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江苏沿海地区常年种植棉花170khm2,以棉旱粮夹作为主,大多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棉铃虫是该区棉花上的一大主要害虫,九十年代以来,发生量逐年加重,尤其是1995、1996、1997年,达到偏重至特大发生程度。为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已探索出...  相似文献   
112.
性诱剂对主害代棉铃虫的诱杀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性诱剂诱杀江苏沿海地区三、四代棉铃虫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每 0 .1 3 4公顷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的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应比较 ,前者所诱雄蛾量增加 3 6.3 1 %~ 45 .5 9%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4 %~ 44 .75 % ,田间落卵量降低 9.90 %~ 1 5 .0 5 % ,幼虫量减少 7.69%~ 1 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室内的性比试验证实 ,棉铃虫雌蛾的产卵量与群体中雌蛾的性比比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3.
非靶标害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虫量消长动态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于2000-2001年采用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将江苏沿海地区种植的常规棉品种苏棉9号与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间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虫量消长动态及原因。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其非靶标害虫没有抗性,转Bt基因棉上的虫量接近甚至略高于常规棉品种,两个棉花品种间部分害虫虫量的差异还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4.
捕食性蝽类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消长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常规棉品种为对照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抗虫棉田内捕食性蝽类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分析 ,明确了小花蝽、大眼蝉长蝽和华姬猎蝽为当地棉田蝽类的优势种群 ,其中小花蝽占种群比例的 5 6 .0 0 %~76 .19% ;两类棉田内三种捕食性蝽的分布数量均表现为小花蝽 >大眼蝉长蝽 >华姬猎蝽 ;但田间每种捕食性蝽各自所占蝽类总量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 ,Bt棉田的小花蝽比常规棉田少 2 2 .34个百分点 ,大眼蝉长蝽和华姬猎蝽分别比常规棉田高 5 .95个和 16 .39个百分点 ;在虫量方面 ,与常规棉田比较 ,Bt棉田的小花蝽、大眼蝉长蝽、华姬猎蝽和捕食性蝽类总量分别比常规棉田增加 81.2 5 %、2 2 5 .0 0 %、90 0 .0 0 %和 14 7.6 2 % ,经t检验 ,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5.
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洋试验场基本情况、特色、主要科研成果、新形势、新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发展体会等方面阐述了南洋试验场的发展情况,介绍南洋试验场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及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同时,立足南洋试验场实际情况,分析该场积极适应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科技工作精神,在人员配备分工、硬件升级以及试验管理上做的具体工作,充分发挥试验场的农业试验基地功能,为农业科研创新工作提供支撑,保证农科所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6.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预测预报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的成虫观测方法、查卵方法、发生期和发生量的短期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第5代棉铃虫的测报方法和转Bt基因抗虫棉田间棉铃虫的监测方法,建立了棉铃虫预测预报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7.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梁-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京科草1号)与高梁、苏丹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与高梁和苏丹草相比,高梁-苏丹草杂交种的生物产量高,其中,皖草2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苏丹草722选分别高83.8%和121.9%,京科草1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722选分别高98.6%和139.9%;杂交种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含量低;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产量及总能量均最高,高梁次之,苏丹草最低,杂交种饲用品质的改善主要是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显著提高;从物质分配和能量形成的角度分析,茎秆和叶鞘是鲜物质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干物质产量和能量的形成过程中,茎秆、叶鞘和叶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克幼脲及其复配剂防治抗性棉铃虫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9.
20%灭多威混剂对棉玉米螟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利用20%灭多威与40%久效磷和50%甲基1605乳油的不同配比混配,并于棉田3代玉米螟卵孵高峰期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筛选出的混配剂A1对玉米螟具有90%左右的治虫和保铃效果,且药效稳定;经对A1配方进行室毒力测定,证明该剂的共毒素数为140.15,有明显的增效作用;30hm^2的面上示范结果又有力地验证了上述室内外试验的有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0.
江苏省棉花育种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江苏省棉花种植和育种现状,分析近期审定棉花品种的丰产性、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提出加强协作、利用生物技术、强化品质育种、同步改进产量要素、注重抗性筛选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