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乌拉苔草湿地生长季节内土壤CO2和CO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的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释放CO2,并消耗CO。化学反应CO H2O→CO2 H2对于CO2和CO的动态变化起主要作用,CO2和CO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温度对CO2和CO体积分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向日葵叶片在盛花期的蒸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不同叶位的蒸腾作用明显不同。最高峰出现在中上部位叶片。最大值是12叶位,为23.44μE(H2O).m^-2.s^-1。一天中最高峰时间在12:30,不同叶位的蒸腾速度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环境因子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不是单一的直接作用。并且每种因子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在日变化中明显不同。早8:30光量子通量密度和叶片温度与蒸腾作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在早8:30和上午10:30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时间均呈不显著正相关。在上午10:30和14:30时。光量子通量密度与蒸腾作用呈负相关。中午12:30和晚上18:30呈不显著正相关;叶片温度在上午10:30与蒸腾作用呈负相关外,其他时间均呈不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区沟谷沼泽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氮素、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在时空变化中,表层最高,且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为2.57;C层最小,最小值出现在7月份,为0.3;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表层最高出现在6月份,为1.35;B层最小,最低点出现在6月份,为0.18,土壤蛋白酶活性在时空变化中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最高值是6月份B层,为8.5;最低点是C层的5月,为0.9;与氮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土壤脲酶在8月份最大,为0.91,B层最大为0.76;土壤纤维素酶在5月份最大,为0.41;C层最大,为0.52;土壤蛋白酶在4月份最大,为0.83;A层最大,为0.67,均不呈显著相关。与微生物相关结果为:土壤脲酶与8月份微生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蛋白酶与B层的细菌呈显著的正相关;脲酶与7、8月份的放线菌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本文揭示了土壤不同酶活性受制于不同的微生物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研铭  徐惠风  王曼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26-16828
[目的]研究四季海棠(Begoniasemperflorenshybr)幼苗在汞、阿特拉津溶液及不同水质中的生长状况。[方法]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汞和有机污染物阿特拉津以及自来水、蒸馏水、湖水(吉林农业大学湖中的水)对四季海棠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汞溶液对四季海棠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毒害越重;阿特拉津对四季海棠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但生存的海棠生长性状已不健康,不具有观赏价值。四季海棠在自来水、蒸馏水、湖水中的生长状况以湖水较好,说明四季海棠可以适应水生环境的驯化。[结论]为汞在园林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区沟谷沼泽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氮素、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在时空变化中,表层最高,且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为2.57;C层最小,最小值出现在7月份,为0.3;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表层最高出现在6月份,为1.35;B层最小,最低点出现在6月份,为0.18,土壤蛋白酶活性在时空变化中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最高值是6月份B层,为8.5;最低点是C层的5月,为0.9;与氮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土壤脲酶在8月份最大,为0.91,B层最大为0.76;土壤纤维素酶在5月份最大,为0.41;C层最大,为0.52;土壤蛋白酶在4月份最大,为0.83;A层最大,为0.67,均不呈显著相关.与微生物相关结果为:土壤脲酶与8月份微生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蛋白酶与B层的细菌呈显著的正相关;脲酶与7、8月份的放线菌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本文揭示了土壤不同酶活性受制于不同的微生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松嫩平原盐渍土地下水逐年减少的生态问题,节水灌溉水稻对效益的影响是目前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关键技术。我们为了减少模拟和大田的差异,直接采用大田试验,通过在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不同生育期进行节水处理和跟踪测定以及成熟期的产量测定。结果表明,分蘖期水分利用率最高为0.378 kg/m3,产量最高10 548.6 kg/hm2;抽穗期节水量最高节水1 950.6 m/hm2;不同时期节水共477.67 m3;分蘖期的籽实产量最高,高于CK28.06%;渗漏量返青期和分蘖期比CK减少17.28%,抽穗期和灌浆期比CK减少18.52%,田间耗水量最小的处理2渗漏量占耗水总量的71.04%;分蘖期节水效益最高为14 676.48元/hm2;节水增产高效率期在分蘖期。对提高盐渍土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节源增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培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浓度铅胁迫下金盏银盘生物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铅对金盏银盘生长有促进、高浓度有抑制作用;低浓度铅处理(Pb2+≤20 mg/L)对叶绿素合成有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而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浓度最终均引起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在铅胁迫处理2~8 d内,各浓度处理脯氨酸含量都高于对照,在处理10~12 d内,低浓度铅处理(Pb2+≤10 mg/L)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不规律;在铅胁迫12 d内,丙二醛含量基本均随着铅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均高于对照,随时间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铅处理8 d内,POD活性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在处理8 d后,基本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铅胁迫对SOD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各铅浓度处理在相同处理时间对SOD活性的抑制无明显的规律。POD活性波动较大,而SOD活性最终都会增加。  相似文献   
18.
徐惠风  冯政东 《吉林农业》2012,(12):221-22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已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Atrazine)溶液、Hg溶液以及自来水、蒸馏水、湖水对矮牵牛(Petunia hybride)再生苗(祛花,只留两片叶)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矮牵牛再生苗对低浓度的阿特拉津有一定抗性,高浓度下萎蔫甚至死亡;而汞溶液对矮牵牛再生苗的毒害较大,而且也是随着浓度的增加毒害增大;在湖水、自来水、和蒸馏水中培养的苗生长良好.说明矮牵牛对有机污染物没有抗性,对重金属汞低浓度有些抗性,得出了矮牵牛可以作为指示性植物,也可以应用在水体景观中.  相似文献   
20.
实验主要研究了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不同季节在不同土壤剖面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剖面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最少的是放线菌;细菌数量在表层和A层土壤中随着季节(6~9月份)变化不断增加,B层和C层771份较低,从8月份开始上升直到9月份;放线菌在不同的剖面变化较大,在C层仅9月份有,数量极少;真菌在不同剖面变化一致,随着季节变化(6~9月份)不断增加。研究表明: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该湿地本身特有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