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死亡为主要特征,磺胺类药物对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他药物无效[1]。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症型、脑膜脑炎型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以高热、气喘、神经症状、关节肿大、皮肤发红、急性死亡等为主要特征[2]。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饲养密度增加,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猪群抵抗力下降等因素的存在,目前猪弓形虫病和链球菌病在猪场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2.
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crp-/gfp+缺失株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crp(cAMP受体蛋白)基因缺失及插入绿荧光蛋白基因gfp后对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疫苗株C500株的毒力及免疫原性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构建以crp基因缺失C500为载体的外源基因-猪霍乱沙门氏菌双价口服疫苗奠定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本文构建了C500株的crp缺失并插入gfp基因的crp-/gfp+缺失株。首先构建含缺失320bp的crp基因并插入gf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与C500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无抗性的crp-/gfp+缺失株,经PCR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在C500的基因组上缺失crp基因并正确插入gfp基因。  相似文献   
93.
为了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减少猪流行性腹泻(PED)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根据PEDV的S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针对PED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特异地检测出PEDV。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2016年河南地区38家发生腹泻的猪场的256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猪场为30家,阳性样本为157份,检出率高于试纸条检测方法。可见,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可用于PEDV感染疑似病例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病学情况,2015—2017年应用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等方法进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的分离与鉴定,从全省规模化猪场有明显萎缩性鼻炎症状猪的1 022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到82株Bb,总分离率为8.0%。其中,有30份组织病料只分离出波氏杆菌,52份共感染病料以S.suis,HPS,E.coli,Pm居多,且鼻拭子分离率低于肺脏组织。说明Bb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十分普遍,且与其他细菌协同感染情况非常普遍,在猪萎缩性鼻炎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河南省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布情况,试验设计16对引物,分别扩增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15个毒力因子,2017年1—12月从河南省猪场采集的各种组织病料148份中分离鉴定出52株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小鼠毒力试验和15个毒力因子的扩增。结果表明,河南省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率较高,分离株均对小鼠有毒力,ompA,traT基因在所有分离株中都含有,其次为fimH,iutA,vat,iroN基因,最少的是usp,kpsMTⅢ基因;分离株含有的毒力基因最多10个,其次为9个,最少的仅含2个。  相似文献   
96.
【目的】副猪格拉菌是引起猪格拉泽氏病的病原,是危害养猪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原之一,该菌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力弱。血清 2 型是中等毒力毒株,近年来临床分离比例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严重。从河南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群分离到副猪格拉菌血清 2 型并进行系列试验,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对副猪格拉菌临床疑似病例猪只无菌采集肺脏、气管、心血等样品,通过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镜检、常规 PCR、豚鼠致病性试验及琼脂扩散药敏试验等方法,对疑似细菌进行形态观察、鉴定、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耐药基因检测、致病性和耐药性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从肺脏样品中分离获得 1 株副猪格拉菌,经鉴定为血清 2 型,该菌株携带 vta1、vta2、vta3、wza、ompP2、nanH、cdtA、cdtB、cdtC、espP2 毒力基因,对豚鼠有较强的致病力。该菌株携带有 aadA1、strA、strB、aphA1、tet(B)、sul2 多个耐药基因,对青霉素 G、卡那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复方新诺明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左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较好,临床用药效果显著。【结论】分离出的副猪格拉菌 2 型菌株毒力较强,且能透过血脑屏障,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研究结果可为副猪格拉菌血清 2 型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制研究以及临床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株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定量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以临床分离菌株(HN201616)与标准株(CVCC261)的细菌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 373个蛋白质,其中显著差异的蛋白质数为395个[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数目按照差异倍数(FC)≥1.5和FC≤0.67,P≤0.05进行相应的筛选],包括上调蛋白质205个,下调蛋白质190个;鉴定出的与抗生素耐药相关的蛋白质主要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外膜蛋白、麦芽糖蛋白、二氢蝶酸合成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丙酮酸激酶、谷氨酰水解酶、ATP-结合盒家族蛋白等。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深入探索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机制,为研发新型抗菌药剂和筛选潜在药物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