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5篇
  48篇
综合类   21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鲜食糯玉米、鸭血糯水稻和金花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本文总结形成了苏南地区鲜食糯玉米-鸭血糯水稻-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集成应用了新品种与绿色栽培新技术,既可以缓解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22.
【目的】小 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化学杀虫性抗药性逐年上升,使 RNAi (RNA interference)农药广受关注。小菜蛾清道夫受体 (Scavenger receptor, SR)在细胞免疫中表现出吞噬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使其成为 RNAi 农药的备选靶标基因。为确定小菜蛾 SR 基因相关靶标,鉴定分析了小菜蛾 SR 基因家族成员信息。【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小菜蛾 SR 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系统发育进化、蛋白质二三级结构预测、蛋白保守基序、磷酸化位点预测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小菜蛾 SR 基因家族有 12 个 CD36 蛋白序列,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结构,均含有多个亲水性和疏水性区域及 2 个跨膜螺旋区,蛋白质二、三级结构的主要特征为无规则卷曲,磷酸化位点中丝氨酸含量最高。小菜蛾与家蚕(Bombyx mori)、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等 6 个物种共包含 117 条 CD36 蛋白序列,这些序列在进化树上分成 5 个分支,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聚为同一支,进化保守性强。小菜蛾 CD36px4、CD36px5 具有更复杂的三级结构,且 motif19、motif20 两个基序只存在 于 CD36px4,推测其在物种进化中发挥某些特异功能,CD36px4 磷酸化位点数量多达 143 个,可能与凋亡细胞的吞噬和清除功能表达有关。【结论】鉴定分析到 12 个小菜蛾 SR 蛋白均为跨膜型蛋白,且含有丰富的磷酸化位点,预测其可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传输、信号传递及能量代谢等机体活动,具有介导细胞凋亡、吞噬和清除凋亡细胞的功能,可作为 RNAi 农药的备选靶标,为小菜蛾 RNAi 农药靶标的筛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23.
为探究不同浓度哈茨木霉对小型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施用于小型西瓜最适宜的哈茨木霉浓度。本试验在种植小型西瓜定植和授粉后2次施用浓度为0.15、0.30 g·m-2哈茨木霉,测量小型西瓜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单瓜质量、果实横纵径、皮厚,以及果肉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比较施用不同浓度哈茨木霉对小型西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0.15 g·m-2哈茨木霉时,可显著提高小型西瓜植株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和单瓜质量,提高产量和商品率,提高效果优于施用0.30g·m-2哈茨木霉;施用0.30 g·m-2哈茨木霉时,可显著降低小型西瓜皮厚,提高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用效果优于施用0.15 g·m-2哈茨木霉。综上所述,在小型西瓜种植中,施用0.15 g·m-2哈茨木霉可以明显提高植株田间长势和产量,施用浓度为0.30 g·m-2哈茨木霉可以明显提高果实品质,不同浓度哈茨木霉对小型西瓜果实品质影响差异不大,考虑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524.
摘要:为研究不同类型砧木嫁接对小型西瓜嫁接成活率、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指导西瓜生产,以“超越梦想”为接穗,3种南瓜砧木和3种葫芦砧木为试验对象,以自根苗为对照开展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是京欣砧冠(98%),其次为甬砧5号(96%),2者均为葫芦砧木;品质方面,京欣砧冠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2.5%,京欣砧4和自根苗均为12.4%,且葫芦砧木优于南瓜砧木;长势和抗病性方面,南瓜砧木比葫芦砧木好;产量方面,京欣砧4小区产量最高,京欣砧冠次之,甬砧5号第3,均显著高于自根苗。综合得出,京欣砧冠、甬砧5号和京欣砧4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优选砧木。  相似文献   
525.
为了解熊蜂饲养和授粉中对氨基酸的营养需求,以18种氨基酸与糖水混合物为试验材料,设置4组不同赖氨酸水平(总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0%、2%、4%、6%),研究其对幼年地熊蜂工蜂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对1日龄工蜂饲喂20 d,记录工蜂死亡数量,测定工蜂胸部肌肉蛋白含量,采用LC-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工蜂血淋巴中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饲粮中赖氨酸为6%时,工蜂胸部肌肉蛋白含量最高,死亡数量最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饲粮缺乏赖氨酸组与6%赖氨酸组血淋巴代谢物明显分离,筛选共鉴定出28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嘌呤等。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发现,差异极显著的通路有组氨酸代谢(P<0.01),差异显著的通路有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P<0.05)。综合考虑上述指标,6%赖氨酸处理组的地熊蜂胸肌蛋白含量和寿命更优,但此水平下工蜂血淋巴代谢物组胺、腺苷、腺嘌呤呈下调趋势,因此地熊蜂日粮中赖氨酸比例为4%~6%更适合幼年工蜂的生长发育与生存。揭示了幼年地熊蜂工蜂对赖氨酸需求与胸部肌肉蛋白含量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其代谢影响,为熊蜂规模化饲养和授粉应用中的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6.
为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及大黄复方对患大鼠子宫内膜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MMP-9)的作用,构建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将2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nisin组、低、中、高剂量大黄复方组、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以及模型组,建子宫内膜炎模型前0h和建模后24、48、72h,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试验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抑制物(TIMPs)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表明:1)在0~72h之间,模型组中,MMP-9和TIMP-1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MMP-2和TIMP-2的质量浓度逐渐降低;2)nisin和高剂量大黄复方组中MMP-9、TIMP-1、MMP-2和TIMP-2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其中以nisin组和高剂量大黄复方组效果最佳。由此可见,nisin和高剂量大黄复方能显著提高子宫内膜炎大鼠血清中TIMP-1和TIMP-2的表达,抑制MMP-9和MMP-2的活性而发挥调控子宫内生理机能的作用,表明nisin、中、高剂量大黄复方对MMP-9、TIMP-1和MMP-2的质量浓度具有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