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138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转谷氨酰胺酶对混合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转谷氨酰胺酶(TG)催化大豆分离蛋白(SPI)和肌原纤维蛋白(MPI)的凝胶特性。在超纯水环境中用TG处理SPI,在大于50℃的加热条件下所有SPI组分(除了球蛋白B亚基)都共价结合成大的杂聚物而无法进入分离胶。TG处理MPI后,所有MPI成分[除肌动蛋白(Actin)外],在60~90℃均能交联,并形成有序的高弹性凝胶结构。经TG处理的MPI/SPI混合蛋白,大量SPI使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变为低分子多肽,同时,TG催化MPI与SPI交联在进样端产生1条深色电泳条带(大豆蛋白中除基本亚基外的7S和11S两个亚基)。  相似文献   
7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鸭肉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combinedwithgaschromatgraphy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检测了生鸭肉、烘烤鸭肉、水煮鸭脯肉和鸭腿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共检测到55种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10种、酮类8种、醇类8种、醛类12种、酸类5种、酯类2种、含硫含氮及杂环化合物10种。  相似文献   
73.
正1国外鸡肉加工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动态2013年度,鸡肉加工领域的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热点主要集中在动物福利评价体系对鸡肉品质的影响[1,2]、鸡肉品质形成机制和蛋白凝胶特性[3]、鸡肉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及抑菌技术研究[4~11]、货架期预测模型在鸡肉加工产品中的应用[12]、有害物质残留的快速检测[13]、肉鸡加工设备研发及工艺改善的研究[14~16]等。涉及的主要技术及材料  相似文献   
74.
环境温度对鸡肉宰后僵直过程中ATP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母鸡胸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僵直过程中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以及肌苷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温度处理组的三黄母鸡宰后4 h内胸肉中的ATP含量总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IMP含量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AMP含量先上升再下降,ADP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同环境温度处理对三黄鸡宰后僵直过程中胸肉中的ATP、ADP、AMP和IMP含量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雪山草鸡在成熟过程中持水力相关指标的变化,如pH值、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加压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等.结果显示: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雪山草鸡胸肉的持水力逐渐降低,主要表现为:加压失水率逐渐升高,不易流动水含量显著下降(P<0.05).宰后2h肌肉的pH值迅速下降,持水力较差,加压失水率和蒸煮损失增幅较大,不易流动水含量减少较快;宰后4~8h肌肉pH值略有上升,加压失水率和蒸煮损失趋于平缓,持水力变好.成熟时间与pH值、不易流动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加压失水率呈显著正相关,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能够很好地表征肌肉成熟期间水分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6.
为了充分认识磷脂酶的酶学性质及应用技术,笔者对磷脂酶A1/A2、C、D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77.
以120日龄、体重1.5~1.6 kg的雪山草母鸡为原料,取其胸大肌在4℃条件下排酸成熟,于0.5 h、2.0 h、4.0 h、8.0 h和24.0 h 5个时间点取样,研究其肌节长度和肌纤维直径等微观结构以及剪切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肌纤维直径在宰后2.0~4.0 h显著增大(P<0.05),4.0~8.0 h显著减小(P<0.05),之后变化趋于平缓;肌节长度在宰后0.5~4.0 h显著减小,4.0~8.0 h显著增大(P<0.05),之后变化也趋于平缓;而肌肉剪切力(嫩度指标)则在宰后0.5~2.0 h显著增大(P<0.05),2.0~8.0 h显著减小(P<0.05),之后缓慢减小。雪山草鸡宰后肌肉僵直过程中,肌纤维直径变粗,肌节长度缩短,肌肉剪切力增大。而解僵排酸过程中变化正好相反。三者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此外雪山草鸡在宰后4℃条件下8.0 h肌肉成熟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78.
中国黄牛背最长肌中capn1 mRNA表达与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中国黄牛背最长肌中capn1 mRNA表达与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capn1 mRNA表达量与宰后第3天的牛肉嫩度高度相关(r=0.855).酪蛋白底物酶原分析表明,不同肌肉的μ-calpain潜在酶活性存在很大差异,而m-calpain潜在酶活性差异不大.capn1 mRNA的表达可能是影响牛肉嫩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采用配对试验研究了直接冻结工艺和两阶段冻结工艺所冻结肉样在冻结损失、解冻汁液流失、蒸煮损失、加压失水率、蛋白溶解度、pH值、剪切力和组织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直接冻结工艺冻结的肉在总损失、冻结损失、解冻汁液流失、蒸煮损失和加压失水率方面均显著(P<0.05)小于两阶段冻结工艺冻结的肉。(2)直接冻结工艺冻结的肉肌浆蛋白溶解度极显著高于两阶段冻结工艺冻结的肉(P<0.01),而总蛋白溶解度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都是直接冻结工艺冻结的肉低于两阶段冻结工艺冻结的肉。(3)直接冻结工艺冻结肉的pH值极显著高于两阶段冻结工艺冻结的肉(P<0.01)。(4)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未冻结肉的肌细胞外的空隙明显增大,组织结构弱化。(5)直接冻结工艺冻结的肉比两阶段冻结工艺冻结的肉冰晶分布更均匀,相对来说其冰晶也较小一些,可能与组织结构的弱化有关。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肌肉的组织结构明显弱化,是直接冻结工艺冻结的肌肉保水性弱于两阶段冻结工艺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通过切断两侧迷走神经,瘤网胃的运动和瘤网胃食糜的排放将同时停止。这种现象表明:瘤网胃的运动与网瓣口静止相互协调关系是瘤网胃和前胃的食糜运动的必要条件(Balch,1952)。在瘤网胃食糜排放控制上,网瓣口的规律性放松和相互协调的瘤网胃肌肉收缩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受瘤胃的充满程度和采食饲料的体积控制(Okine等,1996)。然而,普遍认为当反刍动物喂以粗饲料为基础的日粮时,动物将努力去最大限度地填满瘤胃,并且瘤胃的充满程度由饲料的物理特性决定,这些饲料也可决定食糜从瘤网胃的排出(Freer等,1963;Conrad,1966)。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