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规模化养殖场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武汉郊区规模化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的棉拭子和病死动物的泄殖腔分泌物或肝脏,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73株,分离率为100%.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根据CLSI2006标准判定结果.结果显示,猪源性大肠杆菌仅仅对阿米卡星和大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对多数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并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主要表现为7重耐药、8重耐药、9重耐药和10重耐药;禽源性大肠杆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和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0%,其他的均>75%,多重耐药主要表现为6重耐药,总体看来.其耐药性较猪源性大肠杆菌轻微.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仔猪大肠杆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液的培养工艺。[方法]分别试验不同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接种剂量对大肠杆菌纤毛表达量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毒素的影响。[结果]大肠杆菌在接种剂量为3%~5%,在36~37℃条件下培养7 h,可产生较高含量的纤毛抗原;当接种剂量为1%~2%,C型产气荚膜梭菌C59-2菌株在35℃条件下培养16~20 h,可产生大量致死性毒素。[结论]该研究为研制具有较好效果的仔猪红痢、黄痢预防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正>发展奶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部委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蒙牛集团时指出:"牛奶是健康食品,不仅小孩要喝,老人要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  相似文献   
54.
猪链球菌病单价与多价灭活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猪链球菌C、D、E血清群菌株制成两种单价灭活苗S1(C群菌株苗)、S2(D群菌株苗);一种二价灭活苗S3(C、D群菌株苗)和一种三价灭活苗S4(C、D、E群菌株苗)。四种灭活苗经免疫家兔和断奶仔猪后,比较血清抗体水平,四种疫苗的各群抗体水平均能规律性地转阳,其抗体水平间无明显差异。四种疫苗分别免疫小鼠2周后采用强毒进行攻击,它们对相应的血清群强毒株的攻击均能保护,且保护数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多价灭活苗能够保护相应的致病血清群强毒株的攻击,其保护效果与单价灭活苗无差异。  相似文献   
55.
有选择性地在湖北省12个猪场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调查,结果显示,PRRSV血清阳性率为40%~60%,感染母猪因出现流产、死胎的损失率为18.8%~34.7%,仔猪出生至断乳后保育阶段的死亡率平均为21.3%.针对于此,通过建立合理的PRRS免疫程序、更新饲养管理方法、加强卫生防疫制度、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防止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强化对病猪的护理等防治措施后,母猪的产活仔数从窝平6.84头提高到9.20头,窝平提高了2.36头,死胎、流产造成的损失率由26.4%降到4.75%,仔猪从哺乳阶段到保育阶段结束的死亡率由21.3%降到8.72%.  相似文献   
56.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迅速发展,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呼吸道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规模化养猪发展的主要障碍。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是引起猪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的总称,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猪舍内小环境及应激因素、支原体、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主要危害断奶后保育及早期生长育肥猪,其主要特征为病猪咳嗽、肺炎、呼吸急促、发热、厌食、猪只体重迅速下降,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等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20株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动物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s,QRDR),扩增的片断长度为496 bp,PCR产物直接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和烟酸诺氟沙星的MIC范围分别为64~>512μg/mL、16~256μg/mL、16~128μg/mL、64~>512μg/mL和64~>512μg/mL。gyrA基因的突变位点均位于83和87位氨基酸位点,主要的变异方式为Ser83→Leu(15/20),其次是Asp87→Asn(13/20),其他的为Asp87→Tyr(6/20),Ser83→Trp(4/20),Ser83→Ala(1/20)和Asp87→Gly(1/20)。说明试验用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表现为多重耐药,其gyrA基因QRDR的突变表现为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58.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浅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主要病因,分析其传染因素,讨论该病的综合防制措施,以利于养猪生产中预防该病的发生,降低猪场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9.
据新近资料介绍Sedecamycin对猪痢疾密螺旋体(简称T.h)有良好的防制效果,鉴于我国应用痢菌净防制本病多年的情况证明药效良好,因此以Sedecamycin制剂Takelan与痢菌净进行试验比较,考核其各自效果。  相似文献   
60.
猪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毒株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脑弱毒SA14-14-2作为母种,采用代地鼠肾细胞和乳鼠皮下传代方法并结合蚀斑纯化技术,选育获得乙脑减毒活疫苗猪用毒株SA14-14-2VS株。该毒株经细胞传到15-18代,脑内接种12-14g小鼠不引起发病和死亡;皮下接种10-12g小鼠,从脑组织中不能分离出病毒;经3-5日龄乳鼠回传一代后,脑内毒力Log LD50仅为1.32-2.10,皮下接种小鼠无致病力。该毒株细胞18代毒,用乳猪传至第五代,从乳猪血液、脑、肝组织中分离的病毒再经细胞传二代,其滴度与原毒液相近,并仍对小鼠脑内感染不致死;8头不公猪经该毒接种后,未发生睾丸炎,睾丸组织中未回收到病毒;经静脉接种的2头怀孕30d的初产母猪,蝇接种后2d和4d血样中检出病毒,但接种21d剖杀时,胎儿均健尖,胎盘、羊水及胎儿脑组织中均未回收到病毒,该毒株能使豚鼠和猪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对小白鼠攻击的保护力比灭活疫苗主;纯毒及外源因子污染 结果表明,该毒株是纯将的乙脑病毒,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种毒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