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62篇
  27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81.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四川、安徽、湖北3个产地煨葛根外观形状及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利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定煨葛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它们的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分析3个产地煨葛根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产地煨葛根中均含有葛根素,四川产地样品药材葛根素含量优于安徽和湖北产地,但不同产地的煨葛根中葛根素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同时葛根素的含量与产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82.
探索外源赤霉素与氨基酸钙对柑橘果实裂果的影响,为防止‘明日见’柑橘裂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措施。以红橘为基础砧高换5年生‘明日见’柑橘为试验材料,选取生长势、负载量一致的27株树,分别在花后60、75、90 d进行外源赤霉素、氨基酸钙处理,从花后100 d开始采样,每隔15 d采样一次,共采样5次。对果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对果实外观品质、裂果率、细胞壁物质含量、3种不同类型果胶含量(水溶性果胶、离子结合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水溶性果胶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先升高后降低,裂果高峰期含量高于其他时期,且受赤霉素影响较大。离子结合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纤维素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先降低后升高,裂果高峰期含量低于其他时期,离子结合性果胶含量变化受外源钙影响较大。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的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果皮中不同类型果胶的含量变化是‘明日见’裂果的主要因素,外源喷施赤霉素与氨基酸钙能显著降低裂果率。赤霉素与氨基酸钙通过影响果皮中不同类型的果胶含量增强抗裂果能力,赤霉素的处理效果优于外源钙,能更有效地...  相似文献   
383.
【目的】龙葵(Solanum nigrum L.)是棉田恶性杂草。本研究旨在通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龙葵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为龙葵萌发预测和防除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我国不同省(自治区)的6个龙葵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萌发温度(10~40℃)条件下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分析比较不同种群对温度的生理响应差异。【结果】6个龙葵种群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随萌发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XJ1600种群的S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而LN2209种群的S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HN2160和LN2209种群的POD活性在10~30℃时相对较高,但在35~40℃时相对较低;XJ1600种群的CAT活性在10~30℃时较稳定,而LN2209种群的CAT活性在20~35℃时变化较小。各种群龙葵种子的MDA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高温胁迫可...  相似文献   
384.
为了快速、准确和简便地检测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ALV-K的gp85基因设计了特异的RPA引物和用于LwCas13a反应系统的crRNA,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ALV-K的CRISPR/Cas13a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性。结果显示,该法对感染鸡的其他常见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50copies/μL;与PCR的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符合性。本研究建立的CRISPR/Cas13a检测方法配合试纸条显色在1.5h左右可对ALV-K进行快速的鉴别诊断,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净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85.
<正>2022年8月1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584号公告,山东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和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已经通过了国家评估,达到相关疫病的免疫无疫标准。这是我国首个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疫省,也是首个“两病”无疫省。无疫省主要的建设内容分为6大板块,96个分项,其中关键项10项,重点项37项,普通项49项。其中兽医实验室涉及关键项4项,重点项15项,普通项12项。无论是任务量、  相似文献   
386.
3WQ-400型双气流辅助静电果园喷雾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解决农药雾滴难以沉积到果树叶片背面,克服荷电雾滴荷电量在环境空间中快速衰退的难题。该文提出双气流辅助系统与静电喷雾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为液压传动系统动力源,研制了牵引式双气流辅助静电果园喷雾机。试验结果表明,19 kW 的拖拉机动力配置可以满足系统动力要求,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的转速分别为1400、1800 r/min 可以满足所选试验对象对气流速度的要求;单个喷头喷出的雾滴在0.2 m 处的荷质比为1.0 mC/kg,且在喷雾距离为1.8 m 处依然带电;风送喷雾系统的垂直雾量分布规律、气流速度分布规律与纺锤型果树生物量分布规律相一致,其最大雾量与气流速度均出现在0.5~1.5 m 范围内;在施药量为3.5 L/min,作业速度为0.84 m/s 条件下,单侧喷雾时果树叶片正反面雾滴覆盖密度分别为115和47个/cm2,可以满足防治害虫的要求;冠层前部静电喷雾雾滴覆盖密度比非静电喷雾提高了20%,而冠层后部雾滴覆盖密度仅提高了7.2%。该研究为风送静电喷雾机设计与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7.
为构建牛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GDF-9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牛卵丘细胞后对卵丘扩展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在质粒pcDNA4 myc-his的多克隆位点插入GDF-9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myc-his-GDF-9,用脂质体转染牛卵丘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GDF-9蛋白的表达量,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牛卵丘细胞中卵丘扩展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发现,转染了pcDNA4 myc-his-GDF-9的牛卵丘细胞中检测到GDF-9蛋白的表达,且牛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PTGS2、PTX3和HAS2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表明牛pcDNA4 myc-his-GDF-9可有效地转染到牛卵丘细胞中,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DF-9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8.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诱变效应,明确60Co-γ射线对辐射种子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选用不同剂量(0、20、60、100、140和1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红火箭’紫薇种子,对辐射后紫薇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其播种成苗后的高度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辐射种子成苗后叶片内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60Co-γ辐射剂量的升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100 Gy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40%和10.71。种子的死亡率随辐射剂量的升高不断升高,在180 Gy时达到最高值,为51.33%。将辐射后的种子播种成苗后,发现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在对紫薇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的作用,当辐射剂量超过60 Gy时会抑制紫薇幼苗的生长。从生理生化指标来看,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紫薇苗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显著,均随60Co-γ射线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均在辐射剂量为100 Gy时达到最大;当辐射剂量达到180 Gy时,所有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综上可得,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最佳辐射量为100 Gy,能够有效促进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60Co-γ射线对紫薇的辐射半致死剂量是197 Gy。  相似文献   
389.
对武汉地区蛹虫草的产品、销售及利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蛹虫草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0.
水稻垩白是衡量水稻外观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降低稻米的垩白是培育优质水稻品种的前提。Chalk5是一个能显著降低稻米垩白从而提高稻米外观品质的主效基因。为提高垩白基因Chalk5在育种中的选择效率,在前人克隆的基础上,根据其启动子区域存在的2个功能突变位点,分别设计等位基因特异PCR(ARMS-PCR)引物,最终筛选出2对Chalk5基因的功能标记Chalk12、NChalk12和Chalk22、NChalk22,通过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这2对标记的检查结果进行了验证,说明Chalk12、NChalk12和Chalk22、NChalk22可以准确鉴定出Chalk5的不同基因型。利用该标记对不同来源的43份籼稻资源、江苏2007-2013年审定的65份粳稻品种和太湖流域179份粳稻地方资源进行了Chalk5基因型检测,筛选到携带chalk5低垩白率等位基因的籼稻资源20份,太湖流域粳稻地方资源仅8份,其余259份粳型资源中均不携带chalk5低垩白率等位基因,这也说明chalk5主要分布在籼型水稻资源中,在粳型资源中分布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