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山莓的营养成份及保健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2.
1茬口安排此种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是:芹菜套种苦瓜→育苗→叶菜。芹菜上年1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小畦种植。苦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不同季节结球甘蓝定植时,采用不同的地膜覆盖,研究不同地膜覆盖下,结球甘蓝的定植成活率.在确保结球甘蓝定植成活率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地膜覆盖效果,提出建议:在秋冬季结球甘蓝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地膜覆盖;在春季结球甘蓝栽培过程中使用银黑地膜覆盖;在夏季结球甘蓝栽培过程中使用黑膜覆盖.  相似文献   
24.
莴笋(Lactuca sativa L.)为菊科莴苣属植物,与生菜、油麦菜一起统称为莴苣.莴笋属高度自交作物,有研究认为莴笋的自然杂交率不到3%[1].莴笋花器构造特殊,为舌状花,花较小,柱头包裹在花药里面,1朵花由20多朵舌状小花组成,其花无法在蕾期去雄,只能在开花期进行,花期仅持续2.0~2.5 h.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江西省的农民工群体抽样调查,发现年龄因素和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而婚姻状况、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情况以及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26.
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组织培养快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宜于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法]以川北柴1号茎节为材料,分别以MS和1/2 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分析诱导川北柴1号丛生芽和不定根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在MS培养基中,1.0 mg/L的6-BA,0.5 mg/L的KT,0.2 mg/L的NAA和1.0 mg/L的IAA在显著促进不定芽增殖的同时,还能最大化促进不定芽生长;在1/2 MS培养基中,0.1 mg/L浓度NAA,1.0mg/L浓度IBA和1.0 mg/L浓度IAA对柴胡不定根生长促进作用最佳.[结论]本研究对川北柴1号生产推广制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7.
随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业接轨上海战略的深入实施。平湖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作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决策,为加快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三年来平湖都市型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8.
绵阳地区的莴笋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Lactuca satlva L.var.angustana Irish.)属菊科(Compositae)莴苣属(Lactuca)一、二年生蔬菜。根据莴笋叶片形状可分为尖叶和圆叶两种类型,依茎皮色泽又有白笋(外皮绿白色)、青笋(外皮浅绿)和紫皮(紫绿色)之分。莴笋可四季种植,如果品种搭配合理且栽培措施得当,能做到周年供应.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9.
小麦播期对粒叶比的影响及其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播种期对粒叶比的影响.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时,粒叶比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呈现周期性振荡,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减少.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一定要高的粒叶比,而是要针对具体品种高产优质科学的粒叶比.  相似文献   
30.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差光谱等检测手段研究麦芽酸性磷酸酶经脲变性后的分子构象与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脲(<2 mol/L)微扰了酶的活性部位而使其局部构象发生变化,使酶的荧光强度略有下降,荧光发射峰位红移,酶活力下降.继续增大脲浓度,酶的整体构象被破坏,酶荧光强度增加,发射峰位红移,酶活力仍然呈下降趋势.荧光强度的增加和最大发射峰位的红移是酶变性失活的一个指标,酶活力的变化快于酶分子整体构象的变化,说明麦芽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部位位于柔性较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