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生物炭对有机菜心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生物炭对提升有机菜地土壤保水能力与菜心水分利用的作用,基于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单施有机肥(MC0,110t/hm2)、有机肥+低量生物炭(MC1,110t/hm2+85t/hm2)和有机肥+高量生物炭(MC2,110t/hm2+17t/hm2)对土壤水分动态以及有机栽培菜心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有机菜地表层土壤(0~20cm)含水率,增加0~70cm土壤贮水量,与处理MC0相比,处理MC1和MC2全生育期平均含水率分别提高4.7%和8.6%(P<0.05),0~70cm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12.3%与3.4%。CK处理0~20cm土层含水率变化幅度大(10.5%~31.2%),处理MC1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为15.4%~30.4%。相比处理MC0、MC2和CK,处理MC1可显著促进菜心生长,增加产量,改善菜薹品质。菜心株高、叶片数和叶围面积均以处理MC1为最高,相比处理MC0,处理MC1生物量与产量分别提高36.7%、59.1%,而硝酸盐含量降低20.0%~44.3%。与MC2、MC0和CK相比,处理MC1周年耗水量分别降低3.6%、6.8%和13.7%(P<0.05),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9.8%、75.7%和2264.8%(P<0.05),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5.4%、46.6%和720.1%(P<0.05)。处理MC2与MC0相比,菜心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虽明显增加,但均显著低于处理MC1。研究结果可以为西北旱区有机蔬菜合理制定培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千金鹅耳枥(Carpinus cordata Blume)俗称半拉子,是长白山地区木耳材主要材树种。本文主要项目试验,对该树种育苗、造林等配套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为长白山地区千金鹅耳枥储备林建设提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3.
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菊花试管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徐志刚  崔瑾  谷艾素  郭银生 《园艺学报》2010,37(10):1629-1636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调制光质和光量,研究光谱能量分布对菊花离体培养增殖和生根阶段的影响,以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红光有助于增加株高、节间长,且有利于生根试管苗可溶性糖、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显著提高丛生苗的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生根试管苗游离氨基酸含量;而红蓝黄复合光不仅有利于丛生苗分化和增殖,也利于促生根组培苗色素形成、生长发育及根系活力。与荧光灯相比,红蓝黄复合光质LED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提高增殖系数,培育壮苗和降低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44.
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氮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湛  李银坤  徐志刚  郭文忠  马丽  杨子强 《土壤》2019,51(5):835-842
生物质炭因其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质施入到农田中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及促进作物生长,已经成为农业减排和土壤微生态系统生物氮素地球化学循环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质炭作为土壤的外来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土壤氮素的周转过程中,进而对土壤中氮素的存在状态和供应能力等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后,氮素循环的变化及响应机制,重点分析了生物质炭施入农田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后由土壤微生物驱动的固氮反应、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及反硝化反应等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响应及相关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生物质炭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5.
组培封口材料透气率的测定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培容器封口材料的透气率对组培微环境和组培苗具有重要影响。它是合理评价和正确选用封口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组培微环境间接自动化和精准化调控的基础数据。该研究针对国外关于透气率算法和测定研究中的问题,依据严密数学过程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并建立透气率算法,研制与算法相适应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测定并计算了透气纸、4层硫酸纸和低密度聚乙烯膜的透气率,分别为1.551次·h-1,0.408次·h-1和0.302次·h-1。  相似文献   
46.
鸡腿菇覆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是栽培鸡腿菇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时菌种棒既有竖式也有横式,到底以哪一种方式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过磷酸钙、石灰各1%,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装入17×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400g。灭菌、接种后置培养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4℃左右,约30天菌丝长至袋底。然后脱袋埋土,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栽培,4月底大棚上覆盖遮阳网。试验设二个处理,以不同的覆土方式为处理,每(?)理3次重复,每小区30袋。二个处理为:Ⅰ菌种棒竖式覆土;Ⅱ菌种棒横式埋土。 2 试验经过 1996年2月10日接种,3月12日发菌至袋底,3月15日脱袋覆土进行出菇管理。竖式栽培4月1日开始有原基形成,4月8日开始采收。横式栽培4月6日开始产生原基,4月13日开始采收。由于后期气温较高,至5月29日采收结束。 3 试验结果 ①竖式覆土比横式覆土出菇提前5天。②平均每袋产菇470g,生物效率117.5%;横式覆土处理平均袋产360g,生物效率90%。竖式覆土处理比横式覆土处理增产30.6%(表1)。  相似文献   
47.
<正>"新杨黑"蛋鸡黑羽、黑脚、五趾,体型漂亮;"新杨黑"产蛋率高,72周龄产蛋290多个,高峰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可维持1个月以上;"新杨黑"鸡蛋蛋重小,平均蛋重不足50 g;"新杨黑"蛋鸡蛋品质好,72周龄平均蛋壳强度3.8 kg/cm2以上,长途运输鸡蛋破碎率低。本文总结了"新杨黑"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为充分发挥"新杨黑"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场经济利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实践表明,经PBO喷施的桃树产量高、果实质量好、果树结果寿命长、经济效益高。为大力推广其应用,笔者介绍了PBO的使用优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9.
不同光质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荧光灯为对照,采用LED调制光质和光量,研究不同光质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影响显著,下胚轴长、子叶面积、植株鲜质量及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红光与红蓝光组合处理下,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考虑认为应用红光照射有利于萝卜芽苗菜生长,提高产量,改善部分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0.
<正>"新杨黑"蛋鸡是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2011年培育起来的小型粉壳蛋鸡。该品种产蛋率高,抗病力强,蛋品质好,深受全国各地饲养者的喜爱。本文总结了"新杨黑"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为进一步提高"新杨黑"蛋鸡的生产性能、保障鸡蛋品质提供参考。1生物安全工作是"新杨黑"蛋鸡生产成功的关键育成鸡免疫器官发育已经基本完成,鸡死亡率低,而此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