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为了解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分离菌株的荚膜血清型、菌体血清型与外膜蛋白型之间的相关性,首先对自行分离的10个菌株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进行鉴定(均为A:1);然后采用超声波破碎、高速离心和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提取外膜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的方法对上述10个菌株与C48-1(A:1)、X73(A:1)、P1059(A:3)、CU(A:3,4)等一起进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4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以2个主要蛋白OmpH和OmpA的差异为依据分为3种主要OMP型;依据次要蛋白的差异,OMP-1,3菌株进一步分为OMP型1.1,1.2和3.1,3.2,其中OMP型1.1有6个菌株,OMP型1.2有5个菌株;OMP型2有1株(YZ7031);P1059为OMP型3.1;CU为OMP型3.2;另外,血清型为A:1的12个菌株中有11个菌株外膜蛋白型均为OMP-1型,血清型为A:3、A:3,4的菌株外膜蛋白型属于3型。说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与特定的外膜蛋白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主要侵害小鸭的传染病,以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为主要病变。该病于1932年在美国纽约长岛首次被发现,我国自1982年郭玉璞等在北京首次报道该病以来,全国许多地区也相继报道了本病,以鸭感染为主。但随着鹅的规模化生产,鹅的饲养总数和单位容量都出现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养殖户仍然沿袭粗放饲养方式,营养、管理及防疫等方面工作没有跟得上,致使鹅群时常经受疾病的困扰,该病也成为鹅目前常见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63.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主要侵害1月龄以内雏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短且死亡率高。一般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可作初步诊断。但是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进行准确诊断,必须借助病原学、血清学等诊断方法。ELISA方法是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手段,其特点是方便、敏感、快捷,适于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64.
深秋时节,枫叶正红。 我们来到位于南京市美丽的东郊风景区内的南京农业大学,拜访我国著名的预防兽医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蔡宝祥教授。叩开蔡先生家门,师母连忙热情让座,甫一坐定,客厅博古架上一座约40公分高、晶莹透澈的水晶杯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近仔细端详,上书“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半个世纪纪念”一行字,询问蔡老后得知,此杯乃前日开会时,畜牧兽医学会表彰蔡老等前辈的纪念物。我们从纪念杯开始.与蔡老聊开了话题。当听到我们准备专门来作一次名人 专访时,蔡老诚恳说道,“谢谢你 们,但我并没有做什么多大的事, 还是写写…  相似文献   
65.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侵害小鸭,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该病以鸭感染为主,但随着鹅的规模化生产,鹅的饲养总量和单位容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养殖户仍然沿袭粗放饲养方式,营养、管理、防疫等工作又没有跟上,致使该病也成为小鹅目前常见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一起鹅群发生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6.
Dr. Witter是美国兽医界两位院士之一以及 HVT Fc126疫苗株的发现者,曾任美国农业部地区禽病和肿瘤研究所所长、世界禽病大会和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主席。在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病、禽白血病等禽的病毒性肿瘤病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世界著名学者,曾两度访问中国, 1999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禽病大会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本文是 Dr. Witter于 2000年 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六届世界马立克氏病和家禽会议上作的特邀发言。该文总结了马立克氏病过去研究的历史,阐述了今后马立克氏病防制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67.
2005年11月3-7日,第三届世界水禽大会在中国广州召开。会议间隙,记者前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就当前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防控策略等研究进展采访了该所副所长蔡建平博士。蔡博士是我国近年来鸡球虫病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青年学者之一,他对国内外鸡球虫病研究动态有广泛的了解,对鸡球虫病的防治也有一些鲜明的见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8.
扬州水网分布密集而广泛,养殖以水禽鸭、鹅为主,同时扬州处在候鸟东部迁徙线上,境内的高邮湖、邵伯湖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候鸟和家禽的交汇点。因此,禽流感入侵扬州市的风险很大。基于此,针对扬州市特定的生态系统和养殖环境,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建议,确定了扬州市禽流感发生的风险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市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风险评估模型,以期实现扬州市禽流感疫情发生风险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69.
鸽新城疫是流行于鸽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对养鸽业威胁巨大,为有效防治鸽新城疫的发生,利用鸡新城疫病毒和分离到的鸽1型副黏病毒JB株研制了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期及保存期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疫苗注射后1周就可检测到HI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HI抗体可持续6个月;免疫后21 d、60 d、120 d、180 d,分别用F48E9株和JB株2种病毒攻毒,其保护率均在80%以上,对照(未免疫)组鸽全部死亡;在2~8℃条件下保存12个月后,性能稳定,免疫肉鸽仍有较高的免疫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我国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的自然感染状态,为今后该病的净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和病毒分离方法,对国内10个地方鸡种开展了ALV-AB和ALV-J主要外源性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并进一步对其中4个品系的F_2代鸡群进行ALV跟踪监测,同时对饲养过程中使用的弱毒活疫苗也进行了ALV抽样检测。[结果]ALV-P27抗原阳性率为0~62.1%,ALV-AB抗体阳性率为0~25.0%,ALV-J抗体阳性率为0~59.0%,病毒分离阳性率为0~22.0%。4个品系的F_2代鸡群1日龄胎粪ALV-P27抗原阳性率为6.0%~67.0%,6周龄病毒分离检测阳性率为2.0%~34.3%;国内有1个厂家2个种类2个批次的疫苗分离有ALV。[结论]我国地方鸡种普遍存在ALV感染,不同地方鸡种间差异较大,可能与不同地方鸡种对ALV的遗传抗性有关;某些品系种群的F_2代雏鸡ALV阳性率甚至略有提高,可能与疫苗接种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