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7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虾育苗池内采用通气措施,能大大改善育苗池内的水质条件.增加水中溶氧量,并使幼体及饵料在池内分布均匀、提高成活率。因此,自1959年日本研究成功这种育苗方法以来,一直被普遍采用,并被认为是育苗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2.
深水网箱养鱼(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君卓 《齐鲁渔业》2003,20(6):44-45
9 养殖技术9.1规划 一是各地要根据当地海况和客观条件,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当地的网箱类型,不能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种制宜、因人制宜。二是深水网箱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必须有全新的思路、全新的观念,要控制总量,保护环境,做到“有序”、“有度”,合理布局。 我们建议:海水水质在一、二类,水深>15m,网  相似文献   
43.
养虾方式,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而且涉及到养虾业的发展前途。作者从国内外养虾方式的发展沿革得出:半集约化生态系养虾方式是原始生态系养虾(粗养)方式的上升和发展,是适于我国条件,并可使经济、生态效益同时兼得,又是生态防病的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44.
徐君卓 《海洋渔业》1988,10(6):278-279
<正> 浙江省象山港对虾放流增殖自1986年开始转入生产放流,并列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7年放流了3厘米左右的暂养苗2.248亿尾,超额完成了2亿尾的任务。在放流增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依靠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精心组织实施,放流虾苗的质量和数量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放流后,渔政人员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起到了保证作用,科技人员把好各个阶段的技术关,并基本上掌握了生产性放流虾群在港内的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45.
<正> 汹涌澎湃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潮汐、波浪、海流是人们所熟知的海水运动形式,它们都是水平运动。然而,还有一种不被人们所注意的运动形式,那就是海水的垂直流动。尽管这种流动速度很小,仅为每秒0.00001厘米至0.01厘米,但它的作用却不小,由它引起下层海水与上层海水的交换,对海洋生物资源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其中垂直向上的流动好比海底涌泉,被人们称为“上升流”。来自深海的上升流把海底丰富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光带,使这里的浮游植物得到大量  相似文献   
46.
国内外吸鱼泵研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研制的真空吸鱼泵、离心吸鱼泵、气力吸鱼泵、射流吸鱼泵等概况,着重就美国“ETI”公司生产的SILKSTREAM射流吸鱼泵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供今后研制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47.
自我国改革开放18年来,渔业生产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渔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保持渔业生产持续发展?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课题。作者试就渔业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8.
高效可控水产生态养殖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要点形式简述了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概念与定义、趋势与方向、挑战与弱点、出路与对策、重点与实例等几个内容。  相似文献   
49.
一、改进越冬设施越冬设施一要配套,二要合理使用,方便操作。越冬室、池子、供水、排水、吸污、升温、充气、集卵等设施都要尽可能地考虑周全,根据实际操作予以改进。由于越冬与育苗的温度要求差异较大,而且亲虾一次产卵后需继续强化培育,  相似文献   
50.
兰色农业是当前国内外专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本文作者围绕“兰色农业”的作用和地位、“兰色农业“自身的观念转变等专题作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