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根据流域不同特征,构建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浐灞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由生态结构与功能、水文特征、水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5个方面要素,11个单项指标组成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影响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影响浐灞河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河流水质污染。浐灞河上中游区域和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度分别为0.803 7和0.760 9,可知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游城市段为临界状态。【结论】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结构与功能欠缺,下游区域受水文特征和水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是浐灞河进行流域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宁南黄土高原坡面土壤侵蚀与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南黄土高原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土壤侵蚀峰值均出现在6月,6月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平均可达全年的29.42% 、39.95%.土壤侵蚀量以农作利用方式最高,在14°30″下土壤侵蚀量是9°的4.05倍,自然荒坡土壤侵蚀量最低,只有农地利用模式的34.41%.相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量表现为农地>苜蓿+沙打旺>小冠花>自然荒坡,但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变化特征不一致.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有次降雨量、雨强、降雨动能和降雨侵蚀力.各因子年间呈波形变动,以雨强和降雨侵蚀力变异幅度最大,可达35.79%~75.86%,次降雨量和降雨动能变异较小,只有25.72%~31.24%.降雨侵蚀力(R)呈单峰型分布,R(EI30)可以描述区域降雨侵蚀特征.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侵蚀力和径流量、泥沙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而径流量和泥沙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3.
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伏草隆为模板分子,在金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制备对伏草隆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膜,利用门效应原理对伏草隆进行测定。采用电化学手段对分子印迹膜进行表征,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并且考察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结果发现:传感器对伏草隆具有很好的特异识别能力,在试验的最优条件下,伏草隆浓度在5×10-9~2×10-7 mol/L范围内与电流的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达到1.7×10-9 mol/L。该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103.0%~105.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4.
咖啡及其制品中咖啡因HPLC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前处理方法分别对5个样品进行处理,并对HPLC测定咖啡因含量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了3种准确、快速、安全的适宜不同样品的咖啡因提取测定方法,其中三氯甲烷超声萃取法效果最佳。该方法测定FAPAS对照样品的咖啡因,其含量为395.47 mg/kg,相对误差为0.9%,回收率达100.97%。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精密度及准确度高、测定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35.
古树名木是城市园林绿地中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意象,既是"活文物",更是"时空坐标",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文中在梳理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要求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的困境,包括空间用地矛盾突出、法制体系有待完善、规范管理有待加强、信息化水平亟需提升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形势、建设特点和古树名木保护趋势,从资源数据"建档案"、空间管控"立规矩"、资源保护"划重点"、价值塑造"巧融合"、系统管理"数智化"5个方面提出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6.
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常用加工因子(Processing Factors,PF)来表示。加工不仅可以改善果蔬的食用特性,还对果蔬中农药残留具有重要影响。果蔬在食用前通常经历加工处理有清洗、去皮、烹饪等,某些农产品还会通过腌制、脱水等处理以改善保藏时间和食品风味。本文以常用的家庭处理为出发点,综述了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为确定合适的家庭处理方法提供参考,为膳食暴露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食品中农药残留量,以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的分析,提出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所需要的各项功能模块及运行管理的流程。该系统的开发使用,能够实现全院大型仪器网络共享,方便与其它网络系统链接,极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8.
为明确四川盆地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利用26个抗白粉病单基因(Pm)鉴别品种(系),对2014-2016年分离自四川省盆地内不同地区的189个小麦白粉病菌株进行了毒性测定,获得183个毒性类型,分别对6~21个Pm基因具有毒性,其中97.27%的类型仅出现一次,盆地西部和盆地东部病菌群体共有毒性类型有3种。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 Pm21的毒力频率为0,对 Pm1c Pm12 Pm16 Pm24的毒力频率低于20%,而对 Pm1a Pm2 Pm3b Pm3c Pm3e Pm3f Pm4a Pm4b Pm5a Pm6 Pm7 Pm8 Pm19 Pm30的毒力频率高于60%;病菌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信息指数和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是0.301 4、0.460 1和96.15%;盆地西部病菌群体的毒性多态性高于盆地东部群体。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道引发的水体黑臭问题。【方法】在西安市某河道湿地内构建一封闭试验场,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消除河道黑臭底泥和改善水质,为后续水生植物的修复和水质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结果】经过3个月试验后,试验场内水体中CODCr、NH4+-N、TN、TP质量浓度基本可维持在22.0、5.0、11.5、1.7 mg/L左右,底泥的厚度减少50%左右,底泥颜色从黑色变成土黄色,底泥的生化降解能力增强。【结论】采用Ⅰ型和Ⅱ型固定化微生物协同技术可有效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相似文献   
40.
徐志三 《农技服务》2010,27(8):1013-1013
介绍了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与危害,总结了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