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22.
山杨楔天牛在阿勒泰地区2~3年发生一代,主要危害人工杨树林基部和根部,近几年来,对我区平原人工杨树林严重危害,防治困难,文章中介绍了该虫的危害、成灾情况、发生规律、虫情调查方法及防控措施等,为尽快控制其危害,提出了防治建议对我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抗滑结构的应用、锚固技术的应用及减栽、排水等措施的应用去论述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4.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本病以乳汁的理化性改变为主,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不仅影响产奶量、牛乳质量、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严重时还能使奶牛泌乳机能丧失而被淘汰,是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1-3].笔者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东三省部分区域.短梗五加除药食两用外,还可作为城市绿化及观赏植物.目前,短梗五加尚无定型品种,只能采用优良株系的无性繁殖苗和实生苗作为生产用苗,而有性繁殖因种子自然成熟度仅在30%左右,并且后熟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繁育短梗五加苗木在生产中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克服育苗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为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高水平管理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牧民勘探草原生态,为牧场管理提供重要手段。数字牧场将引领牧场快速实现智慧化、定量化、精准化,综述数字牧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数字牧场发展方向,助力数字牧场稳步快速发展。方法 文章通过对数字牧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总结,梳理相关发现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在草原背景信息获取、草原动态监测、家畜信息监测、系统过程分析和决策支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结果 目前我国在草原信息获取和监测等方面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实现了单一技术之间的优势互补,草原的全方位立体监测有助于实现信息的空间全覆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家畜监测方面,实现了家畜的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但相关研究较少,仍处于积累阶段,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为实现草畜生产过程定量调控,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草畜监测与牧场优化管理技术研究,先后建立了多种草畜生产过程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是大势所趋。结论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在畜牧行业的逐步落地应用,畜牧生产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但是目前仍有很多不足,今后要在不断总结中取得突破和进展,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还要保持草原生态功能的最佳状态,促进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草畜一体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7.
辣椒疫病是温室大棚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病传播速度很快,常导致辣椒成片死亡,严重时全棚绝产,给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自身生产实际,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作一介绍。1.病害症状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苗期发病主要为害茎基部,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迅速变为黑褐色、软腐状,病苗发生猝倒,枯萎死亡。成株期叶片感病,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感病,首先在蒂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迅速扩展至整个果实,果实变褐软腐,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探讨了4种色素对玫瑰切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4种色素均能对白色玫瑰切花进行染色,但不同种类色素的染色效果有明显差异。玫瑰对日落黄的适应性最好,其次为亮蓝和果绿,对苋菜红的适应性较差。花瓣染色时间随染色剂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pH值对玫瑰染色效应影响不显著,但适宜的pH值能缩短花瓣染色时间。染色后的玫瑰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57d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秋季生长季中草地早熟禾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密度的分布动态。[方法]采用土钻法在生长季内对草地早熟禾草坪取样,研究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在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变化,以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在秋季生长季中,草地早熟禾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密度的变化规律相同,8月底达到峰值,分别为0.18g/cm2、5.75×10-3g/cm3和114.64cm/cm3。根系各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少趋势。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草坪草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根系分配不同的光合产物。[结论]该研究为认识根系周转规律,C、N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循环、再分配的过程及根系不同时期的吸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影响A型流感病毒样颗粒包装及释放的关键结构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流感病毒样颗粒在病毒学研究和新型疫苗开发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的包装病毒样颗粒的方法来阐明影响流感病毒样颗粒包装及释放的关键结构蛋白。【方法】构建同时表达HA、NA和M1 3个蛋白,同时表达HA和NA两个蛋白以及只表达HA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然后转染293 T细胞,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血凝效价初步判断是否包装并释放出病毒样颗粒,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样颗粒的形态。【结果】表达HA和NA或表达HA、NA和M1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 T细胞后,检测细胞上清血凝价均为24 ;而转染单独表达HA蛋白质粒的细胞上清没有血凝活性。电镜观察表明单独表达HA蛋白没有可见的病毒样颗粒,而表达上述两个或3个蛋白均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结论】本研究采用同时表达多个结构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来研究病毒样颗粒包装及释放的必须蛋白,研究结果表明M1在病毒样颗粒包装及释放过程中是非必须蛋白,而NA和HA蛋白是影响流感病毒样颗粒形成及释放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