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三氯化铁在滇池蓝藻爆发期除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氯化铁为混凝剂,L934正交法安排滇池蓝藻爆发期混凝沉降除藻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水样pH值对蓝藻去除率有很大影响。研究确定了混凝法除藻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法去除蓝藻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32.
6种地形校正方法对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Landsat 5 TM影像,分析6种地形校正方法(Teillet -回归,Cosine,C,SCS,SCS+C和Minnaert)对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Cosine和SCS方法存在校正过度现象,其余4种地形校正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2)6种地形校正方法均可提高TM4,TM5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且RVI,NDVI和SAVI这3种植被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也得到改善;3)与原始影像相比,6种地形校正后的遥感数据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雷竹林生物量估算精度,以Teillet -回归校正后所建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估算模型精度最高,相关系数从0.441提高到0.687,RMSE降低17%左右;4)尽管Cosine校正最大程度地提高了TM4,TM5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但Cosine方法存在校正过度问题,Cosine校正后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精度反而略低于Teillet -回归校正;5)虽然地形校正可提高植被指数与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但所选5种植被指数均未入选雷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的变量,这与雷竹林较高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33.
汶川地震区土壤物理性质与渗透性的坡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汶川县草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震后4种恢复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和渗透性的坡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地震造成的生态破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在坡面分布表现出显著差异.(2)坡面不同部位对自然植物恢复坡面的最大持水量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对有植物长期演替的对照坡面的非毛管持水量有显著的影响,其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3)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入渗率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不一致,但在时间格局上表现出相同的3区段变化趋势,土壤渗透速率与入渗时间呈非线性关系,经拟合表现出对照地块的土壤渗透数学模型的拟合度最高,且随坡面部位下移拟合度越高.(4)同一坡位的渗透性能在不同恢复类型坡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照地块>人工种植>自然恢复>完全裸露,坡位对同一恢复类型土壤渗透率在坡面水平分布上的影响表现为坡上高于坡中和坡下.  相似文献   
34.
西安植物园蜗牛的发生危害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蜗牛种群密度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植被是蜗牛在西安植物园部分园林植物上泛滥成灾的主要因素,也是唯一能够进行人为控制的因素。应用昆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方法,对蜗牛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蜗牛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分布,但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单个个体,而非个体群。  相似文献   
35.
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三大碳库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减缓碳排放上具有巨大贡献(Apps et al.,1999;Dias et al.,2005;白彦锋等,2009):一方面,林产品有一  相似文献   
36.
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IT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从108块毛竹病斑组织中分离获得30株真菌,选择分离频率高的菌株为研究对象,结合ITS-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节菱孢属菌(Arthrinium sp.)、赤霉菌属(Gibberella zeae)和炭角菌属(Xylaria sp.)5个属.经过室内和田间有伤接种致病性测试证实,尖孢镰刀菌、链格孢菌、节菱孢属菌、赤霉病菌和炭角菌属皆具有致病性,其中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性最强,分离相对频率最高,初步推断其为井冈山毛竹主要致病菌类群.  相似文献   
37.
为促进河南地区裸仁籽用南瓜产业发展,2013-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从甘肃武威金苹果公司引进3个裸仁籽用南瓜品种,并在河南地区进行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苹果三星裸仁籽用南瓜品种商品性状最好,最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8.
<正>发展甜樱桃容器大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关配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果树容器大苗虽然有了一些实践探索,但在培育期的整形修剪、根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定植后的综合表现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笔者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与观察,从育苗容器筛选、栽培基质选配、苗期肥水管理与整形修剪等方面对矮化甜樱桃容器大苗培育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9.
毛竹林是重要的碳库之一,准确估算毛竹总初级生产力(GPP)对评估毛竹在碳中和中的贡献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4年安吉通量塔观测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驱动双叶光能利用率DTEC(diffuse-fraction-based two-lea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flux model, DTEC)模型模拟安吉毛竹8 d尺度GPP,估算毛竹GPP,有助了解毛竹林对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不仅考虑光饱和效应,还采用实测叶面积校准的LAI(leaf area index, LAI)产品(LAIi)驱动模型,最后将模拟GPP与实测GPP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DTEC模型在估算毛竹的GPP上精度高于MOD17算法。相比MOD17算法,DTEC的拟合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由1.95 g·C/(m2·d)下降到1.41 g·C/(m2·d),拟合RMSEr(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r)由41.80%下降到30...  相似文献   
40.
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开展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密度提取研究对调控其林分空间结构和功能、提高林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以浙江龙泉市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局部最大值法提取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并与参考株数进行对比分析。改进的局部最大值方法的采样间隔参数对单木位置和株数提取精度起到重要影响。在合适的采样间隔参数下:密和疏两种郁闭度样地单木位置提取总体精度分别为82.10%和80.17%、错分误差分别为24.12%和18.18%、漏分误差分别为17.90%和19.83%;密和疏两种郁闭度样地的监测株数和参考株数都十分相近,相对精度分别为93.77%和98.35%;林分株数密度与总体精度和错分误差呈负相关,与漏分误差呈正相关。改进的局部最大值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提取不同郁闭度的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为智能、快速、准确地提取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