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为评价人工合成新制剂“菌速灭”的毒性,进行了小白鼠急性毒性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结果表明口服给药的LD50为3476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3271~3812mg/kg。由此可见,“菌速灭”急性毒性较低,口服该药对小鼠内脏器官无明显的病理损害作用,在兽医临床上属高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23.
从我国7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地区的奶牛场及养殖小区采集临床显性和隐性乳腺炎乳样病例530份,从中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95株,分离率为17.9%。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表明,95个大肠杆菌分离株中,有54个分离株被鉴定出37种血清型,另有2株自凝,39株未定型,分别占检验菌株的56.85%、2.1%和41.05%。54个已定型菌株中,常见血清型为O93、O9、O146、O7、O74,分别有8、6、5、3、3株,分别占定型菌株的14.81%、11.11%、9.26%、5.55%、5.55%。且部分分离菌株可与多种单因子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从而表现出多种血清型。  相似文献   
24.
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病原菌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的24株无乳链球菌、7株停乳链球菌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3种菌株之间及同种异地各菌株间血清学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菌株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但我国各地同种异地间各菌株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学交叉反应,而且菌株之间交叉反应程度有...  相似文献   
25.
奶牛乳腺炎一直困扰着奶牛业的发展,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严重的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奶牛隐性乳腺炎,由于隐蔽性强,发病率高,目前仍是危害世界乳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奶牛乳腺炎分类以乳腺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将乳腺炎划分为临床型乳腺炎(clinical mastitis)、亚临床型或非临床型乳腺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继续教育教学培训模式已无法培养开发教师更大的潜能和力量。本文阐述了农村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三种构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促进继续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7.
调查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耐药状况,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牛乳中药物的残留。本研究从国内7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分离纯化与鉴定出95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并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O血清型鉴定、小鼠(Mus musculus)致病性试验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95株大肠杆菌共鉴定出37种血清型,覆盖了54株分离株,另有2株自凝,39株未鉴定出型,较常见血清型为093和09;大肠杆菌分离株接种小白鼠剖检可见明显病变;95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中的8种药物耐药率超过50%,青霉素的耐药率甚至达到100%,同一菌株最多耐药14种,最少耐药2种,耐药6种以上菌株占到51.58%。表明,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血清型比较复杂,且对多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存在着严重的多重耐药情况。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制和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奶牛乳房炎类型与病原菌感染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 2 858份不同类型乳房炎奶样的细菌学检验 ,结果分得细菌共 2 4种 31 38株 ,其中分离鉴定出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 1 2种 1 96 8株 ,病原菌检出率为 6 2 .72 %,各种类型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绝大部分是以无乳链球菌为主 ,其次是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等。但不同类型之间、同一类型不同等级之间及隐性乳房炎泌乳期和干奶前之间奶样的细菌分布和细菌种类有所不同。乳房炎的轻重与病原菌检出率呈正相关。奶牛乳房即使在健康的状态下也存在着带菌现象  相似文献   
29.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人工诱发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 3种菌 ,经乳室注入不同的菌数感染泌乳奶山羊分别诱导急性乳房炎试验。结果表明 ,3种菌经奶山羊乳头注入均可引起程度不等的乳房炎症状 ,出现乳腺肿胀湿热、触之硬实或有痛感 ,乳汁颜色发生变化 ,奶中氯化物及细胞数均升高 ,产奶量下降 ,并伴有体温升高 ,心率增加等全身症状。这些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与攻菌菌株的毒力及攻菌量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攻菌后引起的乳房炎病理变化最为明显 ,无乳链球菌次之 ,停乳链球菌较轻。通过本试验初步测得了 3种菌人工感染奶山羊引起急性乳房炎的最小攻菌量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 .52× 1 0 6个菌 ,无乳链球菌为 7.7× 1 0 6个菌 ,停乳链球菌为 3 .0× 1 0 5个菌 ,同时初步建立了人工感染泌乳奶山羊的乳房炎实验动物病理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乳房炎菌苗、病理学、抗菌药物药动学及药效学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0.
间接ELISA检测奶牛乳房炎多联苗抗体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破碎法制备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溶性抗原。对3种破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及包被条件、血清样品工作浓度、封闭液、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反应体系进行筛选和优化,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法检测奶牛乳房炎多联苗3种菌血清抗体的方法。对24头泌乳牛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3种抗原反应体系一致,3种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4—6μg/mL.血清样品最佳稀释度为1:200,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