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用三批AE(Avian Encephalomyebius)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开产前种鸡,免疫后定期采集种蛋进行孵化,当孵至6日龄时取部分鸡胚,卵黄囊途径接种AEVVR株,进行AE鸡胚易感性试验,剩余鸡胚孵化至出雏后,分别于1,7,14,21日龄肌肉途径攻击AEV VR株,攻毒后观察不同日龄仔代雏鸡AE的保护能力。结果疫苗免疫后2-3个月的种鸡所产种蛋的AE鸡胚易感性试验的保护率达100%,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子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VR株攻毒的保护率亦达100%,免疫后6-7个月种鸡所产种蛋的AEVVR鸡胚易感性试验的保护率达75%-80%,而同期所产种蛋孵 出的子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VR株攻毒的保护率达70%-90%,试验结果表明,AE鸡胚易感性试验的鸡胚保护率与同期雏鸡对AEV VR肌肉途径攻毒的保护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2.
藏药"十三味红花丸"对NDV的抑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10日龄SPF鸡胚,对藏药“十三味红花丸”进行了人工感染NDV的抑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藏药药液(1g/mL)用2倍、4倍和6倍稀释,对鸡胚感染NDV的保护率分别达100%、90%和80%,比NDV强毒对照组分别提高80、70和60个百分点,NDV强毒接种鸡胚囊液NDV血凝效价明显高于NDV强毒+藏药药液鸡胚尿囊液NDV血凝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藏药“十三味红花丸”对NDV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用 3批AE (AvianEncephalomyelitis)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开产前种鸡 ,免疫后定期采集种蛋进行孵化。当孵至 6日龄时取部分鸡胚 ,卵黄囊途径接种AEVVR株 ,进行AE鸡胚易感性试验。剩余鸡胚孵化至出雏后 ,分别于 1 ,7,1 4 ,2 1日龄肌肉注射AEVVR株攻毒。攻毒后观察不同日龄子代雏鸡AE的保护能力。结果疫苗免疫后 2~ 3个月的种鸡所产种蛋胚对AEV保护率达 1 0 0 % ,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子代雏鸡 ,在出雏后 3周内对AEVVR株攻毒的保护率亦达 1 0 0 %。免疫后 6~ 7个月种鸡所产种蛋胚对AEVVR保护率达 75 %~ 80 % ,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子代雏鸡 ,在出雏后 3周内对AEVVR株攻毒的保护率达 70 %~ 90 %。试验结果表明 ,AE鸡胚易感性试验的鸡胚保护率与同期雏鸡对AEVVR肌肉注射攻毒的保护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4.
将自然感染的藏仔猪12头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用阿维菌系注射液治疗,第二组用盐酸左旋咪唑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注射阿维菌素试验藏仔猪用约5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84.6%,10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100%;注射左旋咪唑试验组用药5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83.7%,10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98.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5.
采用传统法、半胚法和全胚法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在同等条件下,均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并伴有少量的上皮细胞,仅有全胚法含有极少量的肝细胞,培养时细胞贴壁和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其产量稍有差异(全胚法>半胚法>传统法)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良种禽蛋大西藏高原的孵化率,弄清良种禽蛋在西藏高原的孵化晚期胚胎死亡的原因、机理,本文对孵化晚期(15~19)天胚胎死亡的鸡胚,进行了详细的剖检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结果发现,其胚胎病变主要特征主要为:心、肝、肺及毛细血管严重淤血心肌细胞、肝灸性,肺泡扩张及坏死。研究结果表明,鸡胚晚期致死主要是由于胚胎期摄入氧不足,为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67.
<正>藏鸡肉、蛋是藏民族喜爱的食品,它们本身的营养特点及可口性可创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养藏鸡已从西藏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自给自足性的副业生产向商品化、专门化生产发展。在西藏政府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下,各地区养藏鸡专业户大批涌现,其规模有大有小,大的饲养量达几万只。因此,针对藏鸡的特点,正确地防控规模化藏鸡生产中疫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当前藏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鸡群疫病的预防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8.
旨在构建牦牛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将其感染牦牛卵泡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了解它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提取牦牛卵泡RNA,以RT-PCR技术扩增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全长序列,而后构建其重组质粒,并以慢病毒包装系统(pVSVG:pMDL:pRev)包装后利用qPCR法测定在293T细胞上的感染滴度,再感染分离培养的牦牛GCs,以qPCR检测GCs中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的表达水平,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GCs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和qPCR分别检测促凋亡基因CASPASE3、BAX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由牦牛卵泡中成功扩增出lncRNA ENSBGRT00000000387.1的全长2 566 bp序列,将其与LV-EF1a-EGFP-2A载体同源区的片段同源重组,经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将之经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和浓缩后,在293T细胞的感染效率达(75.77±0.850)%...  相似文献   
69.
为探究miR-106a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GCs)增殖和激素分泌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分离培养牦牛卵泡GCs,分别转染miR-106a模拟物(miR-106a mimics)和miR-106a抑制剂(miR-106a inhibitors),利用CCK-8法检测GCs细胞增殖,ELISA法分别检测雌二醇(E2)和孕酮(P4)激素分泌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4、48、72和96 h时,miR-106a mimics组和miR-106a inhibitors组牦牛GCs的细胞增殖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与对照组相比,GCs转染48 h时,miR-106a mimics组E2分泌量极显著升高,而miR-106a inhibitors组E2分泌量极显著降低(P<0.01);GCs转染72 h时,miR-106a mimics组和miR-106a inhibitors组E2分泌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GCs转染48 h时,miR-106a mim...  相似文献   
70.
为分析感染水霉菌对巨须裂腹鱼脾脏转录组的影响,探索水霉菌感染巨须裂腹鱼的分子机制,实验随机选取生活在同一水域中的5尾健康和5尾感染水霉菌的巨须裂腹鱼,采用PDA琼脂培养基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巨须裂腹鱼水霉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 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健康和感染水霉菌的巨须裂腹鱼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显示,从巨须裂腹鱼皮肤上分离鉴定得到3株水霉菌;转录组数据显示,健康组和感染水霉病组分别获得46 619 504 条和43 912 876 条数据,与健康组相比,感染水霉菌组共有1 889 个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1 414 个基因上调,475 个基因下调,随机选取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验证,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一致。对健康组和感染水霉菌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发现,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241个功能中,下调基因主要富集于60个功能中,上述基因主要涉及分子功能类、细胞组分类和生物过程类等生理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及排泄系统等。研究表明,感染水霉菌会影响巨须裂腹鱼脾脏组织多种基因的表达量,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巨须裂腹鱼水霉菌的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