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园艺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瓜子叶外植体组培成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黄瓜子叶离傣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1.0~1.5)mg/L KT 0.3 mg/L NAA 0.1mg/L2,4-D;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1.5 mg/L NAA0.3 mg/L,再生芽移入生根培养基(MS 0.1 mg/L NAA)生根培养,40~60 d可得到完整再生植株.另外,在所有组合中,6-BA浓度1.5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低,并且出现了愈伤化现象,引起器官直接分化.  相似文献   
12.
选用2个强优势组合95149、518及其亲本,研究黄瓜苗期子叶面积、真叶面积、鲜重、干重、第1雌花节位、出苗至第1雌花开放天数、苗期茎粗、下胚轴长度、株高、前期产量、总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黄瓜子叶面积、苗期叶面积、苗期鲜重、第1雌花节位、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在早期预测黄瓜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育成的红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Eru-3、Eru-5和16个父本材料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进行主要矿质元素Ca、Mg、Fe、Zn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Eru-5和父本D、E、F和H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提高杂种一代矿质元素含量的理想亲本;组合Eru-5×G、Eru-5×H和Eru-3×L具有较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是矿质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Ca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Mg、Zn的遗传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控制,Fe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相似文献   
14.
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当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校与教师认识不到位、知识产权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分类指导不够、后期管理与服务跟不上。对此高校应提高认识,正确引导;完善激励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后期管理,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合理共享。  相似文献   
15.
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杂交黄瓜品种。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2009年试种667平方米春季产量4500~5000千克,夏秋3000千克左右。适于湖北省种植。  相似文献   
16.
华黄瓜1号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农家品种经系统选育的优良自交系8624为母本,以北方品种高代自交系86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可春秋两季栽培,一般每667m2早期产量1000~2500kg,总产量4500kg,高者可达6000kg左右;对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强。目前已在国内18个省市推广约8000hm2。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现代农业"理念改造和提升园艺专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园艺业和生物技术的含义和发展趋势出发,从构建研究“平台”、彰显特色促进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修订教学计划、建立多层次和多功能教学基地、建立开放式教育教学体系,以及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华中农业大批照“现代农业”理念改造和提升传统园艺专业的思路、作法和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9.
红菜薹是湖北特产名菜之一,在武汉地区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范围和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种植面积已达1.33万hm~2(20余万亩)。仅武汉市郊就达200hm~2(3万亩),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