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前,水草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滩涂深水水草难以收割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草水下收割台。为了研究割台水下作业时内部水流与水草的流动规律,应用Fluent软件中的Eulerian多相流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进行液固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的搅龙转速、搅龙螺旋叶片圈数、搅龙滚筒直径参数影响下割台体内水流与水草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搅龙转速为90r/min,两侧螺旋叶片分别为3片、螺距360mm、搅龙滚筒直径为200mm时,水草收割台的水流流场与水草流动更为稳定、流畅,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割台内流体的运动过程,为割台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都市农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已久,但在我国发展较晚。全国各地根据自身特点不同,发展都市农业的侧重点也不同。本文阐述了都市农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特点和在我国发展的情况。并调查得出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和妇女在都市型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玉米dbf1 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编码产物与DIP1蛋白相结合,调控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响应基因rab17 的表达,从而提高耐旱性。以B73的dbf1 基因组序列为模板,对104个玉米自交系的dbf1 基因进行测序,研究玉米dbf1 基因的序列多态性。多态性分析表明,在全长为2 118 bp的序列中共发现48个SNP和12个InDel。尽管大部分变异位点集中在非编码区,但编码区的1个InDel和3个非同义突变位点的变异可以产生氨基酸序列改变。玉米dbf1 基因的全长序列和编码区序列的变异位点可以分别将该基因划分成33和11种单倍型,并且编码7种蛋白质。在供试材料中,dbf1 基因至少经历了9次重组,中性检测表明,该基因的进化没有偏离中性选择。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施用对花生各器官肥料氮吸收利用以及氮肥残留和损失情况的影响。水分设置为正常供水(WW,75%~80%田间持水量)、花针期轻度干旱胁迫(FD,55%~60%田间持水量)和结荚期轻度干旱胁迫(PD,55%~60%田间持水量)3个条件,氮肥水平设置为不施氮(LN)、中氮(MN, 90 kg hm–2)、高氮(HN, 180 kg hm–2)。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条件相比,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均降低了花生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且花针期干旱胁迫的降低幅度大于结荚期干旱胁迫。花生籽仁的氮素积累量占全株氮素积累量的68.42%~77.67%。与WWMN处理相比, FDMN处理下花生各器官氮肥吸收比例(Ndff, the percentage of N derived from 15N fertilizer)和15N积累量显著提高,且促进了氮素向籽仁的转运,PDMN处理下籽仁15  相似文献   
35.
超声波—酶法提取海带多糖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超声波—酶法提取海带多糖的最佳条件、海带多糖及其化学改性物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海带的深加工和海带多糖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应用化学改性法得到氧化降解多糖和乙酰化海带多糖;皿内抑菌试验研究海带多糖及其改性物对3种霉菌和5种食源性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酶法提取海带多糖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值4.5、酶解时间75 min、加酶质量分数2.25%(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2︰1,m/m),所得海带多糖提取率为8.64%。海带多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抑制志贺氏菌;与海带多糖相比,改性后的多糖对几种供试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且对志贺氏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带多糖及其2种改性产物对青霉、根霉、黑曲霉3种霉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6.
在饲养过程中对鸡各时期的体重控制有很多种方式,但效果不一样。种鸡在适宜的环境下体重达标,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第1步。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耐盐性差异和筛选培育耐盐性品种,发展盐碱地花生生产,设置0%和0.3%(W/W)盐胁迫浓度处理,采用盆栽试验,对近年来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30个花生品种的出苗率、出苗速率、第一对侧枝长、植株高度和干质量等指标调查研究,通过聚类和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花生品种其耐盐性划分为5种类型,即: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间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花生品种耐盐性预测方程,F=2.694RPH+1.34RPW+2.539REV-3.353(R2=0.958);确立了相对株高、相对植株干质量和相对出苗速率,可作为花生品种耐盐性鉴选的主要指标,其中相对株高对品种耐盐性的直接影响较大。花生品种粒型大小与其耐盐性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14。花生品种耐盐性与其粒型大小呈极显著相关,可将品种相对株高、相对植株干质量和相对出苗速率等作为其耐盐性鉴选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8.
基于QTL定位分析策略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一般配合力(GCA)是评价亲本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研究GCA的遗传基础及GCA相关QTL(QTLGCA)定位的可行性,为杂交育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双亲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为被测系、若干个随机选择的纯系为测验系的NCII交配设计以及QTL定位策略,系统研究GCA的遗传组成、影响QTLGCA定位的因素以及QTLGCA与性状本身QTL之间的关系。【结果】若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RIL的GCA以及QTLGCA定位均与控制性状本身基因位点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测验系等位基因的频率有关;若性状受2对加/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则GCA估计及QTLGCA定位均与基因间是否连锁无关,其影响因素与性状受一个基因控制时相同;若性状受2对互作基因控制,GCA及QTLGCA定位均与测验系等位基因频率和性状本身QTL的主效应以及基因间互作效应有关,此外,GCA效应估计还与基因间是否连锁有关。【结论】无论是GCA效应估计还是QTLGCA定位,测验系等位基因频率和性状本身QTL效应大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QTLGCA与性状本身QTL的差异还取决于性状的遗传结构以及QTL定位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旱、盐及旱盐双重胁迫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通过16S rRNA基 因测序技术,研究了花生开花期干旱、盐胁迫及旱盐双重胁迫下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花 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均以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未分类菌目(norank_p__Sac⁃ charibacteria)、蓝藻纲(Cyan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和β-变形菌纲 (Betaproteobacteria)7个优势菌纲为主。干旱和盐胁迫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α-变形菌纲和蓝藻纲的含量,且对蓝 藻纲的诱导效果较显著,推测蓝藻纲在提高花生胁迫耐受性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非生物胁迫影响根际土壤微域环 境,对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调控作用。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改良土壤微域环境,是提高植物胁迫耐受 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和优化氮肥施用量,设置膜下滴灌氮肥分期追施试验,探究氮肥运筹对花生光合生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肥施用量下,分期追施可提高生育后期花生叶片的SPAD、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施氮量108 kg·hm~(-2)处理产量最高,72 kg·hm~(-2)处理产量最低。产量与净光合速率、SPAD、叶面积指数间均呈线性正相关,生育前期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的相关性高于生育后期,但生育后期SPAD值、叶面积指数与产量间的相关性高于生育前期。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SPAD和前期保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是氮肥分期追施增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花生肥料减施、提质增效和实现水肥供需同步配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