二极核合并成次生核或不合并, 位于卵细胞的合点端。9. 授粉后16~18 h精核向极核或次生核移动。授粉后18 h, 精核附在极核或次生核的核膜上。10. 授粉后20 h, 精核进入1个极核或次生核, 二者进行融合。精核与极核或次生核的融合过程同精核与卵核的融合过程相同, 只是精核与极核或次生核融合速度较快。精核染色质在极核或次生核里分散的时间大约为2 h。11. 授粉后22 h, 形成初生胚乳核, 在分裂前常常看到初生胚乳核内的雌雄性核仁仍未合并。12. 授粉后24 h, 初生胚乳核进行第1次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84.
植物色素高光谱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色素尤其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在生物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色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信息是植被和生态系统中一系列关键特性和过程的一个有价值的指示器.但是,由于传统的植物色素测定方法的制约,对植物色素时间、空间变化信息的获取是有限的.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出现为非破坏性、重复地在一定空间尺度上连续地定量色素浓度成为了可能.本文总结了目前植物色素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分析技术与方法,包括基于单个窄波段反射率、基于多个窄波段反射率的组合(主要是光谱色素指数)、光谱微分技术和辐射传输模型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植物色素高光谱遥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
农业气象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条件的依赖度极高,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态势,必须健全农业气象预警机制,以降低极端气象条件下农户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就农业气象预警对农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当前农业气象预警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6.
随着科技发展,诞生了很多便民的高科技,其中就包括自动气象站,无论是在城市中,还是在一些校园中,都能看到新型自动气象站。新型自动气象站不再只是报道当日的气温,同时还会显示当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新型气象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它在气象预报和灾难防护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简单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目的在于保障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7.
88.
对西南地区的野生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时针对穿山甲在西南地区的中药材市场贸易情况,选取成都、西昌、昆明、普洱、贵阳五市进行重点走访调查,采集到穿山甲甲片样本共37份。从调查情况可知,目前野生穿山甲种群在西南地区数量极少,仅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等地有少量分布。针对穿山甲的保护应从建立保护区、加强执法监管、有针对性的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穿山甲分布地区普通居民认知宣传力度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9.
去除有机质对土壤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彭杰  张杨珠  周清  刘香伶  周卫军 《土壤》2006,38(4):454-458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研究了去除有机质对湖南省几种耕作土壤高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土壤有机质以后,供试土壤的光谱反射曲线形态均有一定的变化,土壤的光谱反射率不管在全波段还是在分波段都有明显的增加;此外,由于有机质是影响和干扰氧化铁光谱特性的一个重要因子,去除土壤有机质以后,几个研究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游离氧化铁、全Fe、无定形氧化铁的相关系数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90.
四种可降解地膜降解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四种可降解地膜降解特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条件下,B-1#的地膜失重率明显大于其他几种地膜的失重率;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可得到:几种可降解地膜的表面和内部结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说明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程度还受其诱导期的影响;在不同土壤的生物降解过程中,X-1#的地膜放出的CO2的累积量远远高于其他几种地膜;说明了X-1#的生物降解速率要高于其他几种可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